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九章 子弹(1/2)

 接连射击两枪后的方浪算是彻底找到了感觉,侧过枪身,仔细打量了一下,没见到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再次屈膝据枪,将发射模式拨到了连发。



接着就是“彭彭彭”,急促的三发短点射。



感受到枪口跳动的幅度和自己扣动扳机的力度,方浪感觉这个枪的后座力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自己现在所用的,只是最基础的设计姿势。



而以他后世刷视频看到的很多特种部队射击时,有一种叫做马普盖射击法也叫tb射击法的射击方式,就是可以通过大拇指压住护木上方位置,来降低枪口跳动幅度的射击战术。



以现在试枪的情况来看,使用这种tb射击法是完全可以控制住枪口上跳幅度的。



不过到底是新枪,他也并不着急。



又连续射击了几个短点射,将弹匣里的子弹全部射空后,方浪才退出弹匣。



看了一眼远处的靶子,现在方浪能够看比较清楚的是四百米靶,他是能够保证短点射三发都上靶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支步枪的射击精度很不错。



最少到目前为止,方浪对这支试制的步枪非常满意。



他不知道的是,站在他一旁的枪械设计师路德维希·福尔格却显得非常惊讶。



原来只知道自己的老板是军人出身,对武器熟悉是正常的。



可现在看见方浪,将一把刚刚试制完成的武器轻松驾驭,还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毕竟这种短点射的射击方式,是他原来从来没想到的。



他知道很多优秀的机枪手,都习惯使用这种短点射的设计方式,但现在看来自己老板只是刚一上手,就已经找出了这种武器最好的射击方式了。



而在不远处休息的战士和教官们,本来都是不太在意的看着方浪,正用一种不太常见的射击姿势,一枪枪的进行着射击。



可射了三枪单发后,这支明显是步枪,而非冲锋枪的武器,竟然能够轻松的完成三发短点射的效果。



让大家都是一愣,有些人还不太明白这个武器有什么用。



好像和冲锋枪的作用重复了啊!



可在场的也是有很多明白人的,毕竟这里很多战士都参加过欧战。



而其中的美国教官,更是很多都是战争中的佼佼者。



虽然,现在还只是测试,不太清楚这个武器的具体性能,但他们已经能够隐隐有些感觉,这个武器和他们以往接触的武器都不太一样。



方浪并没有关注周围人的看法,而是在用心感受着这只步枪的性能。



将旧弹匣递给身后的人,又掏出一个压满子弹的新弹匣,卡嗒一声夹到位。



再次一拉枪栓,对着一百米外的靶子就直接扣动了扳机。



只听“哒哒哒”



连续不断的枪声,不停的响起。



方浪并没有拼命的压低枪口,只是稍稍使了一点劲,就将枪口跳动的幅度,控制在了一个不大的范围。



一梭子直接打完一个弹夹后,方浪对手上的武器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再次退出弹夹,将枪抛给了自己的副官齐庆山。



“庆山,你按照我刚刚的射击方式,试试枪看。



先单发,再短点射,最后连发。



看看能不能压的住枪口。



提醒你一下,连发模式是,枪口的跳动幅度会比较大,后坐力也和1加兰德差不多。



你小心些。”



齐庆山这个副官也是参加过欧战的老兵,试射一下这支新式步枪,问题还是不大的。



一直站在身后,见到方浪射击,齐庆山也是有些蠢蠢欲动了。



毕竟,男人嘛!有几个人不喜欢枪呢?



何况这还是一支刚刚试制成功,属于实验性质的枪械呢!



所以,齐庆山毫不犹豫的接了过来,也不客气直接说道



“是,老板,那我来试试。”



方浪站到路德维希·福尔格的身边,看着齐庆山试枪。



单发时,没什么问题。



短点射也问题不大,但连发时明显已经失去了准头。



两个弹夹的功夫,方浪也大概明白了这支枪的情况。



偏头对着身边的路德维希·福尔格道



“是把好枪,但是,有两个问题。



首先,子弹选错了,不应该用762*63步枪弹。



这种全威力子弹的威力过大,导致后坐力和枪口跳动幅度过大,



特别是连发模式时,很难控制准头。



所以,我建议你选择中间威力弹。



现在我们巴西还没有自主的子弹生产线,也没有强制性的子弹统一标准。



我希望你能设计出一种中间威力弹,具体那种最合适你可以自己进行测试。



口径使用762我觉得没有问题,杀伤力足够。



第二,就是我先前说的,虽然你已经是想尽办法在降低枪身重量了。



但我觉得重量还要进一步降低。



毕竟,这种步枪的弹药消耗量很大,使用这种步枪的话,战士们需要携带更多的弹药。



这样会大大增加战士们的负重。



为了保持战斗力,继续减重很有必要。



给你个建议,对于一些非重要部件,可以换一个新的材质。



对强度有一定要求的,可以换成铝材,对强度没有要求的可以换成塑料。



这样一定可以减重不少。”



路德维希·福尔格没想到老板竟然只是简单的试了一次枪,就发现了这么多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优秀的枪械设计师,他虽然没听说过中间威力弹这种概念。



但既然说了762*63步枪弹是全威力弹,那么可想而知,中间威力弹肯定就是比这种全威力弹,威力小一些的子弹。



德国tg44步枪所使用的792x33毫米短弹,不就完美的符合这一标准吗?



在他设计这款步枪之初,就有考虑过直接使用这种短弹,



但,现在是在巴西,他非常担心自己按照这种子弹设计出来的武器会不受欢迎。



所以选择了巴西军队最常见的弹药。



“老板,您所说的中间威力子弹,



是指像德国的792*33毫米短弹那样的子弹吗?”



方浪不清楚后世对中间威力子弹具体是怎么划分,但他有一个基本的概念,那就是威力在步枪弹和手枪弹之间的,就是中间威力弹。



听见路德维希·福尔格的话,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种子弹的长度好像差了点,但他的口径是792要比a用的762大一些。



长度比a的39又短了6,但口径粗一点,换算下来装药估计和a的762*39差不多。



肯定是属于中间威力弹的。



但他不想特立独行的,单独让巴西的部队使用一种特殊的子弹,他是开公司的,他生产出来的武器是准备卖到全世界的。



而全世界的北约国家,以后使用的都是762x51nat枪弹,他不想绕弯路。



并且,他想要以后将步枪和机枪的子弹都统一起来,这样可以减少后勤压力。



而792*33毫米短弹显然不适合机枪使用,所以从这点上来说,这种子弹就被方浪pa掉了。



虽然北约标准的762x51nat枪弹,还要到1950年美国才开始研发,但作为重生者这不就是优势吗?



明知道未来的整个北约都使用这种子弹,自己为什么不走在世界的前面,一步到位呢!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