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节第一滴眼泪(1/2)
当年,英国大副(约翰.
查普曼)不仅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个美丽的海湾,还霸道地命名了一座峻峭的山峰。
chapman’speak(查普曼峰)位于houtbay和noordhoek之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悬崖之一,宝马、奔驰等世界名车都在查普曼公路上拍过宣传片。
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后,决定在悬崖上开山凿石修建公路(路线图中的“b”
)。
从1915到1922年历经七年时间,花费了4万兰特,由释放的囚犯筑成,1922年5月6日竣工,在当时被视为一大壮举。
但此后,在迄今为止的近一个世纪中,却数度被封闭。
曾经因为山上巨石砸死行人,家属将开普敦市政府告上法庭求偿,导致整个90年代山路几乎都是封闭的;90年代末期重新开放后,2002年部分路段又遇到暴雨塌方而封闭。
经过改建后,2005年再次开放,同时被确定为收费公路,但通行不久后,于2008年6月19日再度封闭,直到开普敦市政府花巨资将塌方处修建成了半开放隧道,并设置了多处防护网,确保通行车辆的安全后,2009年初才重新开放。
在南非,高速公路收费很低廉,很多公路都是免费的,但为了补贴改建和维护经费,这条只有7、8公里的路段根据车辆大小要收取几十兰特不等的费用,尽管如此,还是吸引了众多的驾车爱好者到此体验一把,其中不乏摩托车手和自行车骑行者。
可惜云落心心念念大老远的赶到这里,却因为天气原因。
未能一览“一边是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一边是如利刀切过般的陡峭悬崖”
的壮丽景色,但即使在浓厚的云雾中,依然能感受到这条悬崖之路的险峻。
在开普敦半岛南部,有一个成立于1939年,占地7,750公顷、海岸线绵延40多公里的大规模的自然保护区。
著名的capegoodhope(好望角)和capepoint(开普角)就在这个保护区内(路线图中的“c”
)。
1488年1月间,迪亚士的船队抵达现属纳米比亚的卢得瑞次,船队在那里遇到了强烈的风暴,苦于疾病和风暴的船员们多数不愿继续冒险前行,数次请求返航,迪亚士力排众议,坚持南行。
船队被风暴裹挟着在大洋中飘泊了13个昼夜。
不知不觉间绕过了好望角。
1488年2月间,船队在从摸s色lbay返航的途中,再次经过好望角时正值晴天丽日。
葡萄牙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
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
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感慨万千的迪亚士据其经历将其命名为“风暴角”
。
1497年,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达.
伽马再率船队探索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当年11月27日,达.
伽马的船队绕过好望角,次年5月20日驶抵印度西海岸重镇卡利库特,又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于1499年9月1日前后返回里斯本。
现今,“好望角”
这个名字的由来最常见的说法有两种:一说为迪亚士1488年12月回到里斯本后,向若昂二世陈述了“风暴角”
的见闻。
若昂二世认为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到达梦寐以求的印度。
因此将“风暴角”
改名为“好望角”
;另一种说法是达.
伽马自印度满载而归后。
当时的葡王曼努埃尔一世才将“风暴角”
易名为“好望角”
,以示绕过此海角就带来了好运。
无论何种说法属实,好望角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是不争的事实。
此地巨浪的生成除了与冷暖气流不断交汇运动有关外,还与当地海况及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好望角正处在盛行西风带上,西风的风力很强。
11级大风可谓家常便饭。
这是形成巨浪的外部原因;南半球是一个陆地小而水域辽阔的半球,自古就有“水半球”
之称,好望角接近南纬40度,这里至南极圈是一个围绕地球一周的大水圈,广阔的海区无疑是巨浪生成的另一个原因。
此外。
在辽阔的海域,海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作用,也是巨浪形成的重要原因。
因此,西方国家常把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称为“咆哮西风带”
,而把好望角的航线比作“鬼门关”
。
因为风大雨大,标识牌成了众人唯一可以拍照的景点,注意看!
这里是非洲的最西南角,而不是最南角,大西洋和印度洋真真的交汇处在auglhascape,3天后,云落将会去达那里。
想往深处走一点,实在是步履艰难,只能放弃,所以也没深切感受到传说中的惊涛海浪。
礁石的缝隙中遗留下来成堆成堆的海藻,小周说他曾经取过一点看上去比较细小的海藻拿回家煮,n个小时都没煮烂。
和海藻一样多的还有种不知名的密密麻麻的小虫子,看得云落有点毛骨悚然,有密集恐惧症的同学不要轻易看照片。
好望角是一条细长的岩石岬角,像一把利剑直插入海底。
想要清楚看清它的全貌,就要登上不远处的开普角,从这里有一条路可以直接爬过去,大概要耗时1个小时左右,云落原来是打算走一遭的,但因为天气原因也只能放弃。
开车到开普角下面只要3、5分钟,上到开普角可以走步行道,也可以坐缆车,小周建议云落爬上去,能看看风景,但是眼前云雾弥漫。
根本没有能见度。
下了车先去了纪念品店,买了明信片盖了邮戳。
邮票在酒店里,这里的邮票正好卖完,所以无法当场寄了,因为有旅行团在,小费了点时间。
出来时雨居然停了,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缆车,走上了小道。
雨后的空气更加清新,一口气走到顶端的灯塔,有点小喘,还是纳兰涩琪厉害,到底是每天早上慢走2小时,下午游泳2小时,体力远超过云落。
这座灯塔建造于1857年。
因为好望角经常有雾。
灯塔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于1919年废弃,改装成观景台,在灯塔外面立了个告示牌,上面清楚地写着世界上十个著名城市和灯塔的距离,其中包括京城。
新灯塔建在悬崖下方,雾太大,看不到。
旧灯塔的下面有纪念品售卖点和一个介绍场馆。
很喜欢纪念品店里放置的东西,老有古董味的。
和纳兰涩琪在那个地球仪前面研究了许久的世界地理。
在下山的途中,有点点云开雾散的意思,总算是看到了好望角的真面目——一个大爪子!
这又刮风又下雨的日子,那个岬角处居然风平浪静,大西洋平静得象大西湖。
可能雨停了的关系,出保护区的时候。
狒狒们出来挡道了,纳兰涩琪还想摇下窗子拍照,立马被云落和小周制止了,当看到工作人员穿的那一身厚厚的棉衣,纳兰涩琪也意识到这群猿类动物不是那么温顺的。
从好望角出来向北行驶。
二十多分钟后,到达今天的最后一个景点——企鹅滩。
位于开普敦东海岸的西蒙镇,有一个叫“波ulder”
(漂砾)的小海湾(路线图中的“d”
),1982年,有2对企鹅在此栖息。
由于当地居民对其加以保护,来这里定居的企鹅不断增多,当地政府和动物保护组织将此处辟为自然保护区。
经过二、三十年的繁衍,在这条2公里长的沙滩上生活的企鹅数量已超过3000只。
南非的企鹅又名s.
demersusaf日canpenguin(非洲企鹅),不同于南极的品种,又被称作斑嘴环企鹅,或黑足企鹅,是一种较为珍贵的品种。
1910年时非洲企鹅约有150万只,由于人类大量掠取企鹅蛋及海洋污染。
到20世纪末非洲企鹅的数量已锐减了90%,而且仍在继续减少。
非洲企鹅体长约63厘米,繁殖期在11月至3月间,一般会产下2至4枚卵,孵化28天,喂养小企鹅需3个月之久,主食鱼类,常在水中生活。
善于潜水和游泳,但不能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