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四章 川人从军(1/2)

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节选自《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苏轼 …… 《忠嗣八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基层士兵的任务与高层将领的目标始终一致。

目的清晰、任务明确,从谋划到执行,再到考核,所有事项一目了然,公开透明。

白复利用徐太傅的影响,从弘文馆里礼聘了一批年青的饱学之士,作为军中司马,参赞军机。

让行军司马营会同高层将领,将《忠嗣八法》细化、分解成一条条更加具体的措施。

然后再让中下级将领,逐一对照执行,落实下去。

…… 唐军中的很多节度使和兵马使,将全部精力聚焦在带领士兵操练武技和阵法上面。

与他们不同,白复领兵,首先关心的是粮草和后勤补给。

睢阳之围给白复的印象太深刻了。

万余战士与其说是死在叛军刀下,不若说是饿死在城楼上。

有了战报分析,行军司马营能提前数月估算出三军的日常损耗,提前置办相应粮草军需。

白复也格外重视安营扎寨。

无论是营内道路规划,还是营外防御工事,平日疏漏大意的毛病一旦养成,关键时刻就是灭顶之灾。

从睢阳之围,到河阳鏖战,白复带领先锋军突围袭营数次,深知其中利害。

所以每到一处军营,率先查勘安营扎寨的水平。

行军司马总结以往经验,编制操作细则,将安营扎寨的任务落实到每一营,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每名将士个人身上。

倘若在核查时发现漏洞,轻则军棍杖责,重则军法问斩。

至此,军中再无吊儿郎当、马虎大意之兵。

饮食安全、营地卫生、士兵洗漱和茅厕的清洁、卫生,也不容易小觑。

数万将士吃住聚集在一起,一旦发生瘟疫,军营变成鬼蜮,就是灭顶之灾。

士兵因瘟疫而亡,不仅非战斗减员,更动摇军心士气。

此事万万不可出差错。

行军司马营编制操作细则,制定了严苛的执行标准,保障军营卫生安全。

不仅如此,白复会同军中郎中,还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保证在疫情出现的第一时间,将患病士兵隔离,单独治疗,避免传染。

在军营卫生安全的核查表单中,白复用朱砂亲笔批示:“违令者,杀无赦!”

朱砂猩红,触目惊心!

…… 数日后,在唐夔的率领下,离恨天“演武堂”

的五百川帮精锐抵达陕州。

这日,白复正在大帐翻阅军报,就听传令兵紧急奏报:“将军,呼延将军将一队没有番号的部队拦截在军营门口。

这路地方武装有您的手谕,但没有兵部或地方郡守的调兵文书,所以呼延将军不让他们进入军营。

他们的首领说,是来投奔您的。

还请将军出营查看。”

白复心道:“唐夔他们的行军速度够快啊,比我预计的还要早三天,看来他们的骑术又有所提高。”

白复带着亲兵,出帐查看。

只见营门百步外,数百名劲装武士威风凛凛,骑在矫健的骏马上,原地待命。

正是在“演武堂”

特训的川帮精锐。

安西北庭行营的碉楼墙垛探出数百把弩机,瞄准这支队伍。

呼延铁衣高度戒备,指挥着士兵监视这数百人的一举一动。

川帮弟子胯下战马稍有靠前,他就会大声呵斥:“军事重地,如若再敢靠近,格杀勿论!”

典勐看着呼延铁衣就来气,喝道:“我们是来投奔安西军的,你这样无礼,岂不寒了天下壮士之心?”

呼延铁衣冷笑道:“没有军令,就是天子位临,也得在营门口等候!”

典勐正要反驳,唐夔赶忙制止,道:“勐子,莫要轻浪,别让复哥为难。”

典勐这才悻悻退下,心道:“莫说我没告诉你,你的顶头上司是我们的好兄弟。

你这么怠慢我们,等你家将军出来,小心他狠狠责罚你。”

就在双方僵持之时,白复率领亲兵来到营门。

呼延铁衣军礼致敬,道:“将军,据说这支地方武装是来投奔您的。

但他们没有兵部或地方郡守的调兵文书,根据军规,我不能放他们入营。

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将军见谅!”

白复拍了拍呼延铁衣的肩膀,笑道:“呼延将军照章办事,行事谨慎,我又怎会责怪将军?!

勿要多虑!”

呼延铁衣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长官这类话语他听得多了。

上次衡木将军也是这么说,后来找了个借口就把自己贬为营副…… 营门口的数百江湖武士据说是白将军的乡亲,将来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为今日之事吃顿瓜烙。

旁人都劝自己不要这么僵化,圆滑一点比较好,毕竟李嗣业将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可自己就是这犟脾气,改不了。

呼延铁衣正在胡思乱想,白复扭头说道:“没有调兵文书,确实无法入营。

呼延将军,能否这样,咱们按招募士兵的手续,让其入营?”

呼延铁衣道:“此法可行。

但根据军中条例,招募士兵,来人必须全部卸甲,交出武器马匹,经过搜身后,方可入营。

入营后,还必须填写相关表格,写清姓名、籍贯、年龄等,核查完毕、登记造册后,方可领取军牌,分配营帐。

其随身携带的武器装备,都要经严格查验后,方可归还,交予本人使用。”

白复点头,道:“既有军规,任何人不得通融,都需依例办理参军手续。”

白复登上碉楼,跟唐夔等人挥手示意。

见到白复出现,川帮众人这才放下心来,再无猜忌。

传令兵出营,将军中条例逐一告知。

白复虽然露面,但核查依然森严。

唐夔知道,定然有其道理。

唐夔马上安抚众人,让大家依令行事,不可牢骚抱怨。

数百川帮弟子下马,卸甲缴械,按照军中要求,逐项完成核查事宜。

一个时辰后,全部核查手续办完,营中校尉带领众人前往宿营区域。

大营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战旗猎猎,剑戟林立。

营地数千将士穿梭往来,忙碌筹备,但偌大个军营肃然静默,无一人敢在军中喧哗。

营中帐篷整齐划一,疏密有间;营内道路阡陌纵横,人马分流;营地整洁干净,排污设施齐备,没有唐军营地常见的污水横流,道路泥泞的场面…… 众人在“演武堂”

也学过安营扎寨的法门,此时一见,肃然起敬。

住宿安顿好后,炊事兵将晚餐送来。

三菜一汤,一荤两素。

菜肴虽谈不上丰盛,但也有咸澹可口、有滋有味。

米饭、胡饼等主食管够,还有蔬果解渴。

白复专门叮嘱掌勺师傅,巴蜀子弟偏爱辛香。

为此,厨师除了在菜肴中加入“蒜、葱、兴渠、韭、薤”

等“五辛”

外,还把朱萸捣碎成汁,用做调料,增添“辛香”



众人鞍马劳顿,又忙了这一下午,早已口感舌燥、饥肠辘辘。

见此伙食,不禁胃口大开,狼吞虎咽,吃的甚是香甜。

见微知着,仅以食宿两项,就足见安西北庭行营治军严谨,张弛有度,不愧是大唐威名赫赫的部队。

众人此前的抱怨立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融入这里的冲动。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