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节 红豆(2/2)
据说,有人曾排队等候3个小时进,而云落和纳兰涩琪现在就可以直接进入,多好的机会啊,但是遇见古导,行程外景点没机会了。
大家感叹道:“如果周喜肯在就好了。”
这是今天大家念叨的最多的一句话。
走过约200米的林荫道,云落和纳兰涩琪来到第二道门---崇敬之门。
跨过这道门就真正进入苏丹的生活圈了。
过去,达官贵人走过此门前得下马脱帽,向大门行礼以表示对苏丹的敬意。
过去也只有苏丹和太后可以骑在马上通过这道门,其他人则得先下马才能通过。
崇敬之门是苏莱曼大帝在1524年修建的,也是老皇宫三座城门中最漂亮的。
大门两边各有一座八角形的高塔,塔顶戴着尖尖的帽子,气势非凡。
崇敬之门伊斯坦布尔老皇宫崇敬之门上的黑底金字是古兰经最重要的教义,龙飞凤舞的字形非常好看,而两边的图像文字则是别号“胜利的征服者”
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印玺。
崇敬之门伊斯坦布尔老皇宫崇敬门之后就是第二庭院,又称底万广场。
以前这里是遍布孔雀和瞪羚的公园,是聚集群臣的地方。
第二庭院大约在1465年建成,1525年到1529年穆罕默德统治时期才具现貌。
庭院中有议政厅、医院、御膳房、禁卫军驻扎地、马厩等建筑环绕四周,古导只带着云落和纳兰涩琪参观了议政厅。
其余地方既不告诉云落和纳兰涩琪,更没让云落和纳兰涩琪去。
大家说,如果周喜肯在就好了。
第二庭院伊斯坦布尔老皇宫前面的建筑就是位于第二庭院的议政厅。
第二庭院伊斯坦布尔老皇宫在议政厅门口,古导简单的讲了几句就宣布宣布了集合时间和地点。
让云落和纳兰涩琪自己各处看看。
她的任务就完成了。
没人解说,云落和纳兰涩琪自己瞎转。
本节所有的文字都是云落回国后查的资料。
议政厅外设计了多个大理石及斑岩所制的柱子,白木天花涂上金色,地面用大理石铺成。
议会厅大门具有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以镀金的框架配合天然光线。
柱子是早期奥斯曼的建筑风格,而墙壁的色彩及装饰则受洛可可式建筑风格影响。
议政厅外景老皇宫议政厅是帝国大臣们举行会议的地方,空间很小。
陈设简单,但暗藏玄机。
在右边的墙上有一扇格子窗,不亲临会议会场的苏丹就在窗后听政,据说,这不是最早期苏丹的作风,而是因为某位苏丹被一位闯入议政厅的平民冒犯,于是接受了宰相的建议,改成隔窗听政。
当苏丹敲击窗框,拉起红惟时。
会议便暂。
苏丹遂传召大臣们逐一进入谒见厅听取意见。
议政厅内景伊斯坦布尔老皇宫议政厅内景伊斯坦布尔老皇宫正义之塔位于帝国议会与之间,据传是宫内最高的建筑物,让它成为从博斯普鲁斯海峡都可以看到的一个地标。
正义之塔象征苏丹反对不正义行为的决心。
正义之塔伊斯坦布尔老皇宫这是进入第三庭院的幸福之门,又称为白宦官之门。
幸福之门伊斯坦布尔老皇宫幸福之门是18世纪改建的奥斯曼洛可可风格建筑。
一进入此门,就进入苏丹的私人空间。
幸福之门及第二庭院用作举行特别庆典。
在宗教、庆典节日及新官上任向苏丹宣誓效忠时,苏丹会坐在幸福之门前方。
苏丹的葬礼也会在幸福之门前举行。
有一幅奥斯曼时期的古画,描绘了奥斯曼时期。
苏丹坐在幸福之门前,大臣们列队向他恭贺的大型仪式。
画中有仪仗队,远处可能还有军乐队的演奏。
幸福之门前有一个凹洞。
据说就是画中苏丹所坐的位子。
幸福之门伊斯坦布尔老皇宫谒见厅与幸福之门相连接,建于16世纪,并在18世纪重新翻修过。
苏丹在此接见各国使节、重要官员、以及一般平民百姓。
谒见厅伊斯坦布尔老皇宫谒见厅内许多展品,看不懂解说,不知是什么东西,出来后去问古导。
她一脸茫然。
对谒见厅的展品毫无印象,可见业务不精。
大家说,如果周喜肯在一定全程解说,不会有不知道一说。
谒见厅展品伊斯坦布尔老皇宫第三庭院的展示室有宝物收藏室、服饰展示室、伊斯兰教圣物室、细致画展示室等。
云落和纳兰涩琪运气不错,正好宝物室开放。
就在前方的树丛后面,空心树的傍边。
整个第三庭院,古导只提了一下宝物室,告诉云落和纳兰涩琪有一颗重86克拉的钻石是老皇宫最昂贵的宝物,然后告诉云落和纳兰涩琪宝物室第一个房间要排队,可以不去。
从第二个房间进就行了,展品差不多。
个别姐妹听了她的话,真的不进第一个房间,结果被叮叮猫叫了回来,叮叮猫说排队的地方宝物肯定不错。
事实证明,第一个房间的宝石整体最精美。
古导只是希望云落和纳兰涩琪早点看完,提前出来。
如果周喜肯在,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
老皇宫的空心树伊斯坦布尔宝物室总共有四个房间,里面展示了各种装饰有钻石、绿宝石、红宝石、金子、绿松石、象牙和其他各种珠宝的生活用品、武器、吊灯、绘画乃至宝座,琳琅满目,十分珍贵。
当时的皇室崇尚大就是美,特别是黄金宝石类,一个比一个重,一个比一个大,充分展示了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和富有。
无人给云落和纳兰涩琪讲解,也不能拍照,云落和纳兰涩琪只能看一个热闹。
叮叮猫说,要是周喜肯在就好了,有人解说。
云落和纳兰涩琪不会这样茫然。
瞧瞧,连华国领队都这样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
云落和纳兰涩琪从第一个房间开始就在找那个最大的的钻石,在第三个房间看见一个有点像,但不能确定。
宝物室出口有一个书摊,正好有一本书翻到这颗宝石。
问了老板,就是这颗86克拉的大钻石。
赶快拍下来,后来的姐妹要拍照,那老板不准了。
这颗钻石名为“汤匙小贩钻石”
,名列世界第五大钻石。
钻石重达86克拉,四周围了49颗小钻,是老皇宫的镇馆之宝。
最初,这颗钻石是穆罕默德四世于1648年登基加冕是佩戴的。
而钻石的得名,是因为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有位渔夫在捕鱼时碰巧捡到了一颗会发光的石头,他拿到市场上用它换了三根汤匙,觉得很划算。
(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