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二章 .这小媳妇越说越来劲(2/3)

炉子上铁锅里,做的是酱焖老头鱼。而两口大锅里,一个是豆腐炖鲶鱼和米饭的一锅出。河鲶鱼切块下锅煎,切的时候赵有财特意提醒,让把鲶鱼背上油去了。

正常人家是不会这么干的,但赵有财说鲶鱼身上就属那个油腥,去了好吃。于是,那鲶鱼脊背的油就喂了小黑熊和小黑胖。

至于赵军家小猞猁,它是不吃鱼的,这跟习性无关。去年冬天冬捕上鱼,抠出来的鱼内脏,小猞猁还吃呢。

但这个年过的,再加上赵军结婚肉食多,就给小猞猁吃馋了。

如今的小猞猁只吃五样肉,分别是野鸡肉、野兔肉、狍子肉、鹿肉和小野猪肉。鱼、耗子、大炮卵子肉和老母猪肉,小猞猁都不吃的。

熊肉,不知道它吃不吃了,反正赵军是不敢喂。一怕小猞猁在家攻击小黑熊,二怕有朝一日这小猞猁回了大山,再主动去狩猎熊。

至于家畜的肉,牛、马、羊还有家猪的肉,也是不敢喂的。这同样是怕小猞猁吃惯了,在屯子里再攻击家畜,那可就麻烦了。

如今家里已经有一个屠牛炮了,再来个屠羊猞猁啥的,那日子真就没法过了。

另一口大锅里,是酱焖小河鱼和贴饼子。

在东北,杂鱼、饼子是绝配。

马家是因为来不及发面,所以才蒸的米饭。而赵家是今天一早发的面,赵军他们前脚走,后脚就把面发上了。

玉米面和少量白面贴出的饼子,一面金黄,一面焦红,吃在嘴里玉米面干粮的香中带着一丝丝甜。

酱焖的小河鱼,用筷子夹着鱼头送进嘴里,轻轻一抿,所有鱼肉就进了嘴,只剩下鱼头、鱼骨丢在桌子上。

而酱焖老头鱼,口味跟酱焖小河鱼差不多。只是老头鱼又叫山胖头,这鱼肉多还都是蒜瓣肉,吃起来十分过瘾。

除了酱焖,再就是炸鱼。干炸的小鲫瓜子,正常人都会做,但赵家做法又与众不同。

因为在做这道菜的时候,赵有财虽没出手,但他在一旁指点了。

赵有财让王美兰她们用刀将鲫鱼去头,然后脊背劈开,这样一条小鲫鱼就成了两片。

鱼肉煨了盐后,下到锅里炸。炸的时候注意火候,千万不能火大,火一大、油冒烟,鱼就炸焦了。

还有炸的小河鱼,有干炸的,也有裹面炸的,两种炸法口味就不一样。

再加上一个炒土豆丝、白菜炒木耳,一共是八道菜。对赵家而言,八道菜虽不多,但量大、管饱。

几家人连吃带喝、有说有笑地吃完了晚饭,各家食客临走之前,王美兰把剩下的小河鱼分了,一家分有一斤多鱼,回去自己打酱。

第二天一早,赵军、马玲还是五点半起床,俩人收拾、洗漱完,结伴出去插食、喂狗。

今天和往日不同的是,赵军把小黑熊、小黑胖带了出去。

天气是一天比一天热了,不可能到夏天,还把小黑熊、小猞猁圈在家里。

赵军也想了,这两个小家伙要能适应在家待,就把它们留下。要是适应不了,就给它们放回大山。反正养了这么久,赵军是不忍心杀、看不得它们死。

放归山林之前,赵军肯定得带它们适应一下野外的生活。等它们适应了以后,估计自己就走了。而它们之后的命运如何,那赵军就管不了了。

今天没领小猞猁出来,是因为小猞猁受惊的话,它会乱跑、乱蹿。上房、蹿园子,眨眼就没影。赵军别说追了,就它往哪儿一藏,赵军都找不着它。

所以要溜小猞猁的话,得赶不干活的时候单独带它。至于小黑熊,它体格子大、速度还慢,相对就好管理。

赵军把小黑熊带到门口,开门的一瞬间,小黑胖就蹿了出去,而小黑熊好奇往外探了探头,始终没敢迈出那一步。

赵军弯腰,抬着小黑熊两边腋下,将它丢了出家门。

“嗷!”落地的小黑熊转头就往回跑,见赵军把房门关上,小黑熊瞬间起身,使一双熊掌抱住了赵军的大腿。

“走,走!”赵军抖腿无效,一手揪住小黑熊后脖子,一手掰开了它的熊掌。

怎奈小黑熊有一双前掌,赵军拽开它左掌,再去拽右掌的时候,它又用左掌抱住了赵军的腿。

“汪!汪!”这时,小黑胖蹿到小黑熊身前叫了两声,似乎是感受到了小伙伴的鼓励,再加上赵军摸它脖子,安抚了小黑熊的情绪,小黑熊松开了赵军的大腿。

重新四腿着地的小黑熊,哆哆嗦嗦地将屁股着地,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四周。

“不怕啊,小黑。”赵军弯腰拍拍小黑熊的头,表示对它的鼓励。这时候就跟训狗一样,不能着急也不能打骂,要不然越是打骂,小黑熊就越怂。

“小黑!”这时,下窖取土豆的马玲,拎着喂得罗从菜园里过来,远远地招呼着小黑熊。

小黑熊抻脖看着马玲,小黑胖则撒腿向马玲跑去。

这小狗是黑虎的种,虽然小,但身体相当棒了。尤其这阵子在赵军家吃的,跟吹气似的往起长,体型都快撵上小猞猁了。

“走,小黑。”就在小黑熊看马玲的时候,赵军已经走出两米了。他一招呼,小黑熊就撩着熊掌向赵军跑去。

黑熊一跑,姿势很有意思。赵军笑呵地看着小黑熊过来,等小黑熊靠近,赵军再带着它往后走。

赵军和熊在前,马玲和狗在后。这熊天天跟人在一起,它身上都是赵家人、赵家食客的气味。

所以,直到小黑熊出现在后院,猎狗们远远地看到小黑熊才察觉不对。

以黑虎为首的众多猎狗,扯着绳子朝小黑熊发出声声咆哮。

小黑熊视力差,赵家后院东西两边相隔近百米,小黑熊看猎狗那边模模糊糊。所以它并没表现出多害怕,虽然躲在赵军身后,但悄悄地探头往东边张望着。

和小黑熊不同的是,小黑胖撒欢儿地向它妈跑去。

但当马玲生火、烧水、给土豆打皮,赵军拿着锹到东边去撮狗屎的时候,小黑熊就不敢跟赵军过去了。

走到一半,它就转身溜回马玲身边,静静地看着马玲削土豆。

起初马玲并没在意,直到听见旁边有吭叽声,马玲转头一看,就见小黑熊合掌冲自己拜上了。

“嗯?”马玲一怔,她低头看看手里的土豆,瞬间反应过来。

“你等着啊。”马玲很有耐心地把削好皮的土豆洗了洗,然后用刀锛下一块,丢进了小黑熊嘴里。

吃着土豆的小黑熊,一边嚼,一边跪倒在地,紧接着就要磕头。

“小黑!”马玲哭笑不得地去拉小黑熊胳膊,道:“快起来吧,不用啊。”

能看的出来,小黑熊不是白吃人家东西的主,硬是给马玲磕了头,然后才跪直了身子,看着马玲手里的土豆。

马玲看了看手里的土豆,又看了看长跪不起的小黑熊,她有些无奈地起身,拿过灶台旁的水舀子,擓水涮了一下后将水倒掉。然后,马玲用刀将土豆锛成一块一块,装在水舀子里一起送到小黑熊面前。

如此一来,小黑熊就不磕头了,它撅着屁股把头插在水舀子里啃吃着土豆。

正常的熊,应该用熊掌拿着土豆往嘴里送。小黑熊这是跟小猞猁待久了,吃东西的方式都被小猞猁带偏了。

就这样,马玲削一个土豆,小黑熊就吃一个,它吃土豆的速度可快了。

马玲也惯着它,当赵军过来的时候,小黑熊已经吃进去四个土豆了。

“吃上啦?”赵军笑着问了一句,马玲笑道:“嗯呐,看我削土豆,完了就跪那儿了。”

“这如海呀。”赵军笑道:“不教我们好的。”

听赵军起到李如海,小黑熊头从盆里抬起,看了赵军一眼。

“行了,吃差不多得了。”赵军道:“拔凉的,吃那些干啥呀?一会儿插熟了吃。”

小两口插好狗食,先给了小黑熊一大勺,然后赵军提着装狗食的水梢去喂狗,马玲留下刷锅。

等马玲刷完锅,赵军还没喂完狗,但小黑熊已经吃完了。

烀土豆搀苞米面,小黑熊挺爱吃的。

“走,回屋。”马玲带着小黑熊回屋,就见王美兰正在炸鱼酱。

马玲用湿抹布小黑熊擦了一遍,然后将其撵回西小屋。

等出来后,马玲来到王美兰身旁,问道:“妈,我帮你干点啥呀?”

正剥葱的王美兰抬头看了一眼,道:“老闺儿,你上炉子那旮沓,给饼子贴了吧。”

说完这句,王美兰又补充道:“我让你爸贴,你爸非要换豆腐脑去,说你乐吃。”

听王美兰这话,马玲心里美滋滋的,她笑着挽袖子,道:“妈,不用我爸。我洗手,我贴。”

马玲用香皂反复洗了手,然后用清水涮了马勺,紧接着拿着马勺到炉子前,用空着的手拿炉钩子撤下炉盖。

看里面大块的松木燃着红火,马玲把马勺坐在炉子上,随后往锅里加了少许清水。

马玲回身,到碗架里取了个小盔儿。等她回来的时候,锅底水就冒泡了。

马玲把小盔儿扣在水上,然后到旁边搬了个凳子,又把发面盆和小水碗拿过来放在凳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了,马玲却又去洗了手。这是王美兰教给马玲的,王美兰说做吃的一定得干净。手摸完凳子、面盆,再摸粮食之前,得再洗一遍手。

洗完手的马玲回到锅前,这时候锅里水已经响边了。水被小盔儿扣着,锅还没盖盖子,锅边转圈没有一丝水汽,都是干的。

这时,马玲把手伸进水碗里蘸了一下,紧接着她手往锅边转圈轻弹,将锅边掸湿后,马玲迅速从面盆里抓出一坨面来。

只见马玲右手抓面轻轻一攥,眨眼之间就把面丢进了左手,左手不停又将面丢回了右手中。连着丢着两下,连两秒钟的时间都没有,那面就成团了。

然后就见马玲手腕一抖,几乎同时就听“啪”的一声,面团摔在锅边,成一饼子贴在上面。

有人贴饼子,饼子摔到锅上,面会往下流。那样就是面没和好、和稀了,赵家有永安第一厨师在,王美兰、金小梅她们都受过培训,和的面正正好好。

那饼子贴在锅边上,手指厚的面纹丝不动,这是面和的好。而这饼子贴圆圆溜溜的,虽比不上圆规画的,却也差不多了,这就是马玲的手法好。

马玲双手不停,真就一眨眼的工夫,第二个饼子又被她贴在了锅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