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591章 绝望的坚守(2/2)

他们在随处可见的小溪中舀水入陶盆,熬着土豆、蘑菇、野菜组成的菜汤,大部分平民以此充饥。

唯有军人吃的好一些,平均十个人有一个罐头。

临时的指挥部,科夫帕克围着篝火,有些悲观的抱怨:“粮食很快就吃完了。

如果我们的友军不能攻下那个城镇,我们就无法会和。

其实断粮一天,情况还不会太糟。

一旦断粮两天,我们就岌岌可危了。”

“您说的对!”

兵团政委鲁德涅夫说:“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措施?

有何措施?”

鲁德涅夫已经寻思许久了,他直言不讳的回答科夫帕克:“数以千计的平民严重拖累了我们的行军。

再者我们沿着河流走,我们一定能抵达目的地,只是这个过程更加漫长。

我们现在面临的危局就是断粮,既然友军攻城失利,我们可不能把胜利全指望他们。

我认为,我军当派兵增援。”

说着,他又闻讯了一下巴尔岑的态度。

兵团的确切位置究竟在哪里?

无人知晓。

军官们以自己的感觉,认为部队距离目标城镇越来越近了。

巴尔岑一副分析的姿态,他眉头紧锁叙述:“以我分析,我们继续沿着既定路线走,最多再有三十公里就能抵达目标。

实际,也可能只走二十余公里就到了。

政委同志认为我们应该派兵增援,我认为这是可以操作的。”

科夫帕克真的希望友军能顺利占领目标,自己的大部队也能瞬间抵达。

他只有有些犹豫,见得战友们态度趋于统一,旋即果断的下定决心。

接下来,便是差遣何人增援。

对此巴尔岑一如既往的毛遂自荐:“让我来吧!

我的人都是百战精锐,又有攻城的经验。”

“但是,您的兵力太少了。

这样吧,我的侦察队都回来了,我认为韦尔希戈拉也是非常优秀的,让他们跟着您一起前进。”

巴尔岑点点头:“他们的确很好。

除了兵力,我还要您麾下的所有重武器。

无后坐力炮的发射药毁于一旦,它们暂时是不能用了。

你部还有几门迫击炮,我们一路又缴获了三十多发炮弹。

这些重武器必须带上。”

“完全可以。

您决定何时动身?”

“就明日天一亮吧。

我也要对行动的战士们做出挑选,非常疲惫的、有轻微伤或是膝盖小腿酸痛者,他们不适合参与此次行动。”

“您的要求还挺高。”

科夫帕克笑着说。

“当然!

这次行动相当冒险,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必须把精锐部队拧成一个拳头,一拳打死敌人!”

巴尔岑从韦尔希戈拉队伍里挑出了三百个得力干将,又在第一、第二大队中挑选出二百人。

如此,加上他自己的部队,合计就有五百六十人。

他们是最善于机动作战的士兵,战斗意志顽强,身体素质极其优秀,他们更是不知疲倦。

科夫帕克将最好的装备交给这支特遣队,以求一击制胜。

但他显然高估了城镇德军的能力。

对于德军来说,要一直坚守到八月八日夕阳时分,真是个疯狂的任务。

游击队的大军兵临城下,因为交通的障碍,己方得不到一兵一卒的增援。

德军士兵在不安中度过了八月七日的凌晨,大清早晨雾弥漫。

此地旺盛的水汽蒸腾,于清早腾起浓雾,能见度居然只有十米。

浓雾完全不在苏德两军的估计内,无疑这武器给了德军巨大的心理压力。

作为守军的他们有理由相信,游击队会果断利用雾气的掩护,向城镇发动猛攻。

“兄弟们!

聆听一切声响,如果察觉有敌人靠近,立刻开火!”

德军指挥官自己也精神紧绷,他主要要防守城北的桥头堡,以及城内的小型火车站。

只要这两个地区安然无事,城镇边缘再损坏一些建筑也犯不着心疼。

德剧因此采取的是重点防守战术,他们瞪大着双眼,一杆杆枪械齐刷刷面相东方。

他们过于紧张了!

因为这武器,着实给了苏军重大麻烦。

晨号唤醒说有的士兵,运输队的所有战士已经做好战斗准备。

然而面对武器,所有人都在质问:“我在哪?

敌人在哪?

哪里是北?”

是的!

因为苏军的营地距离德军足足超过三公里,除非德军有75毫米榴弹炮或更高级的火炮,营地不会遭遇任何袭击。

如此远的距离,因浓雾的问题,苏军的清晨攻势也不得不向后拖。

雷切夫无奈的抱怨:“该死的大自然!

该死的雾!

我们丧失了良机。”

“您还是省省心吧!

这次我军全面出动,城镇一定能夺下来。”

菲奥多洛夫安慰道。

“没有办法,我们只能等雾气散去。”

雷切夫和菲奥多洛夫,已经获悉科夫帕克会派遣一直特遣队增援攻城的友军。

不过两人一致认为,特遣队抵达时城镇早就红旗飘扬的。

雷切夫担心的是攻城时的伤亡问题,菲奥多洛夫却不以为意。

“战争总要死人的。

我们曾给国家蒙羞,所以我们没有借口退缩,我们会一路猛攻。”

“算了吧!”

雷切夫咧着嘴,“你部伤亡巨大对游击共和国是重大损失,现在人力资源这么重要,战士的生命岂能白白浪费。

我现在决定了,火箭炮参与到攻城中。

就以此作为炮火准备!”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