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八四三节 两女美如娇花(2/2)

考拉和颜沉鱼站在山坡上向西眺望,只见在一片色彩斑斓中,有一泓池水,池中碧波涟漪,红鱼闪现,池边层峦叠翠,郁郁葱葱,亭台楼阁,小桥石径,如同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卷。

园内山石高耸,苍松翠柏,荫翳天日。

假山、池沼、亭台、馆榭等把园内装点得精美别致,有步移景变之感。

在泉亭的四周还有观瀑亭、待月亭、柏木厅、船厅等建筑。

在第五泉东侧黄石相垒的竹坛之上,依墙而筑,有长方形石碑立其中,上嵌草书“鹤冢”

二字,白色底,绿色字。

其旁有一石碑,阴刻介绍鹤冢的碑文:清光绪十九年(公元一**三年)住持星悟和尚,在平山堂前鹤池内,放养白鹤一对。

后雌鹤因足疾死亡,雄鹤见状,昼夜哀鸣,绝粒而死。

星悟感其情,葬鹤于此,并立碑云:世之不义,愧斯禽。

北宋诗人林和靖一生孤高自好,不娶不仕,隐居西湖市孤山,喜欢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

之说。

清光绪十九年,住持和尚星悟禅师在平山堂也养有两只鹤,极为珍爱,任凭双鹤戏耍自如。

后来一只仙鹤患足疾而死,另一鹤也悲痛欲绝,最后绝食而亡。

星悟禅师深为感动,将双鹤埋葬在此,并立一石碑,上刻“鹤家”



鹤冢周边植有淡竹、桑树、木半夏、麦冬等。

清光绪乙未(1895)十月李郁华撰颜体《双鹤铭并叙》,并勒长方形石碑,嵌于大明寺大雄宝殿东廊面南的墙壁之上。

由鹤冢经康熙碑亭,沿山间石径斜路越过竹林折而向西便是“听石山房”



山房南背山,北临水面,阔四楹,单檐歇山,此房由城内“辛园”

拆迁而来,俗称“柏木厅”



南首有假山一座,用太湖石堆叠而成,山石磊磊,山峰高低错落,其形俊美。

假山宽12米,高5米。

中部叠有空谷,并有通道两条。

假山南部屏墙,风至而回北,传至山房即可听到山风刚劲,风擦壁如琴,风人穴如筒,风搏柱如钟击之声,风触各物,声各有异,奇音妙响,谓之“听石山房”



(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