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2章 浙大双子星(1/2)

第42章浙大双子星9月1号。

新生报到日。

“朝阳,这里!”

张庆亚早早就等在新生报到处,一看到朱朝阳,立刻垫着脚挥了挥手。

“师哥!”

朱朝阳眼前一亮,一路小跑向那边赶去。

“朝阳,你慢点,慢点。”

朱永平拖着两个大箱子,一边追,一边喊着。

“他又不是小孩子,喊那么大声音干嘛。”

一旁,朱朝阳的母亲周春红瞄了一眼朱永平。

看他那紧张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朱朝阳是小朋友呢。

“诶,这不是人多嘛。”

朱永平难得没跟周春红犟嘴,高兴啊,自家孩子有出息。

i满分金牌!

保送浙大!

连高考都不用参加。

真给他长脸。

而且,朱朝阳还拜师了张教授。

张教授是什么人?

国内最牛的数学家,多次登上联播,放眼国际,也是出了名的顶级人才。

他们家朝阳真是走了大运,当初在少年宫就遇到了张教授。

可惜。

他认识的有点迟。

如果早知道张教授那么厉害,在他微末之际,朱永平高低得多拉拉关系。

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要强。

“又长高了啊?”

师兄弟见面,张庆亚笑着拍了拍朱朝阳的肩膀,一段时间不见,这小子又梦蹿了一截。

“嘿嘿。”

朱朝阳乐呵呵一笑,这个暑假,他过得最开心。

拿到i金牌,老爹跟老妈带着他一块去国外旅游了一趟。

就他们三个。

没有那个后妈,也没有讨人嫌的妹妹。

就像是一家人。

“你好,你好。”

朱永平来到近前,伸手道:“去年,感谢小张老师的补习,谢谢你,待会晚上一块吃个饭吧?”

“谢谢叔叔,吃饭就不用了,我晚上还有别的事。”

“哦,哦,那就下次找机会。”

朱永平也没有强求,易地而处,跟着别人家长一块吃饭,肯定不如同龄人单聚。

这几年,他的生意做得不错,兜里有钱。

朱朝阳上大学,他一个月给他5000块的生活费,其实,给的更多,也不是不行。

但突然给了一大笔钱,他担心朱朝阳学坏。

5000块,不多不少,正正好。

反正花完了,再要便是。

朱永平在学习方面给不了儿子太多的指点,毕竟,他比较‘笨’,高中辍学。

但在金钱方面,他能给的,都会给。

接着。

朱永平夫妇跟着张庆亚一起,帮朱朝阳安顿了下来,在办理报到的间隙,朱永平惊讶的发现,儿子这个师哥,好像挺有名的?

走到哪,都有人认识。

等张庆亚离开之后,朱永平才从儿子口中得知了原委。

原来张庆亚也是一颗学术明星。

不愧是张教授的徒弟。

名师出高徒啊!

年纪轻轻就能在国外核心期刊发论文,像朱永平那个年代的人,多少有点崇洋媚外。

这不是个例。

而是时代造就的。

所以,一听是海外闯出名堂,那就是厉害。

这一天,朱朝阳又享受了一次一家人团聚的时光,虽然隔天爸妈就要走,但他不贪心。

一年有个几次,那就够了。

次日。

送别父母,朱朝阳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其实,他在数学系也挺有名的。

i满分金牌,张庆亚亲自办理入学手续,可以预见,他多半是奔着张教授研究生去的。

甚至可能保研。

就像魏东奕一样。

刚刚大三,魏东奕就提前锁定了一个保研名额。

虽然这事没公布,但基本已经确定。

没看到人家已经混进了张教授的研究生团队了嘛。

这待遇,不保研,也能考上。

军训结束,大一新生正式开始上课,然后,数院的新生就发现一件事。

天才之间,亦有差距。

这一届大一新生不止朱朝阳一个i满分金牌,但金牌跟金牌之间,也不一样。

有的人考100分,只是因为满分只有100。

一个学期过去,这种差距表现的愈发明显。

他们还在按部就班,顶多超前一点,人家朱朝阳已经自学完大二上学期的内容。

进度足足提高了一年。

慢慢地,数院内部开始传出了‘双子星’的名号。

大一新生,朱朝阳!

大三生,魏东奕。

浙大数院,双子星!

同为i金牌满分,同是浙省人,表现一样的冠绝一代。

起初,这个称号只在浙大数院内部流传,接着,从内部扩散到了bbs,然后又从bbs传到了互联网。

当朱朝阳和魏东奕的履历被贴在一起,网友们终于直观的了解到一件事。

什么是真正的学霸啊?

再之后。

浙大数院双子星变成了浙大双子星,两人也一起成了明星学生。

什么最强学霸、最强大一新生之类的名头,相继被冠到两人头上。

不过。

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却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校园生活。

天才?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