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七四节 沉默如画(1/2)

但是叫“馆”

就有点往脸上贴金的意思了,它不过位于枫丹白露宫里一处比较偏僻的拐角,是三四间连着的套间,光线也不是很好。

第二,这里展示的东西在安青桔和安初遇看来真的算不上奇珍异宝。

这也不是说法国人抢东西都不会抢,没抢到真宝贝;这些东西的确算得上是华国那个时代的顶级宝贝——强盗们还是识货的。

但安初遇要说的是,这些宝贝和安初遇们看到的同时代的法国皇室的类似装饰品(雕塑、摆件、器皿等)相比,从创意能力、艺术表现力到工艺技术上来看,不但没有“高出一筹”

,甚至说成“旗鼓相当”

都有点勉强。

这个时代的欧洲大陆和法国,早已进入飞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人们的艺术表达水平和工艺技术能力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绘画、雕塑、各种装饰艺术都达到了一个顶峰。

更重要的是,十八、十九世纪欧洲的发展不但体现在了艺术上,更体现在了科学、技术、文学、哲学、人文思想等多个方面。

这些发展的成果反映到这些装饰艺术的制造上,就体现出高度的精密性、令人惊叹的设计呈现,还有集艺术和实用为一体的能力上。

相比之下,这个时期的华国艺术品还是向安青桔和安初遇现在看到的那样,仿佛出土文物一般,散发着暮气沉沉的迂腐之气。

怎么定义它们是“珍宝”



打个比方,安青桔和安初遇现在吃饭用的餐具都是工业制造的细瓷餐具了,天天用不觉得高级,不认为是宝贝。

第一次去个亚非拉国家旅游,知道人家那里不发达,但是以前也是有自己的“文明”

和“文化”

的。

但心里总是怀有成见。

等真的到了那里,发现有钱人家吃饭用的餐具居然不是树叶树皮,而是木头、金属、甚至象牙精雕细刻的餐具,不禁啧啧称奇。

带回家来向朋友介绍,自然称之为“珍宝”



但这“珍宝”

真的体现了对方文明的进步吗?

安初遇看未必。

如今安青桔和安初遇仍然在孜孜不倦地鼓吹的这些所谓伟大的华国艺术瑰宝,缅怀一下过去也是好的。

但不断求新才是正路。

不是被抢光了才落后的,是落后了才有机会被人抢的。

比较讨人厌的是大小教科书总是谆谆教导孩子们不要忘记被抢的历史,仿佛是要趴在耳根后面悄悄指点孩子长大了再抢回来一样。

这都是安青桔的一面之辞啦,大家不要太当真。

从有些昏暗的华国馆逛出来,再到枫丹白露宫外的花园里溜达溜达,的确让人心旷神怡。

法式园林真不是吹的,多少棵树要修理成什么样子都是一个样子。

是高大上还是小清新,是庄严宏伟还是浪漫妩媚,巧手的园丁都能给你奉上。

而且就着pm2.

5接近零的完美天气。

游客那就是直接漫步在了恢宏的法国浪漫主义风景画作里了。

逛了一圈已经过了中午,肚子又唱上空城计了。

之前开车在枫丹白露满城乱转时经过了一家中餐馆,那时已经惦记上了,想着进入勃艮第之前赶紧补仓一下中餐。

所以安青桔和安初遇出来以后,特意开车拐了过来。

但一推门却吓了一跳,那叫一个人声鼎沸——原来是一个50多人的华国团在这里刚刚用完餐正排队上厕所呢。

那个乱就甭提了。

所有人都提着高八度的嗓门高声交流“买名表要把表盒和手表分开放逃过海关盘查”

、“一万欧以下的手表就不要考虑了划不来”

、“lv每护照限购一只有谁不买安初遇们错开用名额”

之类的攻略。

人群中最安静无声的就是老板娘了,直到这50多人排队上完厕所并告知老板“厕所堵了不是安初遇干的”

之后才有时间来招呼安青桔和安初遇。

7、8月是法国人的假期月,工人都放假了。

为了招待这些游客老板娘让自己女儿也出来帮忙了。

吃了什么不太记得了,不过是些简单的炒面之类。

边吃边心说。

无论如何不要跟团出来玩。

跟团玩,能看见这样悠闲的风景吗?

离开枫丹白露,安青桔和安初遇出发去特鲁瓦troyes。

吸取教训了,这回走了一段不是高速的路,路况差多了,和前面高大上的高速公路感觉完全不同。

最后拗不过gps。

还是走回高速了。

因为只绕了一段,这次收费没有那么吓人,不过4欧多一些。

特鲁瓦对安青桔和安初遇而言就是一个歇脚的城市。

从卢瓦尔河谷直接转战到勃艮第,中间还想看看其它地方(比如枫丹白露)的话,当天直接要到勃艮第地区就有点赶了。

安青桔和安初遇就这样选了特鲁瓦这个小城来住宿。

选择它的理由很简单。

正好在经过的路上,安静舒适,住宿不贵。

安青桔和安初遇在波oking上订的房间就在特鲁瓦老城外300米的地方,也是民宿。

安青桔和安初遇下午6点才到达这里,看看天色还多亮!

入住的时候,这户人家接待安青桔和安初遇的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几乎一句英语不会。

但是能蹦一两个英文词比如“breakfast”

,“map”

,“key”

,“wifi”

,连蒙带猜互相比划好歹也算把所有事宜都弄明白了,比如约定几点吃早饭,从这里去特鲁瓦老城怎么走,wifi登录怎么办,在哪里免费停车,院门房门钥匙怎么用等等。

安青桔和安初遇住的这个屋子小,卫生间什么的都在一块,不过房间倒是很舒适。

就着下午的阳光,安青桔和安初遇居然还拿了个“傍晚觉”

,醒过来时8点多,婆娑的阳光在纱窗上投射出斑驳的绿色植物的影子,真是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安青桔和安初遇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才见到这户人家真正招呼客人的女主人,她大概是这家唯一一个会讲英语的人,因为安青桔和安初遇问其他人任何事人家都只能笑着saysorry。

不过他们家的装饰也是令人过目不忘,家具也是古董多。

到处都装饰着老太太喜欢的各种猫饰物和摆件。

早餐特别丰盛。

其中有一样食物在法国别的地方都没有遇到,感觉格外美味,就多事问了问会讲英文的大姐。

原来这居然是著名的枫树糖浆(maplesy乳p),是加拿大的一种糖枫树的树汁熬出来的。

大姐说她家老太太前年去加拿大魁北克(也是法语区)的亲戚家过七十岁生日时,就爱上了这个东东,于是叫商店每两个月往法国邮寄一箱来给客人分享。

“想不到在法国尝到的却是加拿大特产吧?”

会讲英文的大姐说得眉飞色舞。

味道确实很不错,比蜂蜜还要香,就面包吃很棒!

看那位会讲英文的大姐那么能说,安青桔和安初遇这一对“法国说话难”

终于又找了个唠叨对象。

安青桔和安初遇的下一站是勃艮第的博讷beaune,安青桔和安初遇总也弄不清这个beaune到底怎么发音,重音在哪里?

有没有“呢”

这个音?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