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鲠骨(2/2)
接到电报这一刻,张将军已经转悠到了最后的辅兵营房。
这就是扬古利意图死守走廊东口的原因:他没有在平原上拖延曹氏兵马的信心。
“要是皇上也怕撤兵无法交待呢?”
在情报方面有大收获的,是南下查探的两股人。
唐山以南两百里就是曹氏老巢天津。以曹氏现在迁民的速度,最多再有十来天,天津至走廊东口的民众就会全部迁完。
原因很简单:预警时间不够,缺乏战略纵深。
其次,所有唐山以北的城池被焚毁后,清军原本的驻点据守,层层后撤的战略也就完蛋了。
要知道,现在每往走廊东端多调一个兵,接下来走廊西端的环京大抢劫行动,就少一个兵多抽调一万骑兵,就代表着少抢劫很多村落,财富和人口。
到那个时候,对手半日时间就能到三屯营脚下还在哑铃另一头的大军主力,等于全体被包了饺子。
扔下笔的那一刻,时年三十一岁,正值军人武勇巅峰的阿济格,突然有一种冲动:现在就带大军回盛京。然而这个念头只在脑中存留了短短一瞬,阿济格就摇头失笑了。
往西南方向的斥候大队,遭遇和前者大致一样。只不过,这一股人马,路过了几座城池。
深吸一口气,阿济格压下了方才那一瞬间的本能,伸出手指在唐山画了一条横线:“一架都不愿打,这是拼了命也不让咱们有收成啊!”
旗兵如果要发挥数量优势四面攻城,就一定要让滦河水改道。
从比例就可以看出,阿济格这次是下定决心要打高端局。他在原本议定的两万军马基础上,额外抽调了一万蒙八旗骑兵。这就是极度重视了。
现在就走,一无所获,别说部众和家中老小不答应,怕是半路就有旗丁要被饿死。他阿济格即便有命回去,崇德皇帝迫于压力,也一定会砍了他的脑袋来安抚大众。
阿济格明显已经想通了全盘。他现在对己方后路巨大的战略危险有了足够清醒的认识:“你这两天先试探着攻城。我连夜写奏章,请方略。”
但主帅阿济格第一时间拒绝了这个缩头战略。
看着地图上新进被标注为“春”的一个方框,扬古利沉默许久,涩声说道:“王爷,这座堡子里,用得是曹氏火枪,是硬骨头,怕是不好打。”
抽调出来东进的兵马,依旧是扬古利主持。因为另一位郡王阿巴泰性如烈火,进攻有余守成不足,由他去主持后路怕是会出问题。
“左不过几天功夫。若是皇上要咱们撤,那我拼着这个郡王帽子不要了,也要收兵带大伙回去。”
然而,这场非对称模式下的攻防战,旗兵打一开始就吃起了亏:城头射出的子弹,逼迫着旗丁不得不在更远的地方挖土,增加了无谓的工程量。
通常情况下,如果在关外和关宁军堡垒作战,根本不会有这么高比例的骑兵,步卒里也会出现大量只负责后勤的辅兵。
东江镇常年和棒子打交道做生意,所以行伍中有不少高丽伙夫和辅兵。到了天津后,高丽伙夫迅速收集了飞虎营伙房剩余的食材,煮了香喷喷部队锅给辅兵们吃。
然而额驸扬古利的遭遇,令阿济格嗅到了危险。他现在对防守后路的重视,已经和进攻相等。
以京城为圆心的平原,是哑铃左边。现如今,入关清兵正在全力攻打遵化。拿下遵化,就能突入京城。
良久,前前后后都考虑清楚的阿济格,下定决定,一拳砸在了地图上:“你明日起,攻打此城。”
1636年8月24日,又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这一天,额驸扬古利率领的三万旗兵,开始正式攻打春雷营。
这一天,苦守了几日的门户遵化告破,多达八万以上的满蒙旗兵,潮水一般涌入了京畿。
这一天,御赐上方宝剑、便宜行事、加兵部尚书衔、七省总理卢象升,率大军囤于洛阳雄城脚下,和反贼李自成遥遥相视,兵匪以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