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二章 .庞家帮也惦记参王(1/2)

在永安屯,最气派的房子毫无疑问就是赵家新宅。

在永胜,最好的房子却不是林场书记周春明家,也不是屯长家,而是老庞家。

庞家当家的叫庞振东,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庞瞎子。

这个庞瞎子和杨瞎子不同,杨瞎子是本地人对顶级炮手的尊称,而庞瞎子是真瞎了个眼睛。

庞振东左眼是只假眼,那些年再有钱也没有技术,所以庞振东的假眼就是个玻璃球,也就是东北人说的溜(liú)儿溜儿。

庞振东他爹江湖人送外号庞三眼,是因为那人眉心处有个大痦子,就像额头上多出一只眼睛一样。

所以曾有人调侃说,这爷俩一个长了三只眼,一个丢了一只眼,这一匀乎就正好了。

这话说的挺损,而庞家这爷俩都不是等闲之辈。那庞三眼曾跟邵云金学艺,后来邵云金远走他乡,庞三眼自己攒拢起一堆人来组建参帮,一直发展至今。

庞振东从他爹手里接庞家帮时,庞家帮就是永安林区,也就是当初十八道岗子的第一参帮。

如今,庞家帮还是永安第一参帮。庞家帮以庞家三父子为核心,下有庞振东的八个徒弟和十多个帮工。

这些人跟着庞振东,一年只干三个月。而就这三个月,庞家帮最底层的帮工都能收入过千。

由此可见,庞家帮确实有实力,也属实有钱。

庞家大院坐落在永胜屯西南角,院子四围和左邻右舍都是分开的。院墙都是红砖砌的,这年头墙没有太高的,就像赵家新宅那墙也就一米半左右。

庞家大院也如此,但他家院墙上又围了半米铁丝网。

那铁丝网就是在八号线上缠小段铁丝,两段一拧,四头留着并向外分开。而且用钳子掐折那小段铁丝的时候,是斜着掐的,这就使得那小段铁丝两头都是尖。

这样的铁丝网,就能防住不少人。

庞家有四间半房,西屋北面接出来半间。这半间不朝阳,屋里就显得阴暗。

此时庞振东、庞高明、庞高升三父子,就聚在这小屋里。

这屋西墙上钉钉子,然后牵了根绳,绳上挂着三大一小四颗熊胆。

看那熊胆的状态,都是刚杀出来不久的。

此时庞高明望着绳上挂的四颗熊胆,对庞振东笑道:“爹,你这招真行,把咱去年放山看着的熊瞎子仓告诉韩胜利。咱杀不了,让他杀去哈。”

熊虽然是下头场雪以后才进仓子,但从夏天开始,熊就会为自己的冬眠做准备。

它们不仅会找合适的仓子,还会对仓子进行修整。

而庞家帮每年七、八、九三月份放山,在这过程中,他们会发现一些树洞、石洞有熊留下的痕迹。

这要是一般的采山人,入冬一落雪就得炮手琢磨那仓子。

可庞家帮不是一般的采山人,他们采的是棒槌,也就是野山参。

虽然那些熊胆杀出来能卖不少钱,但庞振东为人很是小心,他怕把有心人根据熊仓子的位置,再推算出他们放山去的老埯子的位置。

所以这些年,庞振东始终没找过人去杀熊仓子。而且,他还严格管控自己的手下。在这方面,庞振东有他独到的一些手段。

也不知道今年是咋了,庞振东竟然把熊仓子的位置都告诉了韩胜利。而韩胜利本事也挺硬,杀出八颗熊胆就分了庞振东一半。

此时庞振东看着挂起来的四颗熊胆,口中说道:“高升,让你媳妇看着点儿,看这熊瞎子胆皮抽吧了,就赶紧拿热水蘸。等啥前儿干透了,就拿着上老赵家卖去。”

“哎,爹。”庞高升闻言,应道:“我都跟她说了,你就放心吧。”

“爹。”这时,庞高明问庞振东道:“你说咱这招能管用吗?”

“能…吧?”庞振东似乎也不是很有信心地回应了一句,然后就听庞高明追问:“爹,那老山狗子不能给那棒槌卖了吧?”

庞振东闻言,缓缓摇了摇头,才道:“不能。”

庞振东说完这俩字,停顿了约有两秒,才继续说道:“那是大仙童啊,妥妥的草仙。不管他是往岭南卖,还是往岭西卖,行里不可能没有信儿。”

“爹呀,能不能是整岔劈了?”庞高升也怀疑,道:“能不能是小仙童啊?”

庞高升说完,见庞振东微微愣神,又紧接着说:“大仙童的话,那得是山神爷、老把头多上眼呢,才能让他们遇着这山财运呀?”

“你知道啥?”庞振东闻言,面色沉下去,道:“那参王山、参女峰,这名都是咋来的?”

参王山、参女峰,就是当年赵军猎猪神那一左一右。

听庞振东这话,庞高明、庞高升都不吱声了。

而这时,庞振东又道:“再说了,那姓穆的跟邵天鹏多少年了?大仙童、小仙童,他还能认错?那差多少呢?”

“爹呀。”庞高明皱眉,道:“那参王山、参女峰,咱爷仨也不是没去过?打我俩入跟你老这行,哪年咱不去转悠一趟、两趟的?咱请出来啥了?”

放山行里规矩特别多,尤其是在言语方面,说错话不行,乱说话也不行。

像挖参不能说挖,得说抬或请来表示尊重。

“就是啊!”这时,庞高升在旁附和道:“咱上参王山也没请着啥啊,一共请出来五苗棒槌,还有仨不够上秤的。”

在放山行里,重量不到一钱三的野山参是没人收的,行里称其为不够上秤。

听到庞高升这话,庞振东道:“你知道个屁呀,那地方叫参王山,能没有参吗?”

这年头,孩子都听家长了。长大了,也是如此。

而做父亲虽然都含蓄、不会表达爱,但正因他们的严厉,让子女对他们又敬又怕。

眼看庞振东不乐意了,庞高明、庞高升立马没话了。

这时,庞振东道:“以前有皇帝前儿,打牲衙门在乌拉、在岭南,但打草仙的都上咱岭西来,为啥?”

“为了咱这参王山”庞高明顺着庞振东的话,试探着问了一句,然后就见他爹点头,道:“嗯呢呗,就奔参王山、参女峰来的。”

“爹呀,我说话,你老别生气啊。”庞高升道:“那一片儿,咱都翻多少遍了,那也没翻着啥呀?以前老邵头子领你老上山,走过多少遍呢,那你老就找不着啦?”

听庞高升这话,庞振东憋的脸通红,然后猛地叹了口气,道:“唉,你知道个屁。”

说完这句,庞振东道:“那老东西才咕咚呢,他领我们上参王山,都特么等下黑儿呀。到那儿了,也不拿窝子,天亮就铺棍开排,搁那老林子里,都特么一个样儿,谁知道哪儿是哪儿啊?”

庞家兄弟闻言一怔,随即双双低下了头。

很快,庞高升抬头露出一张笑脸,问道:“爹,就跟咱觅老埯子似的,半夜去完了第二天排完了,等黑天就撤呗?”

听庞高升这话,庞振东没吱声,只用他那只独眼瞪了他二儿子一下。

参帮放山,到一个地方是要安营扎寨,这在行里叫拿窝子。

住下以后,通常会在周围放山半个月左右,有的时间更长。

而像庞振东说的,邵云金当年带他们上参王山时,都是在晚上赶路。

那时候连手电筒都没有,举着火把就能看着眼前的道儿。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老跑山人都容易走抹搭山了。尤其是山势平缓的地带,那真是一走一懵圈。

想赵把头那是多大的能耐啊,去年不也走丢了吗?

像庞振东说的,邵云金头天晚上领着他们这些徒弟上山,等天亮到地方以后忙活这一天。再等到黑天,邵云金带着他们出山。这样一来,谁也不知道过去的一天两夜,自己被把头领到了何处。

而听庞高升刚才的话就能知道,这些年庞振东也是这么带队伍的。

当然了,他们也不是每天都这么折腾,只有对一些宝地,才会如此的慎重、保密。

“爹。”就在这时,庞高明问庞振东,道:“我记着你说的,那老邵头子晚上领你们趟山,从来不抹搭山。那咱晚上趟山前儿,咋一整就抹搭山呢?”

抹搭山是东北方言,是在山里迷路的意思。

“他特么有好东西。”庞振东一脸严肃地道:“以前打牲衙门打草仙的将军,画的那些图都在他手里呢,他能抹搭山吗?”

庞振东此话一出,庞家兄弟立即来了兴致,庞高明忙问:“爹,那地图白天有用,晚上还能看图还有用吗?”

“咱不知道是啥图,但肯定是有用。”庞振东信誓旦旦地说:“反正他领我们走夜路是没抹搭山过。”

“爹。”庞高升又问:“那这茬儿,我们咋从来没听你老提过呢?”

“我提有鸡毛用啊?”庞振东沉着脸,道:“人家有这好东西,肯定是自己家一辈儿、一辈儿往下传,能给你呀?”

听庞振东这么说,庞高明、庞高升都不吭气了。

“唉!”忽然,庞振东叹口气,语带不甘地说:“就我晚上领你们趟的那些俺子,都是以前邵秃爪子白天领我们走的。所以说,你爷那年借着那邢老三,给邵天鹏撵出去了吗。要不有他们,咱鸡毛也捞不着。”

庞高明、庞高升闻言,哥俩都面露凝重之色。自家藏着掖着的宝地,却是邵家帮普通的参埯子。正如庞振东所说,要是当初没把邵家帮撵走,他们庞家帮真没啥混头了。

“唉!”就在这时,庞振东又叹了口气,道:“当时齐大牙就说邵家帮跟邢老三整起来了,也没说有大仙童啊。”

“爹,他哪知道啊?”庞高升道:“齐大牙是咱们伙儿的,他哪知道邵家帮请出大仙童了?”

去年邢三把参王给赵军的时候,曾给赵军讲过他跟邵家帮的冲突经过。邢三说当年是个外号叫齐大牙的人从中说和,而那齐大牙就是庞家帮的人。

赵军在桥头村到邵家做客的时候,也听邵天鹏提过这段往事。那齐大牙将他们和邢三发生冲突的事告诉给庞三眼,庞三眼以山规说事,阻止邵家帮过岭放山。

但听刚才庞家父子的对话,他们最近应该是结识了邵家帮的某位老成员,并从那人口中得知了邵家帮丢失参王的事。

此时,庞家父子又把话题回到邢三头上,只听庞高明道:“爹、大哥,你们说老赵家这么有钱,能不能是给那大仙童卖了?”

“我说不是!不是呢!”庞振东急躁地道:“谁要卖大仙童,咱能不知道信儿吗?”

“爸呀,我就说他们卖的不是大仙童,是小仙童。”这时庞高升对庞振东说了这么一句,而这样的话,在之前他已经说过一次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