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罔两问景(1/2)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
于意云何?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金刚经》 ...... 郦雪璇道:“太傅,这些法术为何能预测未来,其中原理为何?
难道凡人真得能窥探到天机?
如果真是这样,那将天机泄露给我们的又是哪位神仙呢?”
白复一愣,嘟囔道:“郦师妹,你这是啥问题啊?”
徐太傅手缕长髯,微笑道:“我倒觉得这是个好问题。
是啊,是哪位神仙将天机泄露给我们的呢?”
“是哪位?”
白郦二人这次异口同声问道。
徐太傅哈哈大笑,手指胸口,道:“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自己?”
白郦二人目瞪口呆,困惑不解。
徐太傅道:“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
’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
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
吾待蛇蚹蜩翼邪?
恶识所以然?
恶识所以不然?
’ 影外之影问影子说:‘刚才你在行走,现在又停下来;刚才你坐着,现在又站了起来;你为什么不能自己作决定呢?
’ 影子说:‘我动是因为跟着主体在动吧?
可是主体动又是跟着什么在动呢?
难道我能长出蛇腹下的鳞皮、蝉的翅膀,从而自由行动吗?
至于怎么会这样?
我怎么晓得为什么会这样,我怎么晓得为什么不会这样?
’”
不等白郦二人提问,徐太傅又讲了第二个寓言。
“众罔两问于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撮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
’ 景曰:‘搜搜也,奚稍问也!
予有而不知其所以。
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
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
彼,吾所以有待邪?
而况乎以无有待者乎!
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
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
’ 影外之影们问影子说:‘刚才你俯身而现在又仰头,刚才你还束结着头发而现在又披起发来,刚才你还坐着而现在站了起来,刚才你还走路而现在又止步不动,这是什么原因呢?
’ 影子说:‘区区小事,何须问呢!
我是有那些举止,但不知道其中的缘故。
我,像那蝉壳,像那蛇皮,有点像却又不是。
火光和太阳一旦出现,我就聚起显现;阴天和夜晚一旦到来,我就被取代而消亡。
那有形的东西真是我所依赖的吗?
何况那没有任何可依赖的事物呢!
它来我就随之而来,它去我就随之而去,它活动我就随之而活动。
我是谁的影子就跟着谁一起活动,这有什么可问的呢?
’”
徐太傅讲完,问道:“这两个寓言,你们听明白了吗?”
白郦二人连连摇头,不知何意。
徐太傅沉吟片刻,徐徐道来:“道家认为,在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
我们这个世界可能是另一个世界的影子。”
白郦二人对望一眼,不知所措。
徐太傅道:“我们这个世界叫六合,也叫三维世界。
在我们世界之下,有一个二维世界,影子是我们这个世界中唯一的一个二维世界的物。
你们都能感觉到,纸张再薄,也比影子厚。
因为纸张是我们三维世界的,而影子是二维世界的。
在我们世界之上,还有一个四维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四维世界的投影。
在四维世界中,还有一个我们。
影子跟着我们,就如同我们跟着四维世界里的我们。
三维世界是空间,四维世界是空间和时间。
知道了时间,就能知道过去和未来。
一些佛教高僧具备‘天眼通’、‘天耳通’等六大神通,其中‘漏尽通’能穿越时空,知晓过去未来。
其实就是指精通‘漏尽通’的高僧能进入四维世界。
人是未来佛,佛是过来人。
你们不是想知道是哪位神仙将天机泄露给我们的吗?
——就是四维世界里的你自己。
以易经为代表的占卜方法就是尝试着与四维世界里的自己沟通,从主体那里得到智慧和力量。
因为四维世界里的主体站在更高维的世界,比我们看的更明白。
易经是四维世界在三维世界的智慧投影,尝试用三维世界的语言告诉三维世界的人,什么是四维世界。
所谓‘庄周梦蝶,亦幻亦真’,睡觉做梦,也是心念尝试在和四维世界里的主体沟通。
道家常说的‘真人无梦’也是这个道理。
这是因为真人已经和四维世界里的主体连接在一起了。”
白复战战兢兢地发问:“那,还有五维世界吗?”
徐太傅笑道:“问得好!
既然有四维,难道就没有五维吗?
确实有五维世界。
五维世界也称平行宇宙,代表着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