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五章 支柱产业

既然提到了包装之类的问题,那必然会牵扯到县里面的包装厂以及印刷厂。

目前这两家厂设备陈旧、老化,可能无法满足现有技术的要求。

刘建华当然希望有两家配套的厂提供相应的服务,可这个问题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解决的。

想要技术升级,首先得要设备更新。

但是这样一来,又得牵扯到资金的问题。

当然,如果这个项目真能做起来,那么这两家厂倒是能重新焕发新春。

可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没能做起来,那么投入的相应的购买设备的资金,也就等于扔到了水里。

本就捉襟见肘的县财政可能就会更加的窘迫。

作为莱阳县长,那么这份责任他就需要承担起来。

李健仁倒是不太担心这些。

他则是在心里计算着,大概有多少的销量。

建辉超市本身就有销售这些农产品,大部分采购都是来自于各大养殖场。

现在只不过减少部分来自养殖场的货源,特意设立一个莱阳县农产品专区。

按照道理来说,对建辉超市的销量不会产生大的变化,甚至如果宣传得当的话,可能还会增加销量。

而唯一可能有损失的是,就是原先采购的那些养殖场而已。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既然想要帮助莱阳县的农民增收,那就必然会有某些方面的冲突。

至于县里的包装厂、印刷厂,如果这些小问题,县里也没有办法解决,那只能说明县里还是在坐、等、靠。

“李总,两家厂的设备升级,我可以拍板抽出资金去更新设备。

但是这也需要等你们先期做一个月试验,然后再看具体的销量。

万一,销量不行,而两个厂又已经采购了新设备,那我们就可能有点难办了。

毕竟你也知道,我们自己县里想要养活这两个厂,没有足够的订单,肯定是不行的。”

刘建华还是提出了一个稍微稳妥的一个方式。

李健仁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一个农户家庭,多养几十只鸡鸭鹅,这些都可以换成钱。

然后家里多余的粮食,县里也可以统一收购,然后经过包装,再有建辉超市负责销售。

这些加起来,也就能帮助一家农户一年增加500至1000元的收入。

如果一家农户按照5口人计算,平均每口人一年才增加100至200元的收入,这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当然,这样的操作不会对农民产生负担。

基本上农家里本身都养着不少的家禽之类的。

现在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部分,而且县里承诺会收。

这就可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但问题的本质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这也是李健仁比较头疼的地方。

主要是莱阳县这个地方,真没有什么有特色的地方。

总不能李健仁直接砸钱过来,每家每户的去发钱吧。

他就是有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

还是得引进一些企业,让闲散的劳动力去上工,这样才能盘活经济,带动经济的发展。

即使是企业,还得是那种劳动密集型企业才行。

要不然,也无法让大部分人受惠。

刘建华看到李健仁眉头紧锁,似乎有点发愁。

他还以为是因为农产品销路的问题。

于是还主动的安慰李健仁,说如果确实不好办,就再缓缓。

李健仁也把关于农产品的一些情况跟他作了说明,让他不用担心。

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他发现好像就自己一个人坐在那边瞎想,而没有看到众人还在看着他。

这种事情,就应该是群策群力,大家一起找出路。

李健仁感觉有时候自己可能高看了自己。

他并不是万能的,很多地方其实有不少的不足,只不过被一些光辉给掩盖了过去。

等李健仁将问题抛出来后,大家一起陷入了沉思。

不一会儿,当众人还在考虑的时候,坐在不远处的宣传部经理倪建宁举手示意。

“老板,如果要说劳动密集型企业,给我们供货的很多的企业就属于这种啊!

比如说做方便面的那几家,比如说做皮鞋之类的厂家,甚至你的朋友吴家民先生在彭城的玩具厂,也属于这种类型。

我们是不是可以找他们来洽谈,看看他们是不是有这方面的意愿呢。

尤其是做方便面的那几家,如果他们愿意,解决上万人的就业,肯定不是什么问题。

我们建辉超市的销量这么大,完全可以跟他们谈,毕竟他们现在的厂离我们这边还是有不少的距离。

从运输角度考虑,也是值得一谈的。

如果当地政府在配套设施上,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将来莱阳县成为一个方便面之乡,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健仁一听,这个主意真的是不错,自己完全陷入了一个误区。

总想着靠自己来解决问题,却没有考虑到他建辉超市的众多的合作商。

这样的资源,他根本就没有想到。

他赞赏的看了看倪建宁,心里记下了。

当初就比较看好这个人,所以才将他从一个小店长提到公司总部宣传部门任副经理。

经过两年多历练,他已经升任部门经理,现在也该把他放出去独当一面了。

一家方便面企业,涉及到不光光是企业本身,他还涉及到原材料的采购。

这些其实都可以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

刘建华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喜形于色。

如果这件事能干成,那么对于整个莱阳县经济的推动将是巨大的。

这也将成为莱阳县的支柱产业。

为莱阳县今后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

当然,想要做成此事,除了建辉这边发力。

政府这边同样的也需要有不少的前期投入。

在厂区的划定,三通一平等等,都是一系列的问题。

光从划定的厂区修一条通往高速公路的道路,可能就需要几千万元。

而这笔资金莱阳县肯定是拿不出来,只能到市里或者省里求援。

最后实在不行,只能去银行贷款,或者其他集资的方式。

这些工作都是属于政府的事情,他是不好意思在找李健仁帮忙的。

如果已经有了好的项目上马,基础设施这些事情,他们这届政府都还是没法解决的话,那就只能说明他们的无能了。

“建宁,这件事回去后,你马上跟伍总联系。

他跟这些厂商比较熟悉,由他牵头,你来协助,尽快的落实到位。

这件事做好后,你就去魔都,接替刘敏,任魔都市分公司总经理。”

李健仁直接下了命令。

而倪建宁则是大喜过望,他终于有机会出去独当一面了,这样的机会他可是一直在等待着。

尤其是没有想到老板竟然打算将他直接安排到魔都,这样的待遇可谓相当给力了。

而李健仁这时也转向了刘建华,“刘县长,不知道你们这边还有问题,一旦这件事敲定下来,前期的投入,你们这边也不会少啊!”

刘建华咬咬牙,斩钉截铁的说道:“李总,只要你们这边把事情谈成,我们这里绝不会拖后腿。

我明天就到市里跟有关领导汇报此事,争取得到市里的支持。”

李健仁对于他们内部的事情怎么处理,他不会去管,只要最终结果出来就行。

不要搞到最后,建辉这边如火如荼的进行,可县里却拖了后腿,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也就准备放弃了。

事情至此,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众人都有点心潮澎湃。

对于接下来的发展,都算充满了期待。

李建华看时间已经不早,赶紧安排晚宴,中午没赔李健仁喝点,晚上无论如何都要让他喝好才行。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