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百五十九章、希望与危机并存(2/3)

情策委人员的情绪,南易也不得不考虑,南氏高薪高福利是建立在整体产业高附加值的基础之上,南氏分配到的利益远远大于职工的利益,南氏100亿,职工集体分享10亿,南氏高利润,职工高收入。

燕尾蝶的情况却是利润极低,职工分享的部分又远远大于南氏的利润,策略小组已经有人提出把燕尾蝶打包出售,也有人提出质疑,凭什么燕尾蝶职工拿这么高的(相对)待遇。

被郑曼丽带着,南易来到舞台边上,王丰泰正在台上感恩过去一年所有职工的付出,等王丰泰结束讲话,南易对其勉励了几句,接着匆匆离开。

回京城后,南易带着刘贞去了门头沟瓜草地一带的村庄,在村庄附近有一条河沟,山上常年有水往下流,瓜草地里没人,河沟的水非常清澈,每年11月之后,河沟的一边就会长出水芹菜,成片成片,也没多少人过来采摘。

在河沟边上,南易两人换上雨鞋,一人拿着一把剪刀、一个网兜,下到河沟里,冲着成片的水芹菜走了过去。

来到成片的水芹菜前,南易让刘贞在一边先看着,他挑着嫩的水芹菜剪了起来,剪上一把,就会把水芹菜凑到鼻子前闻一闻,剪了几把,他从手里的水芹菜上闻到了骚臭味,把手里的“水芹菜”

递给刘贞,“闻一闻,凡是这种骚臭味的,就不是水芹菜,而是石龙芮,又名鬼见愁,剧毒。”

刘贞接过闻了闻,“你怎么知道的,我看家里只有农作物的书,也没有介绍野菜的书啊。”

“因为我怕死啊,对有毒的东西自然就敏感一点,咱们家自留地的橘树你见过吧?”

“见过啊,你没种好,橘子不甜。”

“不打农药又不太料理,能长成那样已经不错了。

当初我买橘树苗的时候,在东筦见到有人采水芹菜,问路的时候顺便聊了聊,就是那回知道有石龙芮这种东西,后面若玢问起过,我就特意查了查资料。

开剪吧,挑嫩的,嫩的爽口。”

“哦,对这些没什么用的知识,你倒挺上心。”

刘贞应一声,说道。

“我怎么记得上次我和儿子采的水芹菜有大半进了你肚子,要是我不认识石龙芮,你早躺医院去了。”

“我怎么不记得我吃过。”

“狗吃了。”

“你才是狗。”

“对,我是公狗。”

两个人拌着嘴,手里的活计也不停,没一会两个网兜就被装满,南易拿着在水里涮涮,顺便再闻上一遍。

洗好之后让虎崽提着,南易牵着刘贞的手往瓜草地的深处走去,一路上,双眼左右巡视,试图在枯黄的野草中发现野葱的身影。

“南易,你看,荠菜。”

忽然,刘贞指着一个草丛说道。

南易转头看了一眼,很快就把目光收回,“那个叫辣荠菜,吃起来有点辣,猪不喜欢吃。”

“猪不喜欢,人……好呀,姓南的,你说我是猪。”

“别这么敏感,猪真不喜欢。”

“才怪。”

南易指着另一个草丛说道:“这些才是荠菜,小时候没到郊区采过?”

“没有。”

“那怪了,我七八岁的时候,厂里的半大小子都会一起去采野菜,荠菜、白蒿、地胡椒、婆婆丁、癞蛤蟆草、面条菜啊,每个季节有野菜的时候都会往郊区跑,带回去也能添个菜。”

刘贞:“我小时候都是捡煤核儿,拿一个小铁耙子,背一个筐,到机关、工厂家属院去扒脏土,我最喜欢去机关家属院,能扒到阳泉块儿,比普通块儿煤好烧。”

“嗯?

你家还会缺煤烧?”

刘贞:“你以为煤站是我家的啊,一个临时工能往家里拿多少,家里人这么多,冬天烧点洗澡的热水就要费不少煤。”

“喔,我小时候洗澡倒不愁,厂里工会的阿姨我都熟,夏天冷饮、棒冰,劳保用品,我都是随便拿,跟你说,我十岁还去女澡堂子,那些阿姨可喜欢我去了。”

刘贞啐道:“别吹牛了,十岁还进女澡堂子,大姑娘不把你打出来才怪。”

“不信就算了。”

南易都囔一句,又指了指远处的山头,“要不要去看看冰瀑?”

“今天又不冷,瀑布没结冰吧?”

“虎崽,看一眼。”

虎崽闻言,往山上眺望了一会,回过头说道:“没结冰。”

南易遗憾地说道:“没结冰就算了,山上光秃秃,没什么好看的,咱们再往边上找找,野葱炒豆腐香着呢。”

刘贞撒娇道:“累了,你背我。”

“矫情。”

南易滴咕着,松开刘贞的手,往前一步,微蹲撅起屁股,“上来。”

刘贞笑着往南易背上一趴,嘴里嚷道:“猪八戒背媳妇咯。”

“你一个柴火妞也配和高小姐比,人家高小姐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大美人。”

“哼,高小姐再漂亮,等到六十八也会变成马氏。”

“哪个马氏?”

“这你都不知道,姜子牙老婆啊。”

“马氏差吗?

六十八岁的黄花大闺女,算是姜子牙捡着了,结婚后,马氏还养着他,要不是恰逢周文王野心滋生,要夺了人家商纣王的江山,姜子牙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山野村夫。”

“胡说八道,一代名人被你说成山野村夫。”

“我说的还算客气了,《封神演义》是许仲琳晚年写的,这人一没功名,二没贤名,窝在应天乡下靠老婆织布养活,五十好几了,总算写了本挣了点钱,他老婆还没过几天好日子,许仲琳又找了个小的,才十六呐,简直禽兽。

我这么一说,你明白了吧,姜子牙就是许仲琳对自己美好想象的化身,把一个窝囊废写成能左右天下,五十几岁一事无成变成在山上修道。”

刘贞狐疑地问道:“真的?”

“不真,许仲琳只是个小人物,他的生平根本没有记载,我只是借文进行合理的推理。”

“你这人真是的,我还当真的听。”

“历史嘛,又有多少是真的,只要好听,你管它真假,我再给你现编一个诸葛亮的故事,听不听?”

南易转回头说道。

“听。”

“话说诸葛玄有个不省心的侄子叫诸葛亮,二十五了,天天窝在家里什么都不干,也不娶媳妇,诸葛夫人那叫一个急啊,天天晚上睡不好,有一天听说隔壁家的穷小子徐庶了不得了,在外面混出头了。

诸葛夫人想着自家对徐家有点恩情,就提着礼物去了徐家,找徐母诉了诉苦,徐母,好人一个,记着诸葛家的恩情,就把徐庶叫到身边: ‘庶儿啊,娘知道诸葛家的儿子不学无术,可谁让咱家欠他家人情呢,你这样,给孔明的简历润润色,在你老板那里给他抬抬身价,再这么着,你告诉你老板,大才都是很难请的,要一请二请三请,三顾茅庐才肯出山……’ 徐庶是个孝顺儿子,自己老母都开口了,他当然一万个答应,绞尽脑汁想了好几夜,才想了一个帮诸葛亮脸上贴金的万全之策。

徐庶编了几句顺口熘,把诸葛亮比作管仲、乐毅,然后花了点钱,让孩提在隆中传播,后来他又找到刘备,说隆中有一个大才,只要得到他,主公您就不用做五六七八姓家奴了,您的好日子就会来了。

刘备呢,也不是凡人,不,应该说他就不是那个时空的人,而且还不是男人,他其实是咱们这个时候一个叫刘贞的丫头穿越时空过去的……哎哟,还想听下去就松手。”

“你都编排到我头上了,我还听个屁,南易,你真能编啊,我一直不喜欢刘备,这个人太假,换个人,刘表也行啊。”

刘贞说着,松开拧着南易的手。

“刘表这人物可被罗贯中写得不太正面,这么着,我穿越时空去元末,穿到罗锦的身上,拿着棍子让罗贯中以刘表为主角写三国,刘备能多坏就写多坏。”

“算了,你越扯越远了,南易,三国里你最喜欢哪个人?”

“曹操啊。”

“为什么喜欢他?”

“和我一样尊重女性,别人的老婆也要带回家好好尊重。”

“你信不信我拧你一个狠的?”

刘贞威胁道。

“好了好了,我怕了你了,三国里就没一个我喜欢的人物,非得说一个,那就选贾诩,很真实的小人,活得比其他人真实。”

“贾诩真实?

他不是很会伪装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就觉得他真实,下来,看到野葱了。”

南易让刘贞从自己身上下来,迈步往一丛野葱走过去,掐了一根在手里看了两眼,“有点老,不过味道还是香,你闻闻。”

“有点臭。”

“在锅里一爆就香了,拿剪刀。”

“干嘛要剪,不都连根拔吗?”

“拔了就很难再长了,把根留着,等二三月份,新野葱又会长出来,咱们可以再来采。”

“哦。”

刘贞把放在包里的剪刀拿了出来,南易接过,薅着野葱从根部剪断,从老的里面挑尽量嫩的,卡察卡察,没一会儿就剪了一大把,估摸着够炒一个菜了,南易便收手。

过年前的这段时间,南易和刘贞两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如影随形,采野菜、看电影、逛街,窝在家里一边嗑瓜子一边看录像,一起去送年节,今年的时间宽裕,加上有刘贞在,南易都会故意多留一会,吃顿饭再回。

二十九这天,有人给南易送来十万块钱,去年世界杯的时候,南易和陈于修说起京城市区禁放烟花爆竹的消息,还说起这是大趋势,生产电子鞭炮会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