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宫

丹霞翠壁,亭台楼阁。

紫禁城皇宫,映照在一片祥和的晨光中。

今日没有朝会,朱慈烺可以舒舒服服的睡个懒觉了。

原本,朱慈烺的意思是,早朝朝会仿现代,上五休二。

谁知,这些工作狂的臣子们,愣是非要上六休一。

好在国家如今百废待兴,朝政运转日益完善。

平日里,确实也是有着大量的公务需要处理。

朱慈烺其实已经习惯了这个时代的慢节奏生活,他也习惯了早睡早起。

主要是,这个时代的夜生活,实在是匮乏。

每晚,除了与小诗诗秉烛夜话,似乎也没有别的什么打发时间的东西了。

好在,尽管已经是成亲日久,只要是和小诗诗在一起,朱慈烺并不会感到厌烦。

小诗诗当真是温柔贤惠,她从不对朱慈烺发脾气。

永远都是温温和和,柔情似水。

每当来到坤宁宫,在面对小诗诗的时候,朱慈烺总是心中无比的安宁祥和。

这是一种极度放松,极度舒服的感觉。

在劳累了一天的政务之后,来到坤宁宫彻底的放松自己,是朱慈烺最幸福的事。

小诗诗总是那样的柔情似水,她喜欢亲力亲为。

许多事,比不喜欢让宫女去做。

比如说,她会亲自给朱慈烺端来热茶,奉上糕点之类。

这对帝王帝后,更像是一对民间小资夫妻。

宫里的那些宫女们,哥哥都是羡慕不已。

宫女到了一定年龄,是可以离宫的。

而且,离宫之后,会得到一笔价值不菲的补助。

如今的紫禁城宫女制度相当开明化,宫女在满两年之后,可以自愿离宫。

离开皇宫,就可以享受寻常百姓的生活。

因为做宫女的待遇不菲,想入宫的人也是踏破了门槛。

不过,对于宫女的选拔相当的严苛。

要各地推举,将此地贤淑良德人品俱佳的女子,举荐到宫里去当差。

而且宫女一旦犯事,那些举荐之人也会受到牵连。

这也就使得,各地举荐的女子,无不都是德才兼备。

至少,人品这一关的筛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减少了宫斗。

好在朱慈烺只娶了沈诗诗一个,也没有后宫嫔妃争风吃醋。

倒是崇祯皇帝那边,崇祯不再关心政务,日子过得也是相当逍遥。

而周皇后,则依据深居慈宁宫。

朱慈烺也是经常过去问安,算得上是孝子。

深宫寂寞,有着朱慈烺的长相厮守,倒也不觉寂寞。

小诗诗喜欢做一些针线活,比如说刺绣。

小诗诗心灵手巧,刺绣功夫乃是一绝。

甚至于,崇祯皇帝的一些嫔妃,都专门来请教技艺。

毕竟,这是打发时间最好的办法。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大明王朝早已步入正轨。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崇祯皇帝如今隐居在了南宫崇质殿,这里,原本是英宗皇帝被软禁的地方。

南宫,是指紫禁城东南方向,虽然比不上皇宫,但规模也不算太小。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六,明英宗受宦官王振蛊惑率大军离开京城,御驾亲征。

八月十五日,明英宗兵败被俘。

九月初六,郕王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帝。

后来,兵部侍郎于谦成功抗敌,并与瓦剌议和,瓦剌首领也先眼见朱祁镇已经无用,于是同意让朱祁镇回燕京。

朱祁钰表示不愿意退位,曾对大臣说:“我并不是贪恋帝位,而是当初把我推上宝座的,是你们啊。”

当年八月十五日,明英宗归国,被明代宗幽禁于南宫。

明代宗废除了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把朱祁镇迎接回京师,囚于南宫,尊为太上皇。

并以锦衣卫对朱祁镇加以软禁,严密控管,宫门不但上锁,并且灌铅,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钰病重,将石亨召到病榻前,亲自殷殷嘱咐。

石亨一切都答应下来,但他亲眼看见朱祁钰的病态,内心已经打起了主意。

他退出后,立即派人找到了前府右都督张鞁和宦官曹吉祥,告诉二人朱祁钰已经不行了,商议要为自己谋后路。

当场,三人做了分工,宦官曹吉祥进宫去见孙太后,密告她复辟一事,借机取得了孙太后的支持。

石亨和张鞁则一起去找太常寺正卿许彬商议。

许彬听说二人的来意后,当即以手加额,说:“这是不世之功!

不过,我老了,不中用了。

徐有贞多计谋,你们可以去找他商议。”

徐有贞夜观天象,见紫微有变,忙道:“帝星已见移位,须得赶快下手。”

几个人经过详细谋划,决定在正月十六晚上动手。

这时天色已经微亮,众臣因为朱祁钰事先说明今天要临朝,都已经早早等在午门外,准备朝见。

听到钟鼓齐鸣后,众人按顺序走入奉天门。

但眼前的一切使他们目瞪口呆,宝座上的皇帝已经不是景帝朱祁钰了,而是八年前的皇帝朱祁镇。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正在众人犹豫之际,徐有贞站出来大喊:“太上皇复辟了!”

朱祁镇对百官宣布道:“皇帝病重不能理事,群臣迎朕复位,群臣仍担任原来的官职。”

众朝臣见此,只好跪倒参拜。

朱祁镇就这样又重新取得了皇位。

这就是,著名的南宫复辟。

按理说,南宫是个不祥之地,可崇祯偏偏选择了这里。

比如说,嘉靖皇帝崇尚道家,希望能够长生不老,常常服用丹药。

后来逐渐厌弃朝政,甚至不想上朝,想专门找一个地方躲起来炼丹。

早朝上征询大臣,其余人都说不可,唯独严嵩看准皇帝心思,说:“皇帝陛下可入南宫修炼,十分清净。”

嘉靖皇帝忌讳那个地方自己的曾祖父曾被囚禁于此,因此厌恶严嵩。

可崇祯并不在乎这些,他说只要儿子孝顺,自己住哪里都一样。

且南宫清净,自己留在宫内,则会影响朱慈烺施政。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有此等胸襟,着实不易。

只是,就在这个时候,南宫那边出事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