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1/2)

膳师们听言点头,左右开弓相互合作,将铁锅架到石堆之上开始生火烧菜。

虽是王宫的御膳房,却也极为简陋,放眼望去连个土灶都没有,有的只是架锅的石堆。

这也不怪御膳房如此简陋,而是这个时代还没有土灶的概念,不仅是魏国,其它列国亦是用石堆生火。

明火生好,一名膳师瞅着铁锅中的水珠急速消失,顿时惊讶道,“锅底竟然这么快就热了?”

他的神色满是不敢置信,平常使用石锅烧菜,需要将石锅架在火堆上许久,才能将清洗石锅残留的水渍蒸发。

可眼下,竟转瞬之间就把铁锅中的水渍蒸发消失。

这.....

一名膳师听言,连忙用他的无情铁手触碰了一下铁锅,顿时大叫道,“好烫。”

几人凑过去一看,竟发现他的手指已被烫红。

要知道,御膳房中的膳师平日里没少用手触碰石锅,俱都有着一双无情铁手,等闲温度压根就破不了他们的防御。

而眼前的这口铁锅,竟然将一名膳师烫到了。

这不科学!

一名膳师不相信,当即也用他的无情铁手触碰铁锅。

“....”

他先是咬牙沉默,而后一本正经的说道,“确实很烫。”

旁边的几名膳师听他这么说,俱都无语的看向他。

手指都烫红了,怎会不烫?

一名膳师说道,“赶紧试试烧菜如何!”

“对对对!”

其它几名膳师应声,连忙将准备好的菜倒入锅中烧制。

膳师们注目望着锅中的菜,一人嗅了嗅鼻子,疑惑的问道,“你们有没有闻到什么怪味?”

“怪味?”

几名膳师疑惑,俱都吸着鼻子狂嗅,果真嗅到了一股异样的味道。

一名膳师张了张嘴,说道,“是不是锅中的菜糊了?”

“怎么可能?”

一名膳师不信,“石锅烧菜,许久都不会糊。”

“这般仅仅只是将菜倒入锅中,怎么可能就糊了呢?”

围在铁锅旁边的膳师们点了点头,颇为同意这个说法。

平日里烧菜,许久才有反应,不可能是锅中的菜糊了。

一名膳师凑到铁锅旁细细的闻了闻,道,“可是,糊味就是从铁锅中传出来的啊!”

站在旁边的几名膳师神色一僵,诧异的问道,“当真?”

他们在问出这个的同时已经是有些信了,因为他们几人亲眼看着对方凑到铁锅旁细细品味后才说出这句话。

这说明什么?

几人俱都凑到铁锅旁,浓郁的糊味从铁锅中喷出,刺激着他们的嗅觉。

几人对视一眼,傻眼道,“好像真是铁锅里的菜糊了。”

一时间所有人的脸色变的不好看,信誓旦旦的笃定不是铁锅中的菜的糊味,结果就是铁锅中的菜糊了....

都是御膳房里的膳师,竟然连这种事情都没能判断出来,丢人丢大了。

一人想了想说道,“铁锅里的菜如此快就糊了,不正是说明铁锅易热比石锅更好用吗?”

“而铁锅好用,亦是说明大王圣明啊!”

“没错!”

几名膳师对视一眼,齐声相应。

“听闻铁矿就是大王发现且道出其用处的。”

一名膳师故作惊叹的说。

“大王天生聪慧,学富五车,知晓诸多常人所不知道的知识和道理,乃是天降圣人。”

一名膳师附和。

“有此铁锅,将能极大加快烧菜的速度。”

一名膳师说。

“唉。

要不是大王,我等今日都见不到如此神奇的东西。”

一名膳师接话,“用了一辈子的石锅,没想到竟能见到铁锅。”

“我等在此,是不是见证了历史?”

一名膳师听言眼前一亮,道,“听闻这口铁锅乃是大王打造的第一口铁锅,也是唯一的一口铁锅。”

“照此推论,这口铁锅岂不是北州的第一口铁锅?”

“我等在此首次用它烧菜,千百年后是不是会留下我等几个的传说?”

“毕竟,是我等几个第一次使用铁锅烧菜,全都见证了历史啊!”

这名膳师的话语顿时让其他膳师神色激动,纷纷应道,“还别说,要不是你的提醒,我都想不到这茬。”

“此铁锅乃是全国,甚至整个北州的第一口铁锅。”

“我等作为首次使用铁锅烧菜的膳师,必会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这么说我以后能成为历史名人了?”

一名膳师眼神中满是憧憬。

“很可能会那样。”

有膳师回答。

几名膳师对视一眼,当即将锅中烧糊的菜倒出,重新热锅烧菜。

当他们想到很可能会成为历史名人,纷纷打足十二分精神,专心致志的重新烧菜。

既然很可能会历史留名,那么就得好生表现,以免成为后人谈论的笑话。

......

通明殿,魏恒的书房。

他看着体内的人皇龙气再次增加了三十万之多,喜色不言而表。

“冶炼出生铁,竟然获得了如此多的人皇龙气!”

他心中清楚,体内的人皇龙气忽然突增三十多万,其大头便是冶炼出生铁所带来的。

不是他冶炼生铁获得人皇龙气,而是他冶炼出生铁使得生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从而获得了大量的人皇龙气。

因为生铁的出现,乃是科技的进步,亦是历史的跃进,具有一定的划时代的意义。

而生铁出现在魏国,自是增长魏国气运,魏恒也就因此获得巨量的人皇龙气。

并且,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等到曲辕犁、铁锅、菜刀、锄头、铁锹等铁器相继面世且推广给百姓,魏恒将源源不断的获得大量的人皇龙气。

如今的魏国,是一个个彻彻底底的农业社会。

百姓们的生存,全都依托于农业展开。

而魏国土地贫瘠,百姓种地极为艰难,所以若是有着不错的农具,将能减轻农户们耕作的压力。

比如说锄头,此物若是出现,能与曲辕犁一样极大程度的帮助百姓耕作。

锄头,乃是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耕种、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

在收获、挖穴、作垄、耕垦、盖土、筑除草、碎土、中耕、培土作业皆可使用。

此物,可谓是万用农具!

当然,现今也不是没有锄头,只不过都是些石锄头。

石锄头既笨拙也不锋利,农户用起来极不顺手。

因为没有其它选择,哪怕再不想用也得使用。

再比如钉耙,此物同样是一件极为有用的农具。

而且,这个时代还没有钉耙的出现,若是魏恒将之弄出来,便又是划时代的东西。

不是这个时代的百姓不想用钉耙,而是石头难以制作成钉耙。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