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7章 那个男人,来了(2/3)

听到这话,毛毛脸色一红。

明显是想歪了。

“孩子在呢。”

“什么孩子在?"

李杰笑着打趣道:“哦,我明白了。”

说话间,他已经熟练的换好尿布,接着把孩子交到了毛毛手里。

“我出门了,中午不回来吃。”

“好。”

毛毛垫脚亲了一口。

“路上小心点。”

“嗯嗯。”

回亲了一口,李杰便开车前往工作室,他专门给自己造了一间录音棚,设备一溜烟的全是顶级大牌。

就这三百多平方的地,花了他五千万。

2002年的五千万是个什么概念?

眼下燕京二环的房子均价大约是6500一平,一套一百平的房子按照65万计算,五千万能买76套房。

再过十年,这批房子能值几个亿。

不过。

李杰对钱不在意,涨幅再多又能怎么样,千金难买爷乐意。

如果不是不需要那么大的面积,砸上一个小目标,李杰也乐意。

学音乐贵,录制专辑更贵,建一家顶级录音棚那是血马贵。

什么设备先不提,单单专门的声学改造,李杰就花了五百多万,这玩意是基础,全部使用最顶级的材料。

涂料都是专用。

毕竟,主体后期不可能随便拆,拉满就完事了。

这还是方案没有请最好的设计公司,如果请WSDG那种级别的公司,设计费都得收你上百万。

还是叨乐。

李杰不需要请那么好,这些活他自己就能干,省了上千万,多买几组音箱,不香吗?

音箱是设备中的大头。

5000万里有五分之二砸在了音箱上面,玩音箱跟玩摄影类似,高端有高端的玩法。

多少钱都能花的出去。

别说几千万,那种超级发烧友,组一套能干掉上亿。

然后。

一套72轨的调音台,这东西哪怕是二手货,也能买一套最新款的法拉利,一手货?

买旗舰法拉利。

声卡?

便宜的很,一套几十万而已。

麦克风?

便宜!

一支几万块,那种最顶级的麦克风是几十万,为了存放麦克风,还要专门建一间防尘恒湿的库房。

电表嘎嘎猛转。

乐器?

买。

各种吉他先来个一套,鼓来几套,效果器、调音器、吉他音箱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也通通买全。

这些东西单个价格不贵,数量多起来,也有点吓人。

花了那么多钱,如果对外租,价格也跟着上天,一天一万块,半个月起租。

低于半个月的,不租!

给了钱还得看排期,如果李杰不用,那就对外租。

虽然这个价格不算便宜,但想要来棚里录音的歌手,那是络绎不绝,不仅有内地的。

港台的一些歌手都来这边录音。

只因贵有贵的道理。

一万一天?

良心价啊!

太踏马良心了!

这个价格想要回本,保底需要10年往上,这不叫良心,什么叫良心?

约到就是赚到!

不过,最近这半年,录音棚都不对外开放,因为李杰要用,他自己建的录音棚,肯定要先紧着他自己。

甭管他是在录音棚打游戏,还是睡觉,都得空着。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 习武之人切记,仁者无敌, 是谁在练太极,风生水起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

前往录音棚的途中,李杰又在广播里听到《双截棍》的点播。

这张发行于2001年的专辑,终究是火到了内地。

从十月份开始,《双截棍》就是广播台点播榜的常客,很多人喜欢的要死。

还有很多人对它不屑一顾。

什么玩意?

唱的这是个啥啊?

虽然主流对周杰纶不屑一顾,但在全国的中学,高中,他却很火,很红。

随便找一家中学、高中,门口卖盗版碟的小摊贩,基本都能找到周杰伦的专辑。

判断一个歌手火不火,就看那些盗版商,如果到处都能看到他/她的专辑,那就是火。

找半天都找不到?

那叫什么火?

很快。

一曲放完,听到那熟悉的前奏,李杰已经猜到了是哪首歌。

“灯火辉煌的街头, 突然袭来了一阵寒流, 遥远的温柔, 解不了近愁, 是否在随波逐流.....”

《拯救》。

孙南的新歌,如果说青少年追的是周杰纶,那些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歌迷,显然要更喜欢孙南。

声音足够大气。

咬字清晰,铿锵有力。

接着,又是一首熟悉的歌。

车底战神,登场!

“我躲在车里,手握着香槟,想要给你,生日的惊喜,你越走越近,有两个声音……………”

阿杜可以说是2002年的超级'新人’,虽然他的年纪比一般的新人要大,出道时已经年近三十。

但那个沙哑的嗓音,吸引了无数乐迷的耳朵。

随着阿杜火遍大江南北,杨昆心中一动。

这嗓子能行,他也行!

《天黑》是四月份获得,他的那张专辑《无所谓》是5月份发的,很多人买专辑都错把杨昆当成阿杜。

虽然仔细听他们两个的差别很大,但大部分普通人可没那个心思,不都是沙哑的嗓音吗?

这不就是一个人?

什么不是?

看看这张专辑名,上面明明写了《无所谓》??

阿杜,就问你是不是阿杜唱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