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6章 新时代新气象(2/4)

号炮舰载着赵北等人抵达武昌城外的文昌门码头。

议长黎元洪率领全城士民代表在码头恭候以最隆重的礼节欢迎总司令的归来。

路过荆州府的时候北的命令已经通过电报网传回了武昌。

按照电报上所说。

赵北归来的一。

正是湖北省议院正式开院的时候。

届时。

赵北将在议院表演讲。

随后省政府的各级民政长官将由议院选出一些新的法律条文也将由议员们表决通过。

一个官员由上任命的旧时代似乎就要结了。

熊成基也在欢迎队中就站在元洪的身边。

赵北走下跳板。

踏上码头的水泥的面的一刻。

熊成基就走上前去。

住了赵北的手。

两个一手缔造了这革命时代的年轻人终于又一次握住了对方的手。

他们什么话也没说。

只是淡淡的笑着。

赵北看着熊成基的眼睛。

那里只有一片清澈。

如同一清水。

或许。

也只有它才能洗净这世间的污浊。

熊成基也看着赵北眼睛。

在个只比自己大几岁的同龄人的眼睛里。

他也看到了一片清澈。

但那不只是清澈。

还有一种似能看透一切的睿智。

仿佛整个时代都逃不过那双眼睛。

那是一种信念。

信心和雄心。

“味根。

看看这个代。

这是一个革命的时代。

一个变革代!”

赵北收回目光。

抬手向远处一指。

“这个时代。

是我们革开创的!”

熊成基笑着说道。

“不。

这个时代由全体国民一起开创的。

这个家属于国民!”

赵北纠正道。

两人相视一笑。

面对着张激扬的照相机镜头。

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当然。

这也是两人唯一的一张合影。

世事。

又能够想到。

两个曾经的革命同志。

到了最后却最终走上不同的道路。

他们的心中都有相同的理想。

不过实现理想 却是两条。

其中一条必然错误的。

至少。

不是。

码头的一幕并未引太多人的关。

毕竟。

今日的重头戏是省议院的开院仪式。

相比之下。

私人的友谊就变的不那么重要了。

湖北省议院位于武城的中心的带。

这里原本是旗人的皇殿。

革命之后被军政府接管。

这座象征着旗特权的建筑就成了民权的象征。

虽然军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将它修葺一新。

但那块高悬在正门上的金足以让人耳目一新。

金匾上没有任何豪言壮语。

仅仅只写着四个大字:湖北议院。

至于议院里的议员。

则来自各行各业。

各个阶层。

从满清的反正官员。

到“锄社”

选派来的那几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的乡下老农。

从与洋商打交道的洋行买办。

到汉口商会里的拆货业东家……这些在以前或许根本不可能有共同语言的现在却坐在了一起。

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维护着自己的利益。

这就是新气象就是新时代。

这个沉的代需新气象。

在省议院全体议员目光下。

在省绅商代表的掌声中。

在中外记者的注目下。

总司令军装笔挺。

马靴亮。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