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怼太子(1/2)

永夜抛人何处去?

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

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顾夐(五代) …… 泾王李侹道:“白将军,你缘何如此悲观?

你以五千安西北庭行营将士,就能全歼渤海郡国十万铁骑。

倘若唐军主力由你全权指挥,岂不是能大败叛军?”

泾王李侹的看法,也是大多数皇子的看法,大家都满怀期待地看着白复。

白复赶忙摆手,否认了这种观点。

白复谦逊回道:“白狼山之战,唐军能大胜,除了托陛下的洪福外,主要是利用了白狼山特殊的地形和渤海郡国的傲慢大意。

叛军则不然,他们本就是唐军将领,熟悉唐军的战术战法,不容易掉入我们布下的陷阱。

大唐立国以来,之所以能够灭突厥、吐谷浑、突骑施等草原部落,除了有李靖、李世勣、苏定方这些名将外,很大原因是唐军的马匹、武器和辎重补给有了显着的提高。

河西走廊天然的马场能够源源不断地向唐军输送雄健的战马。

唐军的长弓射程更远,箭簇更锋锐、横刀更犀利……这些武器能够洞穿草原部落骑兵的皮甲,更有效的杀伤敌人。

横空出世的陌刀更是草原骑兵的天敌,陌刀军结阵出击,无论防守还是进攻,几乎无坚不摧。

同时,唐军的明光铠和战马的轻甲不但坚固、防护性更好,而且轻便柔韧,非常利于骑兵作战。

唐军将士本就训练有素,在这些犀利武器的辅助下,如虎添翼,战无不胜。

然而,叛军本就是唐军,由范阳军、平卢军、河东军组成。

由于常年征战辽东和塞北,这些军队都是百战之师,战力仅次于安西军和朔方军,人数却越多于这两军。

叛军的马匹、武器、辎重装备都是唐军主力配置。

一旦交手,火力强悍,丝毫不亚于唐军主力。

这一点正是叛军比草原部落更难对付的原因。

回纥军队之所以现在如此强悍,也是因为在收复两京的战役中,从叛军手中缴获了大量的唐军武器装备。”

白复言之戳戳,令众皇子对叛军的实力又有一番新的认识。

兖王李僩道:“白将军,你讲的非常有道理。

不过,你还是过谦了。

你指挥安西北庭行营,如臂使指。

如果再把朔方军也一并交给你指挥,是否能与叛军主力决战?”

白复赶忙拱手相让,道:“我能指挥安西北庭行营,是因为安西军之前的几位主将李嗣业将军、段秀实将军和荔非元礼将军跟我是莫逆之交。

香积寺一战中,我曾率安西陌刀军前锋营,与安西将士出生入死过。

所以,军中诸将比较容易接受我。

反之,像朔方军这种老派劲旅,非功勋卓着、德高望重的大将不能统领。

掌控这支军队,不仅要靠军阶、能力,还要靠资历、威望和德行。”

泾王李侹道:“白将军,你的意思是,卫伯玉、李抱玉、田神功等将领都不能作为副元帅统领大军呗?”

白复点头,道:“目前,唐军中唯有郭子仪将军和李光弼将军有此威望,能够顺利统御诸军。

其次,要算来瑱、王思礼、仆固怀恩等老将。

他们可以统领唐军一至两路主力,但要想节制诸军,也有一定难度。”

越王李系突然插入一句,问道:“回到你方才那句话。

你的意思是,要想真正掌控一支军队,必须要跟这支军队同甘共苦,出生入死?”

白复点点头,道:“这是我个人的深刻体会。

军队不比州郡,不是换一任太守,就能依葫芦画瓢,照原样治理百姓。

战场乃是死生之地,倘若三军将士对主帅没有完全的信任,将令就会大打折扣。”

白复说完,忽然感到背后有一丝火辣,如芒刺在背。

转头一看,一道阴戾的目光紧盯着自己——正是太子李俶(李豫)。

众皇子见储君驾临,赶忙起身行礼。

李俶微微颔首,龙行虎步,径自走到白复面前,一脸傲慢。

李俶见到白复就是一肚子火。

青鸾公主得救后,回纥可汗很快呈送国书,表示歉意,愿意重新缔结盟约。

肃宗把太子李俶诏入麟德殿,大骂一顿。

肃宗将回纥国书噼头盖脸摔在李俶脸上,指着李俶的鼻子骂道:“鸾儿一直为她的亲哥哥入主东宫,而四方奔走。

为了替你筹集经费,鸾儿甚至放下公主身段,抛头露面,从事商贾营生,赚取孳息。

你就这么一个同胞妹妹,说到营救鸾儿,你还不如其他皇子。

你连回纥的底牌都没弄清楚,就贸然推动和亲。

朕听信了你的话,险些害了鸾儿的性命!”

当着宫女和宦官的面,被父皇责骂,李俶羞臊得无地自容。

…… 肃宗犹言在耳,李俶的羞臊已成忿恨。

李俶恶狠狠地盯着白复,白复凛然无惧,目光毫不退让,犹如寒镜,将李俶的怒火反射回去。

两人目光之间,如铁锤击打铁砧,火星四溅。

白复从情报中得知,当日说服肃宗不救青鸾,以牺牲公主为代价,换取回纥盟约的主使,正是太子李俶。

当年,长安城破,李俶之妻沉珍珠陷落乱军之中。

收复两京后,李俶不怜惜无辜的沉珍珠,反以失去名节为由,抛弃这个可怜的女子。

史思明的叛军攻陷洛阳后,李俶甚至公然宣布太子妃沉珍珠已死。

想想李俶所做的腌臜事,白复更加鄙视此人——哪怕他是太子、帝国的储君!

白复眼中的轻蔑让李俶再次怒火中烧。

李俶下定决心要让白复出丑,他环视众皇子,一指白复,用轻蔑的语气道:“我听说此人逢人便自吹自擂,称其在倭国海域,杀死过海妖,击败过玄武龟蛇。

若此人有这般神通,还用得着朔方军、安西军吗?

倘若白复真是一心报国,何不‘单枪匹马’闯入叛军大帐,直接把史思明这个逆贼枭首?

如此一来,干净利落,不但立刻平定叛乱,还保全我大唐十数万将士的性命。

本王这个提议如何?

白将军?”

李俶刻意拉长语调,阴阳怪气地嘲讽道。

众皇子都听出太子李俶话中带刺,对白复的讥讽嘲弄之意。

众皇子默不作声,暗地替白复捏一把汗。

唯有两位驸马不谙世事,拍掌附和道:“太子殿下这个提议好!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

行刺之事虽然颇有凶险,可一旦成功,就能一劳永逸解决叛军之事。

当然,仅凭白将军一人之力,难度还是太大,不妨从军中选拔精锐武士,一同前往。”

有人捧臭脚,太子李俶愈发嚣张,他挑衅地望着白复,再次用言语羞辱白复:“白将军,你不是自诩武功盖世吗,你敢吗?”

…… 白复也曾指挥过千军万马,身为统兵大将,岂是能被对手三言两句就激怒之人?

白复知道李俶打什么主意,貌似羞辱自己,实则是让自己在众皇子面前失态出丑。

当然,李俶更希望自己勃然大怒,就可以借机捏造一个冲撞储君的罪名,下狱问罪。

白复心中冷笑一声,决定以阳谋破阴谋,顺势而为,反话正说。

白复从容自如,道:“关于刺杀史思明,朔方军的行军司马们也制定过一个名为‘斩首行动’的方桉。

但经过李光弼将军和军中高阶将领反复讨论后,我们否决了这个计划。

史思明狡猾多端,身旁高手如云,刺杀他颇有难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