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一章 .华容道上 父子不相让(1/2)

吃饱喝足,西山屯人短暂休息片刻,便继续帮他们敬爱的屯长干活。

有炖肉和二米饭垫底,西山屯人干活的热情更高了。

男人们继续盖棚子,此时都已经盖到西院李宝玉家了。

妇女们早已将赵家的五间大瓦房,里里外外地收拾了个遍,窗户都给擦得干干净净,连个道子都没有。

吃完饭,她们就刷碗。等刷洗完碗筷,她们把用过的桌椅板凳又刷、擦了一遍。这样等到赵家办席那天,这些桌凳就能直接拿出来用了。

弄干净的桌凳放在外面,太阳一照、小风一呲就干了。

妇女们又把这些桌凳碗筷归置好,整齐地摆在仓房里。

四十多妇女干这些活儿,那是太轻松了。妇女们这边完事,那边的棚子还没盖完呢。

这些妇女又将赵家前院、后院划拉一遍,砖地甬道被她们扫的连土都没了。

然后,她们又涌到院外。一部分人扫院外大道,一部分人帮赵军家劈柈子。

一、二米长的各种柴火,都被她们用锯分成五十公分一截的,随后用斧子从中间劈成两半。

妇女主任王小兰应该是有强迫症,她不参与锯柈子,但她动手码柈子。

她码完柈子剁,齐刷刷的,没有一根出头。这活儿干的…属实有点儿闲的慌,但让人一看就特别舒服。

等把赵家院外两个柴火垛都收拾成柈子垛,那边棚子还没完事呢。

这些妇女没什么干的,便研究着要给赵家院外的大柳树修了。

还好去小卖店买东西的王美兰及时赶回来,才免了大柳树一劫。

王美兰和金小梅一人扛了半个面口袋,里面装的是五分钱一斤糖球。王美兰让妇女们进院休息,然后把糖球分了、喝点水,等着盖完棚子的完工。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张援民来向王美兰汇报,说棚子已经彻底竣工了,请王美兰过去验收、检查。

贯穿赵、李两家后院,长达三百多米的松木棚,虽然简陋,但看着可壮观了。

正常赵、李两家院子是有墙隔开的,而两家棚子之间,里头有道门,能从这边到那边。

这棚子盖的属实没毛病,王美兰十分满意,在向西山屯人表达完谢意后,王美兰招呼大伙到前院分肉。

原本定的是给他们分野猪肉、牛肉,但今天来的人多,王美兰又让赵有财回家取了黑瞎子肉。

分肉的时候,王美兰就说:“我给你们大伙掺和着拿,一家一样都拿点。尤其是黑瞎子肉,拿回去能焅油。”

众人纷纷向王美兰道谢,今天双方可谓是皆大欢喜。

不对,赵有财不欢喜。这连吃带分的,整出好几百斤肉,赵有财能有笑脸才怪呢 搭棚子也就罢了,就像妇女干的那些活儿,赵有财认为王美兰完全可以带着金小梅、赵玲她们干。

领完肉的人在一旁等着,等肉都分完,他们大伙准备一起回去的时候,王美兰叫住了张兴隆和佟友丰。

“张主任、佟队长。”王美兰交代二人,道:“明天你们上乡里的时候,给咱屯子会计也报上去。”

“嗯?”张兴隆、佟友丰闻言一怔,张兴隆紧忙问道:“屯长,咱屯子会计是谁呀?”

“那闺女今天没来。”王美兰说话时,看了有些激动的李大智一眼,道:“她叫李彤云,闺女今年十八岁,是中专出来的。”

在赵军家这边,提前谁是从哪儿、哪儿出来的,就是说这人的根脚。

比如说起赵威鹏,可以说他是从部队出来的。

王美兰说李彤云是中专出来,纯属就是打马虎眼,让人听了还认为那闺女是中专正经毕业的呢。

但这不属于撒谎,肄业不也是出来了嘛,只不过是被学校撵出来的。

张兴隆、佟友丰虽是氓流子出身,但也知道啥是中专生。

这年头的中专生可了不得,他们一听李彤云是中专出来的,顿时对那还未谋面的小李会计肃然起敬。

“屯长,我们知道了。”虽然大局已定,但佟友丰与张兴隆的竞争始终在延续。此时他抢在张兴隆之前,开口对王美兰说:“我们这趟去,顺便给你大印取(qiǔ)回来。”

这年头,好像一省的封疆大吏是有印的。但屯长绝对是没有,佟友丰这么说,不过是把西山屯的印说成了是王美兰的。

不过这话要细分析也没毛病,这印拿回来也得是王美兰把持着。

而听佟友丰这话,王美兰瞬间眼睛一亮。那大印代表着权力呀,虽然权力不大,但派头可不小。

去年有几次王美兰到屯部打电话的时候,看赵国峰拿大印“咔咔”盖,还觉得挺有派呢。

一想到如今自己跟赵国峰平起平坐,自己也有大印了,王美兰就不忍不住直乐。

看王美兰脸上露出笑模样,张兴隆忙道:“屯长,我们拿完给你送过来。”

张兴隆此言一出,佟友丰立刻脸色大变。自己好不容易铺垫的,结果人情让张兴隆做实了。

“哈哈,不用麻烦。”王美兰闻言,笑道:“我哪天过去取都行。”

“那可不行!”张兴隆一脸严肃地道:“你是屯长,大印必须放你手啊。”

“哈哈…”王美兰忍不住笑道:“那行吧,那麻烦你们了啊!”

“不麻烦,不麻烦。”张兴隆在西山屯人诧异的目光中,冲王美兰陪笑道:“这都是我们应该的。”

倔老头儿的人设碎了一地,但初踏仕途的张兴隆根本不在乎。

送走了西山屯人,王美兰回身冲赵军一抬手,道:“儿子,去,给驴牵出来去。”

赵军答应一声,带着李宝玉、解臣又进了院子。他们可不是王美兰,他们喊不出那驴来,只能赶着走。

“小姐啊!”这时,李大智向王美兰道谢,说:“这太谢谢你了。”

李大智谢的是王美兰帮李彤云安排工作的事,虽然他家姑娘愁的是找对象费劲。可要是有了工作,没准情况还能好一些。

说起这个来,李大智是真愁。按理说,就以他闺女的样貌,都得挑婆家。

但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

就像解臣、赵金辉,在初见李彤云时都被美色所迷惑,但两人一发现不对,就立马撤了。

不同的是,解臣是亲眼所见,而赵金辉是道听途说。

为此,李如海还挨了顿收拾。但后来经过赵军旁敲侧击打听才知道,这事还真不是李如海说的。

赵威鹏、赵金辉那天跟着楚安民进城,吃饭、喝酒的时候,楚安民无意提起那个蹬树腾空、转身踹倒大小伙子的李彤云,赵威鹏、赵金辉才意识到,这世上眼见的也不一定为实。

今天这边人手够用,林雪、李彤云还有赵玲、杨玉凤、徐春燕都没过来,她们留在赵家老宅做饭、照看孩子。

晚上饭也是她们做的,八个菜有荤有素、菜码也大。

吃饭的时候,赵有财就宣布他明天要上山。

可等他说完,整张桌上只有李大勇一人响应,道:“大哥,明天上山领不领狗啊?”

“领!”赵有财道:“我看雪差不多了,明天早起领狗上山撵大个子去。”

赵有财说雪差不多了,是每年每到开春这个时候,阳坡雪都化没了,背阴坡上的雪由于温度高,也慢慢地在化。

但东北开春昼夜温差大,白天能达到零上四五度,晚上却降到零下七八度。

这样一来,阴坡的雪到晚上又上冻了。但冻不是全冻,而是冻最上面那一层,冻的雪上面有一层硬壳。

这层硬壳,扛得住狗跑,但扛不住鹿。

也不光是鹿,鹿、狍子、野猪的蹄子尖一踩,直接就将那层硬壳踩裂,然后就陷进去了。

鹿的腿,长而强劲,相对还好一些,能扑腾两下。而狍子、野猪,就只有引颈受戮的份儿。

赵有财落下,就听王强嘀咕道:“姐夫,你还哪有狗啦?不就一个青老虎了吗?”

赵家狗帮先战挑茬子,后战杀人熊,有些狗受伤在养伤,但院子里还有不少狗呢。

只不过赵有财要强啊,一直都说不用他儿子的狗。而赵有财那次上山,带着狗帮战挑茬子,结果大败而归。赵家猎帮的猎狗,就只有青老虎和红母狗全身而退。

青老虎虽老,但开春猎鹿相对容易,只要再给它个帮狗,它就能抓大马鹿。

可红母狗不行,它都没干过这种活儿,哪能行啊?

赵有财知道王强是拿话磕打自己呢,当即使小眼睛夹了王强一下,然后道:“你姐说你大外甥办席得上地三仙,还非得用牤蛋子、小二岁儿,这我就不得上山打去吗?”

赵有财的意思很明了,我上山打鹿是为赵军,不用他的狗,用谁的狗?

听赵有财这么说,王强就不吱声了。而见王强不说话,李大勇问他道:“强子,你明天跟我们去呗?”

“我不去。”王强毫不犹豫地拒绝,道:“我起不来。”

想使雪上那层硬盖打鹿和狍子,必须得起早,而且是大早。

天不亮就得进山,天亮就得开干。要不然太阳一出来,那层硬盖一破就困不住狍子和鹿了。

除非是干野猪,因为野猪与鹿和狍子不同,野猪腿脚不那么灵活。只要雪深,就能给它拔住。

去年赵军去年猎猪神、灭猪帮那一战,就是这么打的。不需要早起,只要地势附合条件就行。

而打鹿和狍子不行,必须得早起。一般的话,都是四点多钟就从家走。

王强本就有点娇生惯养,而且现在家里条件又一天比一天好,他才不去吃那个苦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