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115章 次贷(1/2)

第1115章 次贷 作者: 鬼谷孒 第1115章 次贷 小酒微酌,南易两人谈着工作。

梦想小镇经过十六七年的发展,早就过了开荒期,顺利上轨道,赖这员大将再放在这里是一种浪费,也该挪挪窝。

“日本那边3G用户已经超过2G,正式进入3G时代;南韩那边的SKT加大了对HSDPA网络的投资,这种网络说起来可以算作是3.

5G;欧洲那边经过前些年的低迷之后,如今也开始加快部署HSPA商用网络。

北美那边慢一点,CDMA2000阵营的优势非常强,用户上亿,想要采用更好的标准有点难度,不过北美运营商普遍采取低资费或不限制数据流量的策略,将来新标准想要普及的速度会非常快。

咱们国内的3G搞了有些年头了,现在只差临门一脚,这一脚具体会在什么时间踢进不好说,但肯定会在2008年7月25日之前,如同九零年的亚运会之前,我们在亚运村实现了视频通话功能一样,奥运会之前,3G网络肯定也要开通。”

南易夹了点革命菜(野茼蒿)到嘴里,咀嚼两下,“3G开通,就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PC端的应用开始往手机端复制,甚至是迁移。

赶风科技已经在攻关基于Golem(泥人)移动端系统的3G手机,大约明年年中试验机型就会面世,载体要出现了,内容供应和应用也要跟进。

现在是互联网创业的美好时代,把我们之前谈过的众创空间计划改一下,改成针对互联网小企业的孵化基地,再筹备一个互联网投资峰会,每年举行一次,让需要投资的创业者自己送上门来,不需要我们一家家去找……”

南易一股脑说了很多,从移动互联说到投资,又说到了跨境电商,直营模式(自己做购物网站对外推广)、平台模式(跨境电商平台),又说了不少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可以实现的创业模式,例如团购、微博。

他希望赖把众创空间做成天使投资和孵化基地相结合的运营模式,自己不创业,而是扶持有激情的创业者创业,输出创意、办公场地、资金,扶持一批互联网企业出来。

聊过互联网,两人又聊了聊梦想小镇的安排,关于业务之延续,关于赖走后谁来挑大梁等等。

第二天,早起锻炼的时候,南易把整个梦想小镇转了一圈,国内多家研发型企业入驻高新科技产业园,不二药业的自留地生物制药产业园,已经有LG、亖星和佳能入驻的电子科技创业园,还有望北影业入驻的动画创意园。

赖在这里洒下了无数汗水,南易在这里扔下了不少脑细胞,风雨十几载,总算是奠定了如今可以承载梦想的局面。

梦想小镇健康疗养之城的大计划为椰城的旅游业插上了一双翅膀,多少给眼前的这座城市带来一点益处,并没有跑出共同富裕计划的框架。

当初从炒房炒地牟取的不义之财,最终也留在了这座城市。

中午,南易去了苏梦那里,吃了一顿没有任何特殊含义的午餐。

两人结束关系的时候,并没有任何一人歇斯底里,非常平淡,犹如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非常友好,仅仅锁住了男女之间最原始的冲动,其他一切照旧,犹如一对非常要好的异性朋友,时不时电话联络,关心一下彼此。

离开苏梦家,南易又来了大学生餐厅,还在老地方,一走进餐厅,看到了熟悉的人,他的嘴里吐出一句对白。

“史密特,我的望远镜。”

于川看着南易,脸上露出微笑,嘴里模仿着特有的译制腔,“是,上校先生。”

“是这座桥,就是它。”

南易的腔调也换成了译制腔。

于川附和,“是这座桥,上校先生。”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

“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南易说完,上前抱住于川,“老于,真有你的,十几年守着这家破店不动弹。”

于川拍了拍南易的后背,笑道:“你回来太晚了,闯海人乐队已经把你除名了。”

南易乐道:“乐队还在吗?”

“我在,乐队就在。”

于川回答得铿锵有力。

“来一曲?”

“好啊。”

南易口琴,于川萨克斯,两人合作了一曲《多瑙河之波》。

[《多瑙河之波》是罗马尼亚电影《乔松的故事》的主题曲,当年有一句顺口溜: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印巴电影又唱又跳,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又搂又抱,华国电影新闻简报加祖国新貌。

或许有那么一些人能来到这个世上,需要感谢罗马尼亚,在那个社会风气还很保守的年代,《乔松的故事》是非常难得的普通人可以看到有接吻、搂抱镜头的电影。

] 曲子结束,两人随意聊了一会,又合作了几首曲子,证明了闯海人乐队还存在。

两人因音乐而相熟,之间的联系纽带也只局限于音乐,双方都未使过劲把触角伸到其他领域,颇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

因为此,两人之间的话题只有音乐,还有怀念一下当初那批闯海人,两人都熟识的,没有一个留下,最晚一个于1993年悄无声息离开。

也因为此,南易并未久坐,在青春的怀念中告辞。

当天,南易还和赶过来的拜慧见了一面,在最初往五指山米酒厂投了45万后,南易对这份投资不闻不问,之后接手的赵金水、陈文琴也没有操过心,但是每年的分红都可以准时拿到,这么些年,拿了有一千多万。

因为拜慧的诚信,南易没想着往厂里塞人,也没有想着把股份卖回给她,就这么拿着,每年分一点意外惊喜的分红,也维系着两人之间的纽带,若有万一,好给对方兜底。

兜了一圈,南易回到京城,又站到了课堂上,继续上一课的话题。

南易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单词“Ninjna”

,面向学生说道:“Ninjna,不用怀疑,这个单词虽然和Ninja很相似,但并不是忍者的意思,我也没有拼错。

Ninjna,这个单词其实是美国房贷业内对三无贷款人的简称,代表着No Income,无收入,No Job,无工作,No Assets,无资产。

在上节课,我有说过用汤姆的名义贷款买了一套房子,这一点你们也不用怀疑,我并不是在开玩笑,我的确在洛杉矶买了房子,而且不止一套。

事实上我买房子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投机。”

南易冲学生们笑了笑,又继续说道:“2000年,我动用了20万美元买入价值1072万美元的房产,之后把房子出租,用所得的租金偿还房贷,当然,我需要额外再贴一点,房租并不足以偿还所有的房贷。

去年的2月份,我把房子卖出,最终的净利润是97.

563万美元,不得不说,美国的税很重。”

南易报出的数字让大部分学生瞠目结舌,还有几个学生把手举了起来。

“举手的同学把手放下,我现在不会告诉你们操作的细节,这是要留给你们思考的作业,通过我给出的数据,你们把我的操作步骤还原出来。

可以给你们一点提醒,仅仅是房价的增长差额,并不可能产生这么大的利润,我在其中还有很多操作……秦韬,我说了,把手放下。”

叫秦韬的学生站起来说道:“南老师,我不是要问你操作细节,我是想问你获得的利润是存到银行,还是投到了其他新的领域?”

“投到了国内股市的一只股票上,不小心翻了三倍,上个月刚刚卖掉,投到了另外一只股票上,暂时行情波动不大,账面盈利只有1.

3%。”

底下的学生们又张大了嘴巴,有几个蠢蠢欲动想要举手。

“好了,不要举手,也不要问我是哪只股票,你们还是问家里要学费、生活费的学生,而且大部分人的家境非常普通,你们父母供你们上学已经很辛苦,不要再去想着增加他们的负担。

也不要想着把自己辛苦在校外打零工、做家教赚得的微薄收入投入到股市里。

投资也好,投机也罢,都不是目前的你们该付诸实践的。

能来到这里上学,足以说明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说一句天之骄子也不为过。

但是,在金融领域中的精英,是从你们当中筛选出的佼佼者,经过多年的学习,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经过多次惊心动魄的实战,无论是理论和实践对你们都呈碾压之势。

所以,先好好学习,有兴趣又有时间,可以去玩一下模拟盘,对股市操盘有个基本的了解。

当然,如果是家境比较好的同学,可以从你的生活费里抽出一点去股市体验一下,心态要摆正,就当做交学费学习,不要想着上演传奇。

如果,我说如果,哪一位同学成了传奇,请不要告诉其他同学,传奇人物总是寂寞的,只会出现很少的几个,而他们所谓的励志故事会害死无数同样想成为传奇的人。

这个话题到此为止,我们继续上课……”

南易相信自己最后说的那段会成为废话,坐在这个课堂里的学生若是没有好胜之心,多半不可能考进京大,都是以佼佼者的身份脱颖而出,如今这帮佼佼者汇聚在一起,谁又想自己成为当中平凡的一个,竞争是避免不了的,他想着给这帮学生开辟一个新竞技场。

“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美国国会制定了一部法案,《1934年证券交易法》,也可以叫《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这部法案的核心是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划分开,保证商业银行避免证券业的风险。

该法案禁止银行包销和经营公司证券,只能购买由美联储批准的债券。

其实简单地理解,就是美国国会不希望看到银行把储户的钱投资到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上。

受到这部法案,以及其他一些条款的影响,从三十年代一直到1978年为止,在华尔街工作的金融从业者大部分人的收入并不高,如果家庭负担比较大,白天在华尔街卖股票,晚上可能还要去酒吧兼职当侍应生。

在那段时间从事金融业,就如同我们的三代贫农差不多,大家嘴上说这样的人根正苗红,但是只要家里还过得下去,没有哪家的姑娘愿意嫁到这种人家,嫁过去干嘛?

三天饿九顿,一条裤子一家七口轮流穿?”

“哈哈……”

台下哄笑一片,南易别开生面的冷笑话让一帮尚很年轻的学生难以自持。

南易同样嘴角含笑。

良久之后,教室内的笑声渐止,南易拍拍手示意所有人安静。

“一切,都在里根上台之后改变,为了振兴美国低迷的经济,里根任命了和他五百年前同个祖宗的唐纳德·托马斯·里根为财政部部长,为了区别,我就叫他小里根。

小里根在担任财政部部长之前,他的身份是美林证券的CEO,也就是说,他是华尔街的一分子。

在美国有传闻,里根能竞选成功,背后就有华尔街的支持,这个传闻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是自从小里根担任财政部部长,白宫和华尔街进入了蜜月期。

由此,美国开始执行‘里根经济学’的经济政策,这个政策具体内容,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图书馆或者网上查询,我这里不赘述。

从1982年开始,美国放宽了对储蓄贷款银行和公司的限制,允许他们动用储蓄存款进行风险投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到1989年年底之前,有一百多家银行或公司倒闭,不少储户一辈子的心血荡然无存,一共有1200多亿美元蒸发。

其中的大部分是现金,而不是虚拟的市值,这些现金没有跑出美国,也没有被物理消除,它们依然存在,只是从一个口袋跑到另一个口袋。”

南易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后继续说道:“我们把时间往前拉一点,1938年,经济大萧条余威尚在,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牵头成立了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也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房利美。

从那时起,美国民众开始享受到30年期的固定利率房贷,买房不再是遥不可及,拥有一幢房子也成了美国中产的标志。

当时的房贷政策目的还是为了实现让普通民众买到房,而民众买房的目的还单纯地只是让自己有个栖身之所,顺便实现资产保值。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