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章 签约(2/3)

90年代初涉外酒店除了价格贵了一点,没有什么缺点,这些酒店都有专线。

和海外联系很方便。

当然。

打跨境电话的费用非常高,一分钟十几块,高的话要20块。

能打得起长途的人,那也不是普通人。

接着,两人一路来到十三层的一间标准客房。

门开着。

两人直接走了进去,房间里有两个中年人,一个戴着眼镜,胖胖的圆脸。

另外一个留着大胡子,身材也有点发福。

听到脚步声,大胡子转头一看,然后笑着迎了上来。

“李戒,这位就是周利军吧?”

“对。”

李戒点了点头:“卡子,这位是贾敏树,宝岛知名音乐人,唐朝,黑豹的专辑都是他监制。”

“你好,你好。”

贾敏树很热情的握了握手。

“欢迎,欢迎。"

不多时,挂断电话的张裴仁也加入了讨论。

两人都对那份小样推崇备至。

“难得啊,非常难得!”

贾敏树一边放着卡带,一边不住的在大腿上打着拍子。

“万万没有想到,在大陆竟然能听到这么Grunge的音乐。”

“利军,有没有兴趣跟滚石签约?”

“如果签约,我们将全力支持你的音乐梦想,第一张专辑的所有费用都由我们负责。”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每月支付1500块的基本工资。”

眼看李杰听到工资时毫无波动,张裴仁有点意外。

1500块对于当下的燕京人而言,绝对是高薪。

大部分人听到这个条件,多少都会有点情绪波动。

“这是我准备的歌。

李杰没跟着他们的节奏,而是掏出一沓稿纸。

上面是他准备的第一张专辑。

“你已经写好了整张专辑?”

看到那一大叠纸,贾敏树和张裴仁都有点意外,眼下的内地摇滚乐还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很有潜力,但他们见过很多乐队、乐手,大部分人的作品都不是特别成熟。

很多人只写了几首歌。

正因为凑不齐一张专辑,他们才会发了一张《华夏火》的拼盘专辑。

拼盘专辑,也可以叫拼好歌,拼好专。

一个乐队/歌手贡献一到两首歌,然后,组合成一张专辑。

如此一来,既能让歌迷听到更多的歌,也能大幅度的降低专辑制作费用。

没办法。

制作一张专辑,可不便宜。

起步几万。

如果是港台地区,一张精品专辑的制作费用,保底几十万,甚至更高,破百万也很正常。

“嗯,是的。”

李杰在唱片公司面前树立的人设是‘偏高冷”

,尽可能的少话。

这样的话,以后拒绝活动的理由更充分。

“好啊,那我们欣赏欣赏你的大作。”

小吹一波后,两人看起来那一沓稿纸。

嗯?

看到那张概念图,两人又意外。

连专辑封面都画好了?

接着看,专辑名《丑奴儿》。

“这个名字是取自‘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张裴仁抬头看向李杰。

“嗯。”

李杰的第一张专辑基本是照搬了‘草东没有派对”

的第一张专辑《丑奴儿》。

选这张专辑,那是因为它比较合适。

草东没有派对是一支宝岛摇滚乐队,他们的风格偏向垃圾摇滚,还融合了一点点迪斯科、朋克、流行摇滚。

一般而言,对于这些元素太多没法归类的类型,摇滚圈把它们归类到另类摇滚。

另类、独立是块砖,哪里合适往哪搬。

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很愤怒,很愤世嫉俗。

歌词里充斥着‘杀了我','我给不起”

、“转身向山里走去','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们虚构的'之类的词汇。

这个调调很合当下摇滚乐爱好者的喜好。

李杰选它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毕竟,任务提示很模糊,原来的自己对摇滚,对垃圾摇滚有执念。

发一张垃圾摇滚专辑,相对保险。

另一边。

看着满手的稿纸,贾敏树是双眼哐哐冒精光。

写的好。

关键还有注释。

这张专辑是按照整体概念专辑打造,专辑里前一首歌的结尾和后一首歌的前奏可以无缝衔接。

类似的专辑在国外不算新鲜,但在华语圈,那很新鲜。

他们两个来内地,一个是开辟内地市场,发掘一些本土的歌手,提前布局内地市场。

二嘛。

他们也有点厌倦港台流行音乐市场的风气。

翻唱成风。

完全的拿来主义。

国外什么火,唱什么,特别是香江那边。

这是一种很坏很坏的风气,如今,宝岛地区也出现这种现象。

商业时代,唱片公司又不是开善堂的,有捷径,为什么不走?

只要能赚钱,管他是不是原创。

先赚一波块钱,日后的华语乐坛变成什么样,跟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

张裴仁则是看着眉头狂皱。

这些歌好归好,但词写的太黑暗了。

他担心过不了审。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