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4章(2/2)

那时父亲在市里工地上造房子,和他在一起干活的都是本镇的。

其中有一个叫赖五的张村的小伙子,人长得好,但品行不好。

当父亲和母亲一起回到孙村的家,很快就结婚了。

婚后,母亲发现父亲家里穷,后来又被查出来身体有病,她便越来越对生活不满意。

夫妻间在争吵中度过了好多年。

此时赖五也已出落成一个名符其实的光棍。

因为当时在工地上他们彼此都熟悉,当他得知母亲过得不顺心,就偷偷地给母亲以安慰,劝母亲另择高门。

在朱雨深读书后,母亲终于被说动了,毅然决然地跑到了别人不知道的、赖五新的打工地点。

一年后她改嫁到了张村,又过了一年,听说她在那里又生了一个儿子。

当朱雨深听小姑姑说母亲又生了儿子时,心里咯噔一下,感到一股凉气袭来。

父亲、母亲以及赖五三个大人之间的事,他不想关心。

他觉得那孰是孰非,根本就扯不清。

他只对母亲的狠心抛下自己耿耿于怀,她不能理解母亲。

小姑姑的话让他彻底清醒了,原来她是有了另外一个儿子可以疼爱、可以寄托母爱。

那么自己对她而言就无足轻重了,甚至是多余的了。

和小姑姑谈过话的第二天,朱雨深就大摇大摆地从母亲摆摊的邮局门口走过。

那天,他却发现母亲的怀里依偎着一个小男孩,他们母子间做着亲昵的动作。

那小男孩长得很秀气,长得很像母亲,他颈子上系着红领巾,校服显示他就是一中旁边镇中心小学的学生。

朱雨深心想,真是很巧啊,才说到他,他就来了。

这时母亲也看到朱雨深了。

她快速站了起来,走到朱雨深的面前,问道:“你是我的小深吗?”

朱雨深昂着头装作没听见,大步涌入成群的来上学的学生当中。

从此,朱雨深基本不去镇上。

当他再次去镇上时,已过了卖柿子的季节,便没再在街上看到过母亲。

转眼间到了初一下学期的春夏之交。

因为本地处于江南水乡,每年的这个季节,雨水都很充沛。

而且天气的变化都很突然。

外出的人经常没来的及配备雨伞,从而被淋湿了全身。

一天放学后,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变天的时候,很多同学的家人都把伞送到了教室,交到他们家孩子的手上了。

朱雨深放学后出教学楼的大门时,还有很多家长在撑着伞等候自己的孩子。

朱雨深用一个塑料袋把书包包了起了,就准备往雨里冲,因为自家是不可能有人给他来送伞的。

当朱雨深冲到中心小学门口时,却发现了自己的母亲。

她穿着胶鞋,撑了一把大黑伞,正把那读小学的儿子的书包往自己肩上挎。

然后她蹲下来,准备背上儿子。

因为前面的那片路比较泥泞。

母亲也看见了朱雨深,因为上次已经见过面,她已确认面前的人就是自己的大儿子。

她连忙放下自己的小儿子,把伞撑到了朱雨深头上。

她说:“小深,妈妈今天不巧只带了一把伞,你在那边躲一下雨。

妈妈把弟弟送街上亲戚家,马上就回来,给你送把伞过来。”

因为不同路,母亲也许只能这样做了。

那小男孩却用手把朱雨深往外推。

小男孩的这个动作让朱雨深很不舒服。

他跟母亲说:“你们快走吧!

别管我了。”

说着他就一头冲进了雨里。

母亲见状赶忙把小男孩往走廊上一放,说:“小深等一下,你把伞拿走吧。

我们马上就这样到街上借伞,也没多远。”

朱雨深说:“不用了!

你不用对我好。”

他跑了一阵,再回过头来看看母亲。

发现她已把伞扔到了一边,放声大哭起来。

他此时真想回去满足一下母亲的好意,从而给她以安慰。

但他的两条腿却不听使唤地迈开步子,向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边走,他的眼泪边汹涌地向外涌。

眼泪和着雨水,流到因抽泣而动着的嘴里,是又咸又腥的味道。

回到家后,朱雨深浑身湿透了。

他赶忙倒光水瓶里的水,洗了个热水澡。

事后他还是因受凉而感冒了。

加上头痛的厉害,他干脆请假休息了几天。

从小学毕业班时开始,朱雨深就时常觉得头疼,疼得难以忍耐的时候感觉意志一片模糊,并会持续一段时间。

一位走四方的郎中来到他们村上时,对帮朱雨深寻诊的大姑姑说:“你家的这个孩子有轻度的癫痫。

这种病被称作天才病,治不好。

但这种病有可能会给他带来好运。

他人是不是比较聪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从小聪明过人,但朱雨深那次是第一次听别人说他聪明。

可能也是平生第一次听人家说此类褒扬他的话。

这种礼遇在随后的很多年里,他也不曾享受过。

初中二年级的下学期,孙镇一中五个班群英的角逐已近白热化。

成绩在全年级前三名飘忽不定的朱雨深,终于在临近期末的各主科的竞赛中,总分第一的成绩名列校宣传栏光荣榜之首。

如此好的成绩,朱雨深却没有听到哪位师长来表扬他。

可能是因为穷,穷人的努力便不值得一提。

朱雨深认为,正是因为穷这道紧箍咒套紧了他,让他兴奋不起来。

不久后,他的所见所听证实了他的看法。

那是一天放学后,朱雨深打扫卫生。

去打水经过宣传栏附近时,他的鞋带散了,他便蹲下来系鞋带。

此时,几位师长放学后闲着没事,聚在校门口的宣传栏边聊天。

只见初三年级的年级组长周老师用右手抹着下巴的胡须,看着光荣榜眯起了眼睛。

其他几个老师也凑了过来。

他们顺着年级组长的目光,看到初二年级竞赛语文第三名周燕正是周组长的千金。

于是有人讨好地说:“周燕这次考得不错,真是一个小才女啊!”



另两位老师马上也附和着说:“不错,真不错。”

周组长却冲着授初二语文课的罗老师说:“这要感谢罗老师对周燕的栽培,不然她哪行啊?”

说着他笑得合不拢嘴。

罗老师连忙说:“我从来没有刻意栽培她,周燕本来就是天才嘛!”

于是众人附和说:天才,真是天才!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