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赵军跑业务(1/2)
西山屯没有张援民那样的「兵家大能」坐镇,不晓得什么叫疲兵之计,但任谁都能看出那些狐狸在折腾人。
佟友丰当机立断,将男人们叫在一起,八人一组,分成十八小组。每三个小组又为一个小队,每个小队值夜班一小时,其他人则抓紧休息。
佟友丰亲自率领第一小队开始执勤,其他人纷纷赶回家里钻进被窝,抓紧时间睡觉。
武大林被分到了第三小队,两个小时后,也就是半夜两点钟的时候,第二小队会有人来叫他接班。
武大林很快就进入梦乡,可他刚睡着才十几分钟,就听房后「嗷」的一声,紧接着下屋棚子里的大鹅「啊啊」地叫。
「他爸快起来!」林文芹坐起身,使劲一推武大林,喊道:「狐狸进鹅圈了!」
她这么一喊,不光武大林,就连家里俩孩子也都起来了。
一家四口穿上棉袄、棉裤,蹬上棉鞋慌忙跑到屋外,就见下屋棚子的门不怎么就开了。
大鹅和鸡不一样,大鹅没有夜盲症,棚子门一开,大鹅昂着头,压着腚、踮着脚、扇呼着翅膀满院子跑。
一家四口好不容将大鹅撵回棚子,武大林找来钳子、铁丝将棚子门死。
这时候,有三个人打着火把,来到了武大林家帐子外。
「大林啊,咋地啦!」有人问,林文芹没好气地道:「还咋地啦?狐狸都给我家棚子门扒开了,你们巡逻巡哪儿去了?」
「哎呀,弟妹呀!」那人委屈地道:「我们搁你家门口过去两趟了,佟哥给我们仨安排的巡这三趟房,那谁也不能一直守你家呀?」
这时林文芹还想说什么,却被武大林给拦住了。因为人家说的没错,一个小队二十四个人,巡逻这么大个屯子,怎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一家四口回到屋里,脱下衣服钻进被窝继续睡觉。刚睡着没多大一会儿,就听房后「嗷」的一声狐狸叫,紧接着大鹅又是「啊啊」地叫。
武大林、林文芹瞬间从被窝里弹起,林文芹问武大林说:「他爸呀,你不给棚子门拧严了吗?」
「我都拧严实的了。」武大林气呼呼地说:「大鹅不就那b玩意吗?有点儿动静它也叫唤。」
「ctmd!」林文芹爆了句粗口,拽过棉袄就往身上套,武大林见状问道:「你别去了,那狐狸也不能给棚子扒开,你去干啥呀?」
「我去看看吧。」林文芹无奈地说:「鹅这么叫唤,我能睡着这个觉吗?」
倒不是说鹅叫吵到林文芹了,而是林文芹不放心。他家棚子里,留了一公四母五只鹅。
五只鹅要给解孙氏拿去请客,赵家那帮食客吃两顿有富裕,吃三顿还不够。
但对武大林家而言,这五只鹅可是太重要了!
这五只鹅是东北的豁眼鹅,极爱下蛋。从开春到入冬,能下二百个蛋。
熬过这个冬天,开春遍地是野菜,这五只鹅下的种蛋捡进屋,在炕上孵出小鹅,外头母鹅还不耽误下蛋。一年到头,卖鹅蛋还能卖百八十块钱呢。
所以即便武大林再三保证狐狸进不去棚子,可林文芹怎么也不放心。
「你别去了!」武大林拽过棉裤蹬上,道:「我去!」
两口子起来,点着提灯出去,眼看一道黑影奔帐子外窜去,武大林提板锹的工夫,那黑影就消失不见了。
两口子到关鹅的棚子前检查一番,见没什么事,才回屋休息。
「他爹呀。」两口子躺下后,林文芹对武大林说:「等到你班的时候,你多在咱家门口转悠、转悠。」
「我知道!」武大林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这样想,别人 也这样想。这就导致,这一晚上西山屯没有什么损失,但谁都没睡好。
相比之下,在永安的邢三睡的很舒服。家里咋也比山里得窝棚强,屋子暖和,还比山里安静。
平时在山里一过三点,邢三就让早起觅食的狍子嗷起来了。可今天,邢三睡到了四点才醒。
他醒来以后,听外屋地没有动静,邢三就坐起来围着棉被抽烟。
人呐,一闲下来、一静下来就好胡思乱想。这时的邢三,想起了他曾经的家,他也有妻儿,但如今就剩他老轱辘棒子一个人。
「三大爷。」忽然,赵军迷迷糊糊地对他说:「早晨这屋没那么暖和,你别凉着啊。」
「哎。」邢三应了一声,平房火炕、火墙取暖就这样,上半夜热的光膀子,后半夜冻鼻尖。
可虽然屋里没那么暖和了,但邢三心里暖和。他丢了烟头,又躺下眯了个回笼觉。
等外屋地隐约传来声音时,邢三才和赵军起床。赵军从屋里出来时,王美兰已经把灶坑烧上,火墙那边也热了。
「儿子,锅里烧上水了。」王美兰端着一小盆黄豆,又拿过另一个盆对赵军说:「烧热乎了,你跟你三大爷洗脸啥的。」
王美兰说完,端着盆、拿着盆就走了。
邢三在山里住,吃不着大豆腐、豆腐脑,王美兰就拿着黄豆给他换回一些。
主食是新蒸的白面大馒头,配上淋了辣椒油的豆腐脑,吃的赵军脑门见汗。
吃饱喝足,赵军和邢三收拾东西准备上山。
当他们从家出来的时候,隔壁李家走出李宝玉。
从今天起,李宝玉正式归队赵家帮,但他现在要去找王强汇合,然后两个人去永福屯,赶养路工通勤的铁轨板车去三工段。
赵军骑上摩托,驮着邢三出永安入山场。
邢三指路,赵军骑行半个小时,来到一窝棚前。
「老邓!」邢三下车,扯着嗓子就喊。他话音落下,窝棚门开走出个骨瘦如柴的老头儿。
「老三!」邓照山出门见邢三领着个年轻人,开口便问:「这是你侄儿啊?」
哪壶不开提哪壶,邢三嘴角一扯,但不知者不怪,他拉过赵军对邓照山,道:「这跟我,比我侄儿还亲呢。」
说着,邢三抬手向邓照山一比划,道:「赵军呐,这你叫邓大爷。」
「邓大爷。」赵军很客气地和邓照山打声招呼,刚才邢三喊老邓,赵军以为他喊的是老灯呢。
「赵军?」邓照山眼睛有些花,他眯眼看着赵军,道:「你就是赵军啊?」
「这什么话?」邢三在旁摆手,道:「他不是,你是啊?」
「你这说啥呢?」邓照山瞪了邢三一眼,说:「我听南三班那老孔头子念叨的,说有个叫赵军的小子可恶(n)了。」
「那就是他!」邢三乐呵地在赵军肩膀上一拍,邓照山刚才说的那个「恶」,是夸赵军厉害。
「啊…」邓照山被邢三的举动整的一愣,但他能看出来邢老三和这年轻人确实挺亲近的。
邓照山感觉诧异之余,邀请邢三、赵军进到他窝棚里。
跑腿子窝棚,条件十分艰苦,就那么一个茶缸子,邓照山往里倒上热水,送到邢三面前。
邢三接过茶缸,问邓照山说:「你今年咋样儿啊?」
「哎呀,一般话吧。」邓照山含糊地回答了一句,邢三闻言追问:「从落雪到现在,你划拉多少张黄叶子了?」
「十来张吧,就对付事儿。」邓照山怕邢三再问,紧接着他就反问邢三说:「老三,你这大早晨来,有事儿啊?」
「嗯呐。」邢三 道:「有好事儿我跟你说。」
「好事儿?」邓照山一副打死我都不信的表情,冷笑道:「有好事儿,你还能找我?」
邢三自从跟赵军认识以来,整个人活泼了不少。听邓照山语带嘲讽,邢三也没急眼,而是抬手一指赵军,对邓照山说:「这小子收黄叶子,给的价还不差,这是不是好事儿?」
「啊?」邓照山看向赵军,问道:「小子,你能给啥价呀?」
「母的二十八,公的三十八。」赵军也不磨叽,开口就报了价。
「什么?」邓照山瞪大眼睛看着赵军,一脸惊讶地问赵军道:「你这跟供销社一个价呢?」
「啊!」赵军点头,笑道:「我要给的比供销社少,你老也不带把皮子卖给我的。」
邓照山一笑没说话,他赞同赵军说的。如果赵军给的比供销社少,哪怕一张少五分钱,这老头儿也宁可走一天,将皮子卖到供销社去。
「邓大爷。」赵军对邓照山道:「你老要愿意卖,咱就说准成了。完了我下礼拜一拿着钱过来,我到你窝棚来收。」
「嗯?」邓照山一怔,脱口道:「这好啊!」
虽然赵军给的收购价,和供销社里的一样。但上门来收黄叶子,就省着老头儿往城里跑了。跑一趟不说挨累吧,主要得花路费。老辈人仔细惯了,能省则省。
邓照山说完,瞄了旁边的邢三一眼,然后对赵军说:「小子,那你下礼拜一过来,完了那啥…」
说到此处,邓照山停顿了一下。趁着停顿的工夫,邓照山又扫了邢三一眼,然后才对赵军说道:「你能收多少张啊?」
听邓照山这话,邢三冷笑一声,但他知道跑山的人规矩,即便这片山场再好,也不当着外人的面说。
「有多少,我要多少,百八十张我也能收起。」赵军道:「完了邓大爷你放心,我家在永安屯儿,我和我爸都是林场职工。我办事不带差的,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我听说了。」邓照山道:「你家跟那个林场书记有亲戚,是不是?」
「嗯呐,周书记是我亲(qing)爹。」赵军也没啥好瞒的,老头子这么问,无非是图个心里踏实。
「艹!」赵军话音刚落,旁边的邢三爆了句粗口,他看着邓照山,没好气地说:「净整那没用的,我们是能抢你呀?还是能骗你呀?」
邓照山瞥了邢三一眼,然后对赵军说:「行,小子,那你来前儿拿个千八百的。我这两天再溜溜夹子,完了划拉、划拉,能有个二十张黄叶子。」
「好嘞,邓大爷。」赵军笑着应下,然后给邢三一个眼色,邢三起身与邓照山道别,和赵军从窝棚出来赶往下一个地方。
摩托车一路向南,沿着运柴道一路向高山大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