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南无加特林菩萨(2/3)
“不带,你自己找点事干。”
“没劲,那我上网聊天,我在BBS认识一个法国小姐姐,她说要去沪海看我。”
“你是不是装大人了?”
南无为嘟嘟嘴,“我可没装,只是没告诉她几岁。”
“玩归玩啊,我先跟你提个醒,要是对方问你要照片,你千万别发我的,不然你以后都别想再上网。”
“嘁,谁要发你的啊,我会发明星照。”
“你了不起,赶紧上来冲一冲,等你出门呢。”
南无为泳池边一撑,人从水里出来,“不是不带我吗?”
“咱们家你最大,哪里敢不带你,速度。”
“哦。”
等南无为换好衣服出来,南易带他乘船去了火石洲。
在火石洲戏精公司的养殖基地边上有一片盐碱地,氾胜之海水种植项目在这里有一个分点。
南易父子一上岛,便直奔盐碱地过去,分点的负责人朱大勇教授正好在一片试验田里。
“朱教授。”
南易走到近前喊了一声。
朱大勇拔了一颗稻穗递给南易,“老板,9‰的浓度失败了。”
南易接过,捏了捏稻穗,一颗颗都是扁扁的,破开一看,只有一点点曲红颜色的淀粉,把稻穗递给南无为,南易拍了拍手说道:“有结穗,说明有希望,不要有压力,重头来过。”
朱大勇扶了扶眼镜,说道:“老板,说句实话,想要在海面种植水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跟你应该都看不到实现的那一天。”
“没事。”
南易指了指南无为,“我儿子,朱教授,放轻松,就算他当爷爷那一天才实现或者实现不了都没关系。
我之前说过,海水种植项目没有要收回成本的压力,它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应对南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大部分陆地被海水淹没的假设情况出现。
是为了给我,给你,我们大家,所有地球人的后代找到一个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
这个课题很大,目标也很大,所以是一个长期,几十年或许上百年都需要不断投钱的项目,我有心理准备,也会让我的儿子、孙子不间断地投下去。
所以,朱教授,真的不用担心,你们项目组的资金绝对不会断,反而是……”
南易指了指边上一块插着“6‰浓度”
牌子的试验田,“尽快让胭脂米能够上市销售比较要紧,回笼一点资金,让我能见到回头钱,掏钱的时候不会太心痛。”
朱大勇轻松一笑,说道:“胭脂米现在的海腥味已经淡了很多,盐分还有一点高,不过已经有很好的口感,而且营养价值也比一般大米高得多。”
南易摆了摆手,说道:“行了,别糊弄我,盐分高就是一个大问题,今年要不要在黑土地上试种一茬,看看种出来的成分会有什么变化。”
“多样性试验吗?”
“尽可能得多,每个气候带都种上,顺便在寒带试试抗寒效果,搞不好它还能越冬。”
朱大勇摇摇头,“可能性几乎没有,只能种在温室。”
“几乎没有不等于一点没有,无非是钱的事,大胆尝试,先从水稻过冬开始,以后还可以试试水稻上树、水稻上山、水稻上坟、水稻上房、水稻上路。”
朱大勇脸色一正,“老板,科学实验不是政治,容不得开玩笑。”
南易讪笑一声,“好吧,不开玩笑,水稻树的课题对海水稻有借鉴意义吗?”
“意义不大,水稻树走的是另一个方向,唯一有借鉴意义的就是抗倒伏,海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已经足够,目前没有再加强的必要。”
“嗯,朱教授,你忙着,我去戏精公司那边看看。”
“好的。”
南易带着南无为离开盐碱地,前往戏精公司的途中经过一栋全封闭的玻璃墙建筑,在其中有三条泥土砖垒起来的土墙。
“这些是你姐姐放在这里的,来自非洲。”
南易指着土墙给南无为介绍道。
“爸爸,这些不是普通的泥砖吧?”
“对,每块砖里面都有一条正在休眠的非洲肺鱼,它们不是像熊冬眠一样的休眠,而是细胞水平的休眠,破解它的奥秘,或许将来有一天,人类也可以实现休眠。”
南无为眼睛一亮,“太空旅行?”
“是的,这是你若玢姐姐的梦想,你老子我就比较市侩,看到了另一面,如果一个人能够瞬速进入休眠状态,就可以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或者说,可以先休眠等待医学技术的进步。”
南无为问道:“能实现吗?”
“钱砸了,人投了,剩下的就看运气。
科学研究就是99%的投入加上1%的运气,对咱们家来说,这1%的运气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的投入是999%,绝对没有投入不足的情况。”
南无为担忧地说道:“爸爸,你这样投钱不会破产吧?”
南易爽朗地笑道:“哈哈哈,不用担心,爸爸不是孤注一掷,已经留好转圜的余地,就算所有的投资都失败,也不耽误你买这买那。”
南无为拍了拍小胸脯,“这就好,这就好。”
南易抚了抚南无为的头,“走了,去看看咱们家的生蚝和海参,挑几个大的送给罗伯托·巴乔,吃了咱们家的海参,意大利肯定在明年世界杯夺冠。”
南无为:“屁,巴西队有罗马里奥,肯定是巴西夺冠。”
“胡说八道,罗马里奥和主教练拉扎罗尼有矛盾,没见上一届世界杯他只是替补吗?”
南无为:“哼,反正我看好巴西队,等下我要去买一套巴西队的队服。”
“黄不拉几,太丑。”
南无为:“意大利的才丑。”
父子俩一路斗着嘴,来到戏精公司,上海面巡视一下生蚝和海参,又上了准备出货的渔船上了一眼,贪婪地抚摸了几把两斤多重的鲜鲍。
“爸爸,好大的鲍鱼,带回去吃好不好?”
“馋不死你,澳洲鲍,没什么好吃的,下次爸爸弄几个一头鲍回去吃。”
“明明澳洲鲍很好吃……”
南无为嘴撅了起来,嘀咕道:“爸爸,你怎么不说半头鲍呢?
一头鲍好贵的,你都会放着卖钱,才舍不得自己吃呢。”
南易苦笑道:“你吃得出一头和两头的区别吗?”
“没吃过一头的。”
“我也没吃过,那两头和四五头呢?”
“差不多。”
南无为想了想说道。
“这不结了,味道都差不多,吃几头的有区别吗?
一头两头的留着卖钱,糊弄那些钱多到没地方花的,待会带你去西贡码头,装上两饭盒蟹黄,带回家蒸着吃。”
一头鲍不多见,属于买家要买还得搭人情的存在,根本不愁卖,都是买家早早打好招呼,一有立马就来拿。
如果不是自己家的,南易倒不介意花点钱买来尝尝,可既然是自己家的,总感觉把能赚几万港币的东西吃到自己嘴里有点可惜,比起品尝滋味,南易更愿意把几万港币赚到手。
南无为小眼珠一转,狡黠地说道:“不要蟹黄,吃腻了,晚上吃红烧蚂蚁头好不好?”
“好,我给你做,今天吃红烧蚂蚁头,明天我再给你做个清蒸蚊子血。”
南易掐住南无为的后颈,恶狠狠地说道:“你要吃不完,我拿个漏斗往你嘴里灌。
校花,打电话,让澳洲送两斤公牛蚁的头过来,不惜代价,今天晚上十二点前一定要送到。”
“明白。”
南无为听南易和校花一唱一和,立马认怂,“爸爸,我错了。”
“我让你红烧蚂蚁头,老子豁出去花上几十万美元,真给你做上一盘。”
南易松开了南无为的脖子,刮了刮对方的鼻子,“臭小子,下次想将别人军要严谨一点,你要指定蚂蚁的品种,还得评估一下对方有没有能力做到。”
“知道了,下次不会了。”
南无为吐了吐舌头,暗道一声好险。
“小皮猴子,走了,带你去西贡码头吃海鲜。”
在西贡码头有一个水上海鲜市场,疍家人的卖鱼佬一个会在摆满海鲜的船上,一个会站在公众码头长廊桥上。
买家站在长廊桥上趴着栏杆,往下四五米的落差看着船上的海货,看好之后,就可以和边上的卖家讨价还价,成交之后,船上的人会处理干净买得海鲜打包,用长杆挑着送上来。
码头边上的海鲜大排档几乎都会提供来料加工服务,饕客可以在水上海鲜市场买好海鲜然后交给大排档加工。
南易父子俩就是如此,在长廊桥上趴着栏杆扫着下面船上的海鲜,南无为看到想吃的就会买一点,每样都不会买多,但是买的花样不少。
没一会,父子俩就买了一大堆海鲜,提着往大排档的方向走去,晃荡着手里的海鲜,南无为嘴里哼起歌曲,“成和败努力尝试,人若有志应该不怕迟,接。”
南易闻言,接唱下去,“谁人在我未为意,成就靠真本事,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