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播客时代(2/3)
如果没有任何声乐基础,全靠真声去顶,那唱起来贼费劲,也很费嗓子,但普通人哪会在乎这些。
费就费呗。
又不是天天唱,当然是怎么开心怎么来。
宝岛。
时隔一年多,李杰再次光临宝岛,这次来是为了新专辑的宣发,虽然即使不宣发专辑也能卖。
但。
人到现场,专辑能卖的更多。
他的到来最高兴的不是歌迷,而是那些死守唱片行的老板们。
就现在乐坛的样子,李杰发行新专辑,不亚于一场及时雨。
看看这两天唱片行的人流,多了多少?
什么周王陶林,号召力跟人家比不了啊,比不了也正常,毕竟‘周利军’出道很早。
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早。
真要比,大概只有陶吉吉跟他比较接近,不过,那会陶吉吉还是做幕后工作。
另外。
在海外影响力这一块,他们也无法跟周利军比,出了华语圈,他们几个的知名度约等于无。
而‘周利军’,看看各种榜单成绩。
日本Oricon排行榜,英国UK榜,美国公告牌单曲榜,澳大利亚公告牌等等。
全部有实绩可查。
迄今为止,那张交响摇滚的专辑仍然时不时进入Oricon销售周榜。
此外。
李杰歌曲MV在油管的播放量也是华语歌手中最高的,看看油管MV的评论区也能分析他的歌迷来源。
中文、英文、日语、韩语等等都有。
如果翻看油管后台,也能看出歌迷的来源,这些视频的播放,大概有7成是来自亚洲地区。
另外三成来自欧美地区。
亚洲七成中的一半来自中文区,简中,繁中都有,还有一半来自日韩、东南亚地区。
油管诞生于2005年。
仅仅一年时间,谷歌就以16.
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油管。
这笔交易,震惊全球互联网。
自此。
全球各地的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被财大气粗的谷歌收购后,油管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油管之所以能成功,关键不在于模式多么领先,福利多么多么好,单纯是傍上了谷歌这艘大船。
谷歌有一个'大杀器’。
带宽!
国外和国内不一样,像宽带基础建设之类的事务都是商业公司负责,为了降低成本,一些电信业务公司会开放一些份额。
比如投资一部分,以此获取固定的线路。
谷歌就这么干了。
靠上谷歌,油管的带宽成本得以大大降低,这也是油管的视频为什么要比其他网站更清晰的缘由之一。
成本低。
人家不需要什么伪1080P,不要伪2K、4K,标的是多少,就是多少。
毕竟成本比其他家便宜。
视频的清晰度非常影响观影体验。
所以。
油管可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带宽优势,功不可没。
被誉为华夏油管的土豆,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流量大,王玮开心吗?
当然开心。
可他也发愁。
每年月初,季度末,年中,看着财务列出的报表,他是一个头,两个大。
土豆要推广,要投入,自然会带来更多的用户,更多的用户也会带来更大的带宽支出。
网站的那点广告费,可谓是杯水车薪。
千禧年年初的互联网创业者们,多多少少还有点情怀,有点责任感,没想着乱造投资人的钱。
眼瞅着开支越来越多,他知道,下一轮融资,势在必行。
想要赴美上市,必须要获取更大的知名度。
这次融资,他准备搞同股不同权。
‘军哥’教他的。
这样的话,即使拥有很少的股份也能获得最大的话语权,不会出现投资人联合将他扫地出门的情况。
虽然这个条款对于投资人是不利的,但坐拥十几亿人的市场,还是视频网站的头部。
土豆,不愁卖。
只要它想,随时都能融到钱 还不是一点点钱。
半个月后,李杰从宝岛归来,他参加了土豆网的C轮融资会议。
很快。
土豆网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估值来到7亿美金。
C轮大抵也是土豆网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土豆网就能登陆美股。
李杰投资土豆网的故事也在音乐内流传一时。
很多音乐人都在土豆开通了个人播客。
是播客!
不是博客!
当下的土豆网已经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很多网友会在网站上传、分享个人生活。
有点类似于油管,也跟A站、B站类似。
不同的爱好者可以通过播客寻找同好,土豆网开设的论坛,活跃着大量的网友。
各种兴趣小组,自发的聚集到了一起。
不过。
土豆网想发展成油管模式,估计不太可能,还是带宽的问题,成本太高。
后世的视频网站为什么偷偷地降低分辨率,偷偷地压缩,全是为了节省开支。
有那么多会员费、广告费都撑不住,现在的土豆网更加无法覆盖。
此外。
2010年左右带宽的成本也比日后要高。
不过。
土豆网的困境和音乐人们无关,他们分享、上传的MV、生活碎片、工作日常吸引了大量的粉丝。
像汪锋,他就经常上传一些vlog'。
摩登天空旗下的音乐人也是活跃用户,这种能够拉近粉丝关系的渠道肯定要好好维护。
粉丝黏性越高,发行专辑时,越容易卖。
这种模式也引来优酷、六间房、搜虎视频等后来者的模仿。
但。
播客不是想玩就能玩得转的。
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根本负担不起昂贵的贷款成本,即使大家标准的清晰度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