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章 天变(1/2)

第9章天变傍晚。

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引入天际。

次日。

又一轮红日缓缓升起,放出万丈光芒。

整个四九城都飘荡着喜气,鞭炮声,不绝于耳。

连厂里都选择了加餐。

连续七天,顿顿有大肉,烹鸡宰羊,比过年时的伙食还要好,不过,只能在厂里吃。

不能带回家。

李杰无喜无悲。

他无心干预,也无心参与,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要不了多久,陈焕那小子该回城了。

浩浩荡荡的知青大回潮,即将开始,然后便是市场经济的浪潮。

一年一个变化的日子,快到了。

物资会越来越丰富。

不像现在,李杰为了攒一套三十六条腿,足足花了两年的时间,他没有挖墙角。

只是以职工的身份,用折扣价买了一批原材料。

这么做,并不违反规定,毕竟,他买的材料又不是楸木、黄花梨之类的高档木材。

那些材料,一个萝卜一个坑,用在哪,都有规定。

普通木材就没有那么多规定。

一个木匠给自己打一套家具?

很合理吧?

几年过去,老陈家的家具基本换了一遍,堂屋那套水曲柳沙发,最得一家人的欢喜。

刚搬回来那段时间,陈晓鸥连睡觉都想在沙发上。

陈福生和胡桂兰也很喜欢那套沙发。

人嘛。

免不了为面子奔波,家里有一套上好的沙发,搁在当下,那是一件既有面子的事。

出门都会被人高看几眼。

……京西木材厂。

“大海,刘厂长找你。”

听到同事的喊声,正在上工的李杰回了一句。

“等这根材料处理好就去。”

几年过去,李杰已经从学徒工变成了一个手艺精湛的大师傅,论技术,比那些老员工,那要好得多。

不论是审美,还是工艺,都强不少。

手艺人,最重要的就是手艺,只要手活足够好,到哪里都能有一口饭吃。

就像厂长找他,早点去、晚点去都行。

工人就是这么硬气!

反正他又不指望升职。

何况。

三分厂的厂长,巴结他还来不及呢。

去年,李杰设计的那套组合柜,一经推出,立刻引得市场追捧,三分厂因为他的缘故,考评遥遥领先。

他还被评了先进个人。

别说有这事,就是没这事,他不鸟厂长,对方也无权开除他。

顶多停职。

一旁,看到李杰这态度,其他职工已经见怪不怪。

有技术的人,就是硬气!

柳春生想提醒了一下前徒弟,但话到嘴边,他又把话给咽了下去。

约莫半个小时之后,李杰不紧不慢的来到厂长办公室。

“大海,你来的正好。”

看到李杰到场,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笑吟吟的站了起来,一边来到三角柜旁边倒水,一边笑眯眯的说道。

“前段时间那批组合柜卖的很好,前几天,厂里把它送展,收获了一批订单。”

“接下来你得多注意一点,这批订单都是海外订单,必须保质保量。”

“送展?”

李杰意外道:“什么展会?”

“广交会啊。”

刘奋进一拍脑袋:“忘了跟你说了,那套组合柜入选广交会,半个月前,厂里组织了一批人去羊场。”

“有外商下了50套订单,这一批货是样品,如果能打开市场,后续还有更多的订单。”

“所以啊,大海,厂里准备给你加加担子,三车间以后专门用来生产外贸订单。”

“哦。”

李杰淡淡的点了点头,他算明白了啥事。

这年头,国家外汇奇缺,凡是能创汇的项目,那都是重点项目。

不过。

那套组合柜能进广交会,属实是他没想到的事。

很快。

他从厂长口中得知了更多的细节。

订货的立本商人。

什么小林株式会社,一家没怎么听过名字的企业,一次性定50套样品,看样子,实力不小。

厂里非常重视。

分厂重视。

总厂重视。

就这样,李杰摇身一变,成了三分厂三车间的主任。

升职的同时,工资也涨了。

从45元一个月,涨到58元一个月,各项福利待遇,也跟着涨了不少。

未来,如果要有什么福利分房,弄套房子,应该没什么问题。

李杰升职加薪,最高兴的不是他自己,而是陈青。

作为一个上进青年,得知‘小丈夫’成了厂里创汇主力,她比自己得劳模还高兴。

当天晚上,陈青就从小金库里掏出两张大团结,又是买卤肉,又是买白牌啤酒。

好好犒劳了李杰。

……小杨村。

两年过去,陈焕已经从一个城里孩子变成了农村青年,不论是种地,还是养猪,养鸡鸭,那都是一把好手。

偶尔,他还能客串一下兽医。

当然。

他能看的病,仅限于非常简单的毛病,稍微复杂一点,那就不好使了。

两年时间,他已经成功融入小杨村。

一个多月前,听到广播里的那则消息,他很诧异。

不只是他,村里的知青、村民们,都很悲痛。

然后。

前几天,那四人被打倒的消息,又从村广播里传了出来。

变化来得太快。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