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任务(2/3)
他恢复了感知力。
“干他!
干他!”
“这波随便打!”
" 首先,耳边响起一道很粗犷的男声,这声音带着一丝丝野性,不用想,肯定是中单小可。
“来了,来了。”
后面又跟着一道相对比较戏谑的声音。
不用想。
这位是跟他同样来自太仓的电竞选手猪猪。
一个可爱男孩。
发表大名鼎鼎的‘太阳无用论’。
“等等,等等我。”
话音刚落,又一个声音传来。
四号位林森。
又名FYGOD。
接着,李杰回忆起现在的时间。
2008年8月10号。
他们现在人也不在国内,而是在加麻大。
今年国际邀请赛的举办地是加麻大温哥华,五天后开始小组赛。
他们今天跟往常一样,正在训练。
跟那些同样参加国际邀请赛的职业站队进行训练。
李杰转头一看,电脑屏幕上的对手对标很醒目。
OG 这是一支成立于15年的战队,由notail、ceb等人发起并成立,最初是以‘兄弟DOTA’为核心理念。
曾在2016年的马尼拉major夺得major冠军。
但。
就在TI8举办前期,核心选手fly和S4突然离队,并且加盟另外一支战队EG。
DOTA是一个五人制的游戏。
他们两个一走,战队只剩下三个人。
眼瞅着比赛即将临近,教练CEB原地转型为三号位,三号位可以理解为走在上路的选手。
跟LOL里的上单类似。
不过。
DOTA2的三号位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先手要他,冲锋要他,扛伤害还是要他。
唯一不太需要的便是终结比赛。
终结比赛是一号位和二号位的职责。
一号位是DPS,大哥,前期通常比较弱,需要刷钱,买装备,补等级。
后期出山,终结比赛。
李杰现在就是一号位大哥。
日常大约是,刷刷刷,买买买,干干干,再之后,赢赢赢。
而二号位是走中路的选手。
位置也很重要。
因为中路是距离下路,上路最近的一条路,从中路到下路,上路的时间远比上到下,下到上要短。
中路的二号位通常是游走性英雄,配合上下两路的队友击杀对方英雄。
前期、中期的局势,大半都是靠二号位抗压。
如果中路哑火,就像是赛车失去了引擎,一旦失速,选手肯定没法完赛,无法取得胜利。
DOTA2也是如此。
中路一旦溃败,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毕竟,对方中路打爆己方中路,为了获胜,己方中路多半需要补补发育。
也就是多打钱,不能带领其他队友进行抓人。
而对方中路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人家不需要补发育,不论是上路,还是下路,哪里需要他,他都能随时出现。
如果是上路2人,中路1人,下路2人的分路,当地方中单是优势,随时可以前往上下两路。
彼时。
那就是3打2。
如果己方进行支援,除中单之外,全员到场也只有四个人。
己方支援,敌方也能集结。
不论怎么打,对方都会多出一个人。
退一步,即使己方中单不补发育也赶到战场,那也不太够用,优势方的等级、装备都比己方要好。
那还怎么打?
硬碰硬,根本打不过。
“干干干!”
“杀!
杀!
兄弟们,跟我杀!”
另一边,中单小可的声音已经透过耳机传入耳朵里,这么大,这么亢奋的声音,即便不戴耳机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李杰没有去参与团战,而是操作着英雄去刷钱。
这也是当下大多数战队的战术。
四保一!
另外四个队友负责前期的干扰,团战,令对方疲于奔命,这种情况下,己方一号位大哥就能安心刷钱。
刷更多的钱。
买更好的装备。
等级领先,装备领先,后期出山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无敌!
而LGD战队更是把这种体系发挥到了极致。
玩命的41.
另外几个人从前期一路干架,常常四打五都能打?
团战。
四打五能?
的原因有很多。
有时候落后,团战不一定会输,也许只是一个技能的释放失误,或者一件装备的作用。
团队经济落后的那一方也能反败为胜。
这也是竞技游戏的魅力。
如果钱多一定能?
,那也不需要团战,只需要刷刷刷,最后比谁刷的钱多就行了。
钱多,只是赢得概率更大。
双方如果是同一批人,同一水平,战术思路、操作都一样,只有这种情况下,钱多一定赢。
然而。
人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物种之一。
选手的状态起起伏伏很正常。
简而言之,各种意外情况都很多,电子竞技永远没有百分百的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