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章 江阿生到来(1/2)

金璧辉煌!

这里才是真正的金譬辉煌。

入目之处,左边是码的整整齐齐的一堆金砖,就像普通砖石一样赤果果地摆在眼前,这些金砖若拿出去盖一幢纯金屋子完全没有问题。

单凭数字完全无法描述出这种冲击感。

右边是成堆的珠宝玉石,你小山一样堆积在一起,放着碧莹莹的光芒,甚至比那一垛的金砖更让人震憾。

不愧是京都富首,这些东西放到现代,混个华国首富也完全没有问题。

杨铭也呆滞了片刻,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有过要杀人夺宝的冲动,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他强行压制下去。

张大鲸敢让他进到藏宝室,必有他的凭借,那隐藏在周围的上百名护卫也不是摆设。

这次穿越过来,杨铭带的子弹并不多,光凭人海战术就能把他压垮。

就算杨铭能把张府的护卫都灭了,这么多的黄金白璧他也带不走。

回过神来,杨铭讪笑道:“小弟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宝贝,让张老哥见笑了。”

张大鲸笑眯眯地点下头,道:“无妨,财帛动人心,这也是人之常情。

倒是老弟这么快就能恢复过来,确实让老哥刮目相看。”

“老哥莫赞,小弟汗颜的很呢。”

杨铭道。

“呵呵,老弟不用谦虚。”

张大鲸轻笑一声,向库房的角落一指,道:“我收藏的字画都放在那里,老弟看中了哪个,随便拿。”

杨铭举目望去。

角落里摆着七八张桌案,桌上是堆积如山的画轴。

在桌案旁有几口大箱子,里面放满了书帖。

杨铭打开一张画卷,直接瞄向画卷右下角的署名。

他对书画艺术是一窍不通,也看不出这些画卷有什么高明之处,只能挑选比较有名的画家的画。

“顾长康,不认识。”

“李建景,不认识。”

“郭淳夫,不认识。”

“王摩诘,这个认识,唐代诗人王维嘛。”

“易庆之,不认识。”

“刘清波,不认识。”

“阎立本,这个知道,听说是个大画家,他的画挺有名的。”

“梅花道人,不认识。

都什么人嘛,就不能起个正常点的名字。”

“马钦山,不认识。”

“吴道子,这是画圣啊,必须要拿下。”

杨铭把画轴一一打开,直接看作者,凡是自己认识的都拿下,只要是自己不认识的,那就算是没什么名气的。

翻完画卷,杨铭又去翻字帖。

同样的,杨铭也是直接去看作者,凡是自己听说过的名字通通拿下。

“咦,这,这竟然是王羲之的真迹!”

杨铭打开一张字帖,不禁颤抖起来。

“这才是真正的瑰宝啊!”

书圣王羲之在书法界虽然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但却没有一件真迹留传到现代,他所有的字帖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最后一件真迹都在广岛挨原子弹时消失,可想而知,一张王羲之的真迹会有多少价值。

除此之外,杨铭还在箱子里发现了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黄庭坚、米芾、苏轼、欧阳修、赵佶、蔡京等人的书法真迹。

只见他时而低声呢喃,时而摇头叹气,时而欣喜若狂,时而放声大笑,端地是一副文人墨客的样子。

张大鲸看在眼里,自语道:“看他这模样,果然是个痴爱字画之人,就算在看到黄金玉璧时也没这么激动。”

不过片刻,杨铭怀里抱着三四十幅画卷,手里捧着半米高的书贴走过来,张大鲸道:“怎么样,能否入得老弟法眼。”

杨铭一脸兴奋地道:“老哥说笑了,小弟我都看花眼了。”

在他怀里抱着的有王羲之的字贴,吴道子的画卷,李白的诗,苏轼的词,每一样都是无价之宝,无论是哪一件放到现代,都能掀起文化界的海啸。

“尼玛,用透视眼赚钱什么的都太逊了,从古代搬运字画古董才是正道。”

杨铭吞口口水,他已经能够想象到,当自己把一幅王羲之的字帖拿出来时,那无数扑面而来的小钱钱。

“杨老弟满意就好。”

张大鲸道:“来人,给杨老弟把东西装起来。”

一个护卫不知从哪拿出来两个布袋子,把杨铭怀里抱着的书卷和字帖都装了进去。

杨铭紧紧的把布袋抱在怀里,讪笑道:“张大哥见笑。”

这个口袋可不是一般的东西,放到现代,这里里面装着的东西至少价值上百吨黄金。

“呵呵,请。”

张大鲸轻笑一声,引着杨铭离开了地下宝库。

大半个时辰后,杨铭怀着又是兴奋又是遗憾的心情离开了张府。

兴奋的是手里提着的瑰宝,遗憾的是还有更多的宝贝没能拿走。

回到家里,杨铭便把字画找个箱子封藏起来。

日子照常过,每天除了炒一锅茶之外,剩下的便是练拳练轻功。

一苇渡江在他的苦练下,终于升级。

几日后,京城中有三十多家通宝茶馆同时开业,卖的也是泡制的茶水,将茗记茶馆的生意分走不少。

杨铭对此早有所料,也没将它放在心上。

茗记茶馆的火爆盛况消退,恢复到了平时的不冷不热模样,但利润比起上一位东家在时要好的多。

这一日,杨铭走在繁华的集市中,在集市口看到了一位替人跑腿送快递的青年男子,这人二十来岁的模样,身上穿着一件灰色的粗布长衫,外面套着一件用麻绳编织的短褂,与犀利哥的混搭风格有几分相似。

在他的身边栓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手上拄着一个牌子。

“代递书信小包,城内十七钱,城外加三钱,隔州一律一两。”

杨铭念道。

“公子,您有书信要送吗?”

青年男子道。

“你叫什么名字?”

杨铭问道。

“我叫江阿生。”

此人道。

“你来这里多长时间了?”

杨铭又问。

“今天是第四天。”

江阿生有些疑惑,但还是老实地回答了。

“嗯。”

杨铭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转身离开。

“莫名其妙,这人有毛病吧。

也没东西要送,来问什么话。”

江阿生喃喃念道,心里却多了一份警惕。

杨铭来问话自然是要确定一下时间,按照剧情发展,在江阿生到京城后大概一个月左右,细雨便会带着罗摩遗体来到这里。

在集市里逛悠了一圈,杨铭反回茶馆。

“杨公子留步。”

在茶馆门口时,蔡婆叫住了杨铭。

蔡婆是在茗记茶馆对面卖小吃的老太太,现寡居在家,夫家死的早,只给她留下了一幢大宅子,除了卖小吃外,还能收些租子,生活倒也足够自给。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