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风淡云轻(1/2)
第964章 风淡云轻 一大早,南易就来到金沟河一带,这里有一个自发的保姆求职市场,找保姆和找活的都知道上这一片来。
昨晚让刘贞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南易得以睡个好觉,今天的精神头很足,在一排老房子之间走了一个来回,观察了一下坐在墙边上等保姆活的妇女们,捎带着听了一嘴说话的口音,然后在一块清净地站住,往笔记本上记点什么。
记好后,找了一块人家门口的斜面水泥地坐下,静静地等着找保姆的人过来。
南易今天就想着探听一下京城保姆市场的行情,下一步他就打算介入家政领域,而且准备把市场给做细,推出金牌月嫂,有一定护理知识的保姆专门照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瘫痪人士,厨艺非常突出的,文化水平较高可以辅导小孩子作业的。
总之,他对家政公司的预想就是只提供高端保姆,低端的不去碰,因为就算没有他,低端的这一块市场原本就存在着,介入低端,他就变成抢食,而不是多开辟一条路。
南易要打造一个家政公司的成功模板,把薪资水平、服务质量的起步点推高,尽量让这个行业往健康的方向发展,也让保姆们能够多劳多得,如果能再打造出一个保姆的评级标准就更好了。
脑子里一边思考,南易一边把要注意的一些点记在笔记本上,如何避免保姆被恶主家欺负,如何避免恶保姆欺负主家等等,列出问题,然后思考解决方案。
思考的时候,南易还顺便会考虑如何进行产品植入,比如柠檬树的监控设备,已经掌握技术,随时可以变成产品的电动轮椅等等。
南易就不是单纯的人,不用指望他会单纯做好事,就算是挑粪,他也会宁愿多走几步,往自家田里绕下路,不留下点稀粪,让自家菜田闻闻粪味也是好的。
不管一件事的初衷是什么,南易都会在不改变其初衷的前提下,把它变成对自己有利的事,不管能不能实现,他都会往这个方向努力。
“哈哈哈,跟你说,我又调职了,要不了多久就要去纽约,这次要请你帮个忙,大忙。”
赵诗贤打开一看,惊讶地说道:“玻璃种,出手会不会大了点?
你从来没送过我这么名贵的礼物。”
当初古董扫货的时候分成两块,一块是和闷三儿、冼为民合伙的,一块是他个人用美元从国营古玩店、国营艺术品店扫的货,都是合法能出关的,东西就放在库房里。
设计师必须头大,南易的要求高,给出的时间又很紧张,不紧不行,装修期只有一个月,可整个装修一个月根本不可能完工,超出的日子,多一天,TONY就要多流失一万六千八,都是钱啊。
“黄总裁,你好啊。”
在柜台里坐了一会,刘大强和吴晓雄过来了,往空的机器边上一坐,键盘就被敲得噼里啪啦。
南易看两人的黑眼圈和若隐若现的眼袋,估摸着两人已经走入了程序狗熬夜的正途。
晚上,赵诗贤回家后,南易便把盒子交给了对方。
“是。”
南易和黄三儿说了一下开家政公司的主意,黄三儿听完没什么二话,直接拍着胸脯说,要出多少钱她随时拿过来。
眼镜点点头,叼着烟,脚步沉重地离开。
在南若琪睡觉的间隙,南易会去中环阁麟街一带看ga服务推荐的铺位,看到第三个,南易就看到了中意的铺位,不过并没有马上定下来,而是请来了裴授衣,让他看看铺位的风水,顺便再琢磨一下方不方便布个风水局。
南易和南若琪嘀咕了几句,又抱着她把整个库房转了一遍,把能引起她目光逗留的物件都做了个标记,想着将来等南若琪会说话了,再带她来看一遍,但凡她想要的都给她。
见过设计师,南易回到赵诗贤的别墅又开始琢磨招工的事情。
“南生,你看那边像什么?”
观察了一个早上,中午的时候,南易又跟着保姆的人流走,来到一片专门做打零工人生意的摊档,吃把成本省在辅料,但是价格较低廉的午饭。
普通公民只有探亲和旅游团旅行两个申请途径,探亲必须是直系亲属,并且还要抢名额,除此之外,得在有配额的条件下通过层层审批,这才能拿着单程证来香塂。
“你大爷。”
南易颔了颔首就走到柜台,打开抽屉,把里面几个塑料袋拎了出来。
“赌保龄?”
不过对南易而言,这事要办起来不算太难,其中的成本也有数。
裴授衣来了以后,先登高眺望港岛全局,然后在南易看中的铺位转了转,停留在一个窗户边上站了很久,直到一道耀眼的阳光照射到屋里,才指点着南易顺着阳光照射来的方向看过去。
“是不是小南同志啊?”
唐来娣来到南易身前问道:“老板,怎么了?”
南易和黄三儿玩到六点半,才慢慢往老洋房走去。
“你还要什么礼物,我都陪你睡了,女儿也帮你生了一个,最好的宝贝都给你了。”
南易厚颜无耻地说道。
换一帮人接收,话题稍微高端点,说家里孩子的读书成绩,不过依然不是南易想听的,继续切换。
下午,南易又跟了好一会,看到几个保姆被主家给请走,也记录下来被请走的都是干什么活,等和黄三儿约好的时间差不多到了,南易这才往飞龙网咖过去。
南易冲裴授衣拱了拱手,“裴先生,我明白了,还烦请你在香塂逗留几日,帮忙选一处合适的铺位。”
三天时间,裴授衣就给南易找到另一个铺位,南易看过之后,面积合适,4000呎左右,格局合适,长宽3比1.
8左右,实用面积比较大,房租合适,因为是在写字楼内,最终签订的价格是4.
2港币/呎,经过讨价还价,借长租的由头要来一个月的装修期。
南易拿起柜面刚才他挑出来的一张百元大钞,“这张钱是正月十一白班的塑料袋里拿出来的,怎么辨别真伪,我已经找人教过你们,你收到假币不应该,念你是初犯,扣你五块钱,给你,留个纪念。”
“是。”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争取一炮而响,不打哑炮。”
“乖女儿,喜欢啊,爸爸给你做个记号,将来等你搬得动了,你自己过来拿。”
南易从衣兜里掏出笔,在关公雕件下面的标签上写下南若琪三个字,“好了,打上你的记号了,谁也抢不走。”
“说吧。”
又等了一会,黄三儿带着眼镜过来了。
时间早了点,黄三儿还没到,只有唐来娣在店里,见到南易,就靠过来说话,“老板,黄姐有好几天没来盘账,店里的钱有点多。”
南易很清楚唐来娣的心思都挂在计费软件上,估计收到假钞的时候,脑子里都在想着编程思路,不然不至于收到假钞,要知道南易请来教辨别真伪的师傅是国名银行的点钞冠军,功底深厚,而且也用心教授。
“成啊,走着。”
就在这个时候,捧哏的就会跳出来慷慨激昂的来上一段为了维护五川人的名誉豁出去的话,他手里的美元按一个比较低的汇率,一比六、一比五换给其他五川人。
“晚上喝点?”
“南爷,我大号是叫严进。”
在京城待到十七,让黄三儿去注册一家叫传承的公司,十八这天,南易又飞到了香塂。
“既然如此,那就跟你上头的人说说,师傅可以只找一个,股东得看将来的业务发展,只要有需要就要吸收新股东,等到实力够强,又可以把股份买回来。”
五十年代,16家英国企业组成贸易团进入国内,充当了“破冰者”
,之后16家企业变成48家,接着这48家企业建立了四十八家集团,一个半官方的贸易组织,虽然参与的企业一直在增加,但是“四十八”
这个数字却没再改过。
“小风子,抽个空再去趟蚕室,还没弄爽利的孽根再补上一刀。”
左边六七个多省份人士凑在一起讲荤段子,南易听了两嘴就不听了,调起得太高,主人公不是村寡妇,而是一个女教授,一闻风送过来的臭味,就知道这帮人上午干了一个掏粪坑的活,他们和女教授的交集最多就是上人家家里通过马桶,故事顶多就是女教授的新酒装村寡妇的旧壶里,不会有什么新意。
裴授衣回礼,“不麻烦。”
“你把我当傻瓜?
现在你的眼里哪里还有我,一心只记挂在嘉彤身上,我在你眼里只是一头给你女儿提供奶源的普通奶牛。”
在南易的规划里,茜美子不会打擦边球,也不会让洗脚妹搞什么暧昧,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可以放到阳光下,当然极个别洗脚妹被诱惑下水,那是她个人的选择,只要不在店里胡搞,南易不会干涉他人自由。
南易坐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继续当一个无耻的偷听者。
“不在,我回来给老太太取点东西。”
参加过迎宾会后,黄英子正走出大会堂,一个参会的领导陈邦彦居然主动和她打招呼。
“在兜里放上一张百元钞,平时无聊的时候多用手搓搓,这样你就会对真钞纸张的触感形成记忆,下次假的一上手,你就能感觉到不对。”
足疗店实打实的专业技能很重要,店内环境和氛围的烘托也相当重要,让客人的身体和身心同时得到放松,才容易赢得更多的回头客。
“来娣,过来一下。”
南易让唐来娣离开,拿出账簿把数字记录上,又把三万出头的钞票用皮筋按面额不同扎成几捆,连同飞龙网咖的存折交给虎崽,让他上银行存上。
南易心里权衡了一会,决定香塂和内地半开,既考虑成本和归属感,也平衡客户的不同喜好,有的客户喜欢找熟人,有的客户喜欢每次换新人,也有的中庸,新旧结合,这样也部分消除内地过来的洗脚妹有滞留期限的缺点。
正是香塂炒楼的疯狂时刻,甭说压价卖,就是加价卖也毫无压力,事实上,创造力置业卖楼的业务就是与ga服务对接,给了ga服务一定的加价空间,这次的低租金,大厦的物业也是看在和他们有深入合作的ga服务面子上。
就在其他乘客已经在地域名誉和便宜有所松动的时候,一个对外汇非常了解的“专业人士”
,银行人员或国企外贸公司职员的身份,又会跳出来帮大家验证一下美元的真伪,多管齐下,不少人都会上当。
“女儿就快醒了,多喝点鲫鱼汤,都是从北方水质很好的河里抓的土鲫鱼,为了能让你吃上新鲜的,我请了人帮忙抓鱼,一路上又要找不少关系,贵重礼物是给外人的,我对你的关心犹如清风徐徐,温润不猛烈,让你无意中忽略它的存在。”
南易一边给赵诗贤盛鱼汤,嘴里一边说道。
说起来也是一笔糊涂账,赵郑文芳是合法小妾熬走了正妻,知道当小的苦,再说赵家在香塂有头有脸,自己女儿给别人做没名没分的小,赵郑文芳自然不会乐意,只不过她拗不过赵诗贤,只能坐看赵诗贤和南易不尴不尬地在一起,但是也不想见南易。
“混了个多大的官啊,都敢叫我小南了。”
以往一次次的经验告诉黄三儿跟着南易干不会错,在一次失败以前,黄三儿都会是南易的铁杆,言听计从,这和兄弟情义关系不大,只关乎正确率。
“明天,今天陪老婆。”
签订了租赁协议,本着一事不烦二主的原则,南易又让ga服务的地产经纪勾兑了装修公司,南易和对方的设计师描绘了他“曾经”
去过的几家不错的足疗店装修风格,裴授衣在风水的角度做出补充,一个头两个大的设计师带着客户要求搞创作去了。
这个时候在京城的外来务工者主要来自几个人口大省,大部分来自北方,口音和普通话接近,极个别不按常规南下的南方省份人士,南易听起来压力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