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红楼(27)(2/3)
李纨忙谢了,对着黛玉道:“是林表弟没空,有林妹妹这般的才情,教导兰儿也够了。”
“这却万万不可。”林黛玉脸上带着几分严肃之色,道:“我再不能这般的轻狂的。女子身在内宅,见识终是有限。男子要在外为官做宰,得走出去见识正经的学问。”
“不错!”林雨桐点点头,“女子是再聪明,整日里圈在内宅,这胸襟,格局,见识都是不够的。可不敢误人子弟。家父在这些方面,对我们要求极为严格。”
李纨直念阿弥陀佛:“我说,林家书香世家,总有些不一样的见识。看来,将兰儿送来是送对了。”
探春接话道:“兰儿不是每天跟二哥哥去上学吗。回来再念书,身子可还吃得消。”
“快别提去学了念书的事了。”李纨连连摆手,一句不肯多提。
林雨桐知道这是从贾兰口中知道了族学里的事了。可这里面牵扯到贾宝玉,秦钟,还有薛蟠。哪一个都不是她寡妇人家能说道的。
事情定了,李纨起身要告辞。
林雨桐留人道:“姐妹们都在,今儿这我这里吃了。还巴巴的回去做什么。”
“东府里,蓉哥儿的媳妇这两天身上不好。我过去不方便,正要打发丫头去瞧瞧。”李纨解释了一句。
林雨桐心里有数了,看来秦可卿和贾珍的事情,被人察觉了。秦可卿该是落下了心病才是。要不然前几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一病不起了。
先前尤氏还疼着儿媳妇什么似得,怎么最后有些漠不关心了。
她心里这么琢磨着,嘴上应着李纨的话:“那是得去瞧瞧。”
听那惜春冷笑一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都有这么一遭的。”
众人被这话说的一愣。林雨桐却觉得惜春一定是知道什么了。
迎春不说话,这会子却道:“好好的,说了这话,岂不叫人误会。”
惜春将脸扭到一边,也不搭理人。
李纨笑笑,起身去了。
林雨桐想,这秦可卿这事,只怕这贾家的人,都应该听到了一点风声了。只是都装着聋子哑巴,不听不说罢了。
等众人散了,这才打发了平嫂子去送了两样药材,算是把这一层事给了了。
林雨桐此时尚且关心不到秦可卿的死活上。因为按照原著,秦可卿死后,林如海死了。
如今,秦可卿的死期在眼前,那么,林如海呢。他能否度过这个死劫呢。这关乎到自家以后的前程和命运啊。
这些焦躁的情绪,却不能被林雨杨和林黛玉察觉。她白天一如既往的该干什么干什么,晚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连着给林如海写了几封信,提前预警,都不能安抚这心中的烦躁。
林雨杨了解自家长姐,自然感觉的到她的不正常。
而林黛玉生性敏感,自然也瞒不过她的眼睛。
被两人逼问着,林雨桐才道:“做了一个梦,梦不太好。心里放不下父亲罢了。没事,许是我多想了。”
林雨杨突然道:“我昨儿回来,倒是碰见靖海伯府上的侍卫,听侍卫的口气,似乎是要下一次江南。那意味着靖海伯肯定要去的。如今江南,也扬州是多事的地方。姐姐,要不然我去拜访一下这位伯爷。兴许能打听到什么。哪怕是求他多照看一二,也是好的。”
林雨桐苦笑一声:“如今只能这样了。”
于是她立马准备了几色礼,送了林雨杨出门。
闻天方听到属下的禀报还愣了愣。这位林家的少爷是初到京城的时候过来拜访了一次。这才说要下江南,这小子闻着味跑过来了。消息这般的灵通。肯定不是从贾家知道的。因为自从认识了林家的人,他刻意留意了一下贾家。对这家人也算有些了解的。见她们年纪小小,托庇在这样一户人家中,心里多少有些怜惜。
“那把人请进来吧。”闻天方放下手里的笔,头也不抬的道。
林雨杨进来的时候,还惊诧了一瞬。这书房一点都不像是一个武官的书房,倒是多了几分儒雅之气。
“想不到伯爷也是学富五车之人。”林雨杨赞了一声。
“你别奉承我。”闻天方一笑,请他坐下:“无事不登三宝殿。咱们也算是熟人了,有事说。我不是那磨磨唧唧的人,真是忙着呢。可没时间招待你这小友啊。”
林雨杨呵呵一笑:“伯爷是要下江南吗。”
“你消息倒是灵通。”闻天方应了一声,看不出喜怒。
林雨杨肯定不会说是你身边的人出卖了消息,只道:“家姐这两日噩梦不断,心神恍惚,总是不安。很是担心家父。我们寻思着可能有些变故。所以……”
“来探听消息,还是让我保林大人无恙。”闻天方挑眉接过话头,问道。此次去扬州的事,倒不是什么隐秘的事。只是暗地里有些差事,却不能随便透露。若是真是因为心里不安,才来求助,未免太巧合了吧。
“只要家父保住性命,以后,但凡伯爷有用得着林家的地方,林家上下,绝不含糊。”林雨杨的神色极为郑重,让人不会因为他年纪小小瞧了他。
闻天方挑挑眉,能说这样的话,证明人家林家已经意识到了凶险了。他沉吟半晌才道:“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我只能说尽力而为。不敢给你什么保证。”
这是说确实有凶险,林雨杨深吸了一口气,才让自己的心尽量平稳下来,又道:“伯爷尽心好。至于结果,只能听天由命了。我们姐弟,绝不敢有丝毫怨恨。”
好机灵的小子。
闻天方点点头,“那回去等消息吧,快则两个月,慢着半年,一准能有信。”
林雨杨起身,跪下磕了头,才起身离开。
闻天方挑眉,这个林家还真是有点意思。
林雨桐在家已经等急了,见了弟弟赶紧打发了伺候的人问道:“如何。”
这般大的事,林雨杨自然不敢瞒着,一五一十的说了。
林雨桐反倒踏实了下来:“你做的很对。只要等保住父亲的性命,什么承诺都值得。”到了贾家,她才真正体会到一家之主的荫蔽意味着什么。
拿薛家来说吧,钱财是尽有的。可失了家里顶梁柱的男人,唯一的男丁又是不顶事的。薛姨妈和薛宝钗的日子,可想而知。真的要是离了贾家,到外面支应门户。手里的钱财哪里还保得住。光是薛蟠三天两头的惹事,是现成的把柄等着那些官老爷抓。一旦抓住了,钱财得流水似得往外流。住在贾家,有了贾家的荫蔽,至少没人为了他们手里的银子而故意找麻烦啊。
林雨桐还真不想落到那样一种境地。“人家要是想都不想,一口答应下来,我反倒不会放心了。不能保证不出事,其实是最好的承诺了。”她深吸一口气,“这事只怕是机密中的机密,我们还是只做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该干什么干什么。你照常去上学,不要露出行迹才好。”
等到林雨杨离开了,林黛玉才带着雪雁来,“姐姐想要瞒着我不成。”
“不瞒你,可也怕你哭哭啼啼的,反而漏了行迹。”林雨桐皱眉道。
林黛玉双眼果然含了泪,“我这般不得用不成。”
林雨桐看着她的眼睛。林黛玉扭过头,赶紧擦了眼泪。
“凶险是有,但性命无碍。这事跟任何人都不能提起。记住,是任何人!”林雨桐认真的看着林黛玉,“也别被人看出什么来,或是套去什么话。别忘了父亲先前那场病是怎么来的。”
林黛玉脸色一变:“我知道了,长姐。”
林雨桐见她郑重,这才放下心,“以后一切照常,只做万事不知。”
“是!”
林黛玉攥紧手里的帕子。
她心里此时无比的庆幸,她不敢想象若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贾家,会是什么样子。
父亲的消息,她只怕是不能知道的。
即便出了事,自己也必然是最后才知道的。
不像现在,外面有哥哥撑着,里面有姐姐周旋,她竟是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不安。
这跟前几年自己在贾家的生活,变化是天翻地覆的。
至少那个时候,没人在乎她吃什么,是不是合口味。
是用茶汤泡饭,那也是太挑食的缘故。
好似没人记得她身子弱,吃不得大油大荤一般。
“去歇着吧。”林雨桐叮嘱,“晚上休息的好了,一天都有精神。”
林雨桐是家里的主心骨,她稳了,弟弟妹妹自然稳了。
日子这么一点点过去。春天慢慢的来了,脱了冬衣,换上春裳。满院子都是桃红柳绿。林雨桐哪有什么心情欣赏春景,等待的日子总是煎熬的。最短两个月,两个月没有消息。日子还得往前磨。
等到下面的人送来几筐新鲜的水蜜桃的时候,林雨桐才恍然,夏天已经到了。
“这桃儿味道好,跟蜜汁子似得。”林黛玉尝了半个,不吃了。
“打发人给各房里的主子送去。”林雨桐吩咐平嫂子。
平嫂子做事稳妥,人又心细。别说贾环贾琮了,是赵姨娘周姨娘这些姨娘,也都有份。不多,是个意思罢了。所以,这府里再没有人说什么眼里不容人的话。
尤其是宝玉院子里,给的本来多了,又特特指了一盘子,是给袭人的。
林雨桐知道后笑了一下。平嫂子略坏,这不是给袭人招眼吗。想必她是在为黛玉不平吧。这每每的另眼相看,可比冷言冷语厉害多了。
平嫂子回来说了该是给宁国府准备一份寿礼去。林雨桐这才想起,贾敬的生日要到了。只让平嫂子准备一份中规中矩的礼,让林平送过去行。其他的不再多管。
到了正日子,王熙凤亲自来请。林雨桐带着林黛玉过宁国府,吃一日戏酒。
贾敬生日,贾母没有到。
王熙凤笑着解释:“是林大妹妹送来的桃儿味好,老人家嘴馋,吃了半个,闹肚子呢。”
林雨桐心里一笑,也不当真。这话本不能当真,只是托词罢了。
贾母是贾敬的长辈,哪有长辈给晚辈做生日的道理。贾母没来,才是对的。
等没人围着了,林雨桐才跟王熙凤磨牙:“嫂子倒是好口舌,老太太不来,你赖我的桃儿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