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6章 改制(1/2)

第26章改制“青儿,你能帮我跟领导说说话吗,别让我下岗。”

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妇女牵着陈青的手,满脸愁容道。

“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男人死的早,一家五口人,全靠我养活,没了这份工作,真不知道怎么活。”

听着马大姐的话,陈青既无奈,又疼惜。

如果能帮的话,她一定帮,但工厂改制,她真的帮不上忙。

别说是她。

就是大海也帮不上什么忙。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别看大海表面上看起来风光,但他跟改制小组闹得很僵。

大海本人都做好了‘下海’的准备。

“唉。”

半晌,陈青只得叹了口气。

好好的工厂,怎么就黄了呢?

几年前,还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气象,几年一过,朝气蓬勃的工厂已然变成了日薄西山的老人。

“马大姐,您这事,我也帮不上忙。”

“不瞒您说,我们家大海现在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从一分厂、二分厂开始吸血开始,三分厂的账面也由盈转亏,一日不如一日。

手工制作,价钱高,但市场有限。

虽说大海接了不少订单,但一己之力哪能救得了那么多人。

厂子的开销,太大了。

衣、食、住、行、学校、托儿所、厂办医院、商店等等,那么多人需要养活。

所以。

三分厂现在也不行了。

今年,三分厂也开始欠薪。

没办法。

工厂不是私人的,哪怕大海跟厂办领导闹翻了,该抽钱,还得抽。

现在的情况就像是人落了水,需要抓住点什么。

不论那是救生圈,还是稻草,都得抓。

不抓,马上死。

抓了?

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这种情况,除非李杰找外援,不然根本没法解决。

但。

李杰去年已经做出了‘下海’的规划,哪会蹚这趟浑水。

其实。

这一次的改制,赔偿条件其实还不错。

早下岗,起码能补偿到位。

各种退休待遇也能拉上来,再苦,那也比不过十年后的那阵大潮。

那会儿,下岗的人太多,根本顾不来。

是夜。

陈青絮絮叨叨的跟他说着厂里的事,这一次的改制大潮,不止让其他人忧心不已。

她自己也是六神无主。

望着陈青愁眉不展的模样,李杰笑着抚平了她的眉头。

“真下岗了也没事。”

“大不了,我养你。”

“我不要。”

陈青趴在他的胸口:“我有手有脚的,干嘛要你养活,如果真下岗了,我就去找别的事做。”

“我都打听过了,现在个体户证件很好办,不行的话,我就开家饭店吧?”

说着,她仰着头看向李杰。

“你觉得怎么样?”

“那当然好了。”

李杰微笑道:“你的手艺那么好,要开饭馆,肯定天天满座,顾客吃了一次,还想来第二次。”

“德行。”

陈青扭了一下老公的腰:“油嘴滑舌,我的厨艺哪有你好,”

“这叫名师出高徒。”

李杰捏住她的下巴,浅浅的亲了一口。

“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青儿不是那种闲人的命,真让她在家带孩子,她估计浑身上下都不得劲。

何况。

小宝现在大了,也不用他们带。

白天上学。

放学的时候去接一下就行。

至于老二?

大不了请个保姆。

燕京的家政市场很活跃,找一个经验丰富的保姆,不难。

实在不放心,还能找熟人。

“嗯哼。”

陈青很少说那些情话,感谢的话,但她心中的爱,一点不少。

嘴上不说。

那就用行动来表达。

……次日。

李杰准时准点的出现在了办公室,虽然他已经做好了下海的准备,但这最后一班岗。

该站,还得站。

白天改制小组的人又找到了他。

僵持了好些天,那人坐不住了。

三分厂是木材厂最大的宝贝。

如果三分厂没了,那还费个什么劲?

其实。

对方不担心李杰不配合,他怕的是李杰把人全部拉走。

或者,拉走部分骨干人员。

那些大师傅一走,三分厂的架子就垮了一半。

在跟李杰谈判的同时,对方也派了人对大师傅们进行拉拢。

分而划之。

他就不信了,没有张屠户,还能吃带毛猪不成?

面对改制小组的各种明示暗示,李杰仍然不为所动。

他没兴趣给别人打工。

打工,那是不可能打工的。

开个小作坊,仅凭小林株式会社的订单,一年少说挣个十万八万。

还不违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