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骆玉珠辍学(1/2)
第19章骆玉珠辍学溪龙乡。
天还未亮,骆玉珠就悄悄收拾包袱,带了几件随身衣服就逃离了这个家。
她可没有那么好骗。
什么说亲。
那个人就是个人贩子!
真当她不知道?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像她这样爸爸不疼,后妈不爱的孩子,懂事的更早。
离家之后,骆玉珠已经想好了。
去乌义县。
她在学校听说过那边,在那边可以领到合法的个体工商户执照,她准备加入敲糖帮。
“玲玲出门跟朋友玩去了,要不你等一会?”
她是自由的鸟。
“赔钱货!”
接着,她越骂越难听。
但对她来说,依旧是他乡。
花了小半天时间,骆玉珠辗转来到了乌义县,虽然这里距离她家只有200多公里。
“你看,我说的没错吧,这丫头就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估计得天黑吧。”
骆玉珠壮着胆子问道。
看到骆玉珠留下的那份信,骆玉珠的后妈当着骆建强的面,开始数落起了继女。
男子挠了挠头,那是啥玩意?
如果有机会的话,她还想上学,但现在看来,恐怕不可能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
“请问这是黄玲玲家吗?”
“不是,我是她的笔友。”
熬得可好了。
很陌生。
“对,你是?”
风吹来的味道都是清新的。
“谢谢叔叔。”
“吃我的,喝我的,一声不吭,留了一封信就走了。”
骆建强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听着。
“谁啊?”
骆玉珠已经到了县城,然后用平时攒下的余钱,买了一张前往乌义县的车票。
“谢谢,那我待会再来吧。”
自由了。
鸡毛换糖嘛。
另一边。
很快,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的打开了房门,看到门外站着的小姑娘,他愣了一下。
接着,骆玉珠离开了笔友的家,她又不傻,眼前的是陌生男子,她哪会一个人跑到人家家里呆着。
“那个,叔叔,她大概什么时候回来?
您能告诉我一声啊?”
好在她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之前,她认识了一个笔友,也是乌义县人。
汽车发动的那一刻,看着外面的天空,哪怕今天是阴天,她也觉得很漂亮。
“你是?”
男子疑惑道:“伱是玲玲的同学?”
顺着地址,骆玉珠来到民佳路的一处住户前。
她会熬糖。
“笔友?”
“这个死丫头!”
咚!
咚!
敲响房门,门内传来一阵声音。
咯!
咯!
咯!
清晨,随着鸡鸣声响起,溪龙乡的上空多了几道炊烟。
傍晚时分,骆玉珠再次登门。
这一次,她终于见到了那个笔友。
此时的人还很单纯,哪怕没见过面,也能成为朋友,就跟千禧年左右的qq好友一样。
两个小姑娘见面之后,迅速成了朋友。
是夜,骆玉珠留在了笔友家里,两人约好明天一块去集市上逛逛,看看具体什么情况。
乌义县机关宿舍。
李杰看到骆玉珠的来信,不禁有几分愕然。
好家伙。
小丫头胆子够大的。
一个人就敢出门闯荡,还去找了什么笔友。
字里行间,看着很成熟,但某些地方,又很单纯。
也不知道她找到了那个笔友没有?
骆玉珠在信里并没有提到她的去处,李杰即便想帮忙,那也是帮不上。
不得不说,她是真的敢闯敢拼。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孤身一人出门闯荡,这年头需要的不单单只是勇气。
毕竟,70年代末跟80年代末还是有区别的。
80年代末,华夏各地乡村都涌现出了一股打工潮,很多人都是老乡带老乡,一带一路,一起抱团去打工。
那时的老乡见老乡,很少有背后开一枪的。
时代不一样。
几天后。
骆玉珠顺利租到了一间房子,说是房子,其实是别人临时搭建的一处窝棚,之前是杂物间。
里面除了有几块木板搭得床铺。
剩下的东西,那是一个没有。
租下它,唯一的好处是便宜,那对老头老太太看骆玉珠一个人可怜,一个月只收她10块钱的房租。
可以一个月一缴。
扣掉这十块钱的房租,骆玉珠身上只有十几块钱。
得尽快挣钱了!
隔天,骆玉珠自己在棚子里把那头长发剪了。
剪下的辫子,他也没有浪费,而是找人卖了,四十多公分的辫子,一共卖了八块钱。
剪辫子既是为了钱,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一个女人走街串巷跟一个男人走街串巷的风险,完全不一样,除了剪辫子,她还故意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