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杨氏夫妇(1/2)
“孩子挺好的”
,那个戴着眼镜的黑瘦男人发自真心地笑着,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他拍着胸脯做下保证:“我们夫妇两个,一定拿小华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来抚养。”
在他身边的素衣女人,也将郎华抱在怀里爱不释手的样子。
这种泫然欲泣的柔弱神情,相当符合郎华小时候对母亲这种角色的预期。
郎华的心也跟着颤了一下。
但他随即握紧双拳,令自己硬下心肠来。
如果可以,他宁愿不来欺骗这对善良的夫妇。
但他必须要这样做。
以后的战役中会需要自己,战友们会需要自己。
他必须要有所作为,他必须要让自己起到作用。
现在的自己在他看来,不该仅仅是郎华而已了。
他该是一颗子弹、一把利刃,或者是任何其他能起到作用的工具。
为了这个最终的目的,他可以对自己更狠,也可以对任何人更狠。
人是很可笑的动物,总在失去后才追悔莫及。
他做不到再一次看到那些人的死去,哪怕会因此伤害到眼前的人,哪怕会因此伤害到无辜的人。
哪怕会因此不择手段。
“对不起……”
他轻轻地在心里说。
郎华片刻后抬起头来,甜甜地笑着:“杨叔叔好,李阿姨好。”
“哎,好孩子,好好。”
秃头院长倒是一副兴趣缺缺的模样:“行了行了,确定了就把这份文件填了吧。
一个月后院里会安排回访。”
“好好好,高院长。”
郎华拥有着两世为人的眼力,末世十三年的历练,扮演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孩子实在是手到擒来。
再加上提前数天的精心准备,使得他很轻易地俘获了杨氏夫妇的喜爱,获得了被领养的资格。
一切都还在郎华的掌握之中。
—— 类似沙市孤儿院这样的公共福利性建筑往往设立在郊区,踞杨家同在沙市的住所不过四十分钟车程。
一路上费心扮演第一次进城的小孩子,对于郎华来说并不艰难,却是无聊得紧。
几十分钟后,轿车在开进一处住宅小区,兜兜转转后终于停了车 “小华,咱们到家了。”
郎华留心着四周的布置,是简单的三室一厅。
房间中陈设干净整齐,算是比较让人舒心的环境。
这时候,他适时地表露出一丝激动和局促不安,又是惹得养母李丽萍泪眼婆娑。
一阵关怀后,郎华表示有些累了,借机来到卧室得到了独处的机会。
孤儿院方面往往会提前对领养人做例行调查。
在之前偷到的资料里,郎华了解到养父杨本生乃是本地人士,工程硕士毕业后曾在企业任职工程师。
后来同项目上的 其他单位闹了矛盾,才脱身出来单干。
现在经营着一家小型建筑公司,同时作建材方面的生意。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杨叔常年在外出差,这次是因为要领养郎华的缘故,才放下手头的生意回来了沙市。
按照他的行程安排,还会在家呆一个月陪伴家人。
相较于杨本生的耿直沉稳,养母李丽萍脾性柔和温吞,现于沙市人民医院外科担任主任医师。
他们夫妇二人幼年便相识,虽结婚多年后未有子嗣,感情却没有因此没有产生裂隙。
是在今年初,他们才下定了来沙市孤儿院领养一个孩子的决心。
郎华仰躺在床上,头脑中整理着已经获得的信息。
在情况不明的当下,任何用纸笔做下的记录都存在暴露的风险。
而他担不起任何风险。
一阵困倦袭来,少年缓缓睡去了。
毕竟昨夜的一番手脚也耗费了他不少体力。
即便是郎华,想要逼迫那帮孤儿们放弃领养资格,也不是那么容易啊。
为了逃出那个魔窟,这么好的机会,又有谁会是傻子呢?
权当活动了一番筋骨吧。
—— 指尖娴熟地敲击在键盘上,伴随着最后一个回车而宣布告一段落。
郎华点击发送,活动了一下酸胀地手指。
“第一百篇了啊。
是不是该找些旁人来做啊?
工作量有些大了。”
距离郎华来到新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在郎华有意地透露出对其他小孩拥有电脑的艳羡后,很轻易地获得了眼前的笔记本电脑,是杨叔早年淘汰下来的机型。
郎华之后便新建了账号“天狼”
,并着手编辑了许多帖子,准备传送至各大网站论坛。
但和上次不同,他这回去除了所有有关末世真相的言语,着重于灾后求生、储备预防和防身术法的整理讨论,基本都是实用的求生技巧和预警呼吁。
郎华不再执着于真相披露了,在上次的失败和打击后他清醒了许多。
但他还是决定要做,他只希望这样能为人类留下更多火种。
末世中的每个人都会是最重要的资源。
而且随着灾变进程加深,人口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显著。
人类种族会在上一次输的那么惨,拥有包括人手短缺、措手不及等诸多原因。
这正是郎华深思熟虑后,决定首先着手改善的方面。
不过对于预言贴,他需要更多的数量。
不是上百篇,而是上万、十万、百万。
只有这样的数量基数作为冲击,或许才能稍稍掀起居安思危的浪潮。
而这也将是郎华未来一年中的主要工作之一。
自21世纪初开始,影视中的末日灾变类题材经历了从风行一时到逐步平民化,再到淡出人们 的视野。
在初期它的确曾起到过警醒作用,但后来却被证明是杞人忧天。
我们向来能用科学去拆解诠释很多事情,但那要以在我们的认知范畴内为前提。
即便人们自认为已经对此类天灾人祸足够警惕了,当它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身边、在眼前后,人们的应对和反应却仍是举止无措。
郎华记得很清楚,灾变头一年的非战斗减员比之后十三年加起来的都要多。
而这其中的很多很多,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曾认为人类自己已经强大到可以处理绝大多数的变故,无论是地质灾害、天体撞击、世界大战,还是核泄漏、辐射污染、流行病毒…… 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想过更恶劣的情况呢?
比如拥有更高等文明的侵略者,比如针对我们这样DNA碳基生命的专项生化打击,比如文明湮灭的终极一战…… 这或许算不上高瞻远瞩、渊图远算,但却也肯定不是鳃鳃过虑、杞天之忧。
《新唐书》里的确是说“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但殊不知那些无甚烦忧之徒,皆在历史车轮下匆匆化作了尘埃。
风一吹就散了,痕迹全无、踪影全消。
郎华知道,自己不能再寄希望于所有人了。
因为在“大反攻”
和“全面溃败”
后,不仍是有自称“保和派”
的投降者吗?
可惜了那些反被侵略者控制奴役的豪雄们,可惜了那些死去的万千无名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