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社会发展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放劳动力(1/2)
“对啊,我们以前没算过,还真不知道这庄子的产出这么高。
既然土地种粮食这么高产量,为什么还是很多人在饿肚子?”
“因为百姓手里的地少啊!”
贺云熙说,“一个农家,少的有七八口人,多的可能有十几二十几口人,但是一家人的地却可能只有几亩几十亩。
产出的粮食还要交税,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而一家人不可能只吃饭,还得穿衣,还有可能会生病。
平时家里的产出可能勉强够大家生活,可要是有一个看病吃药的,那这家子的生活就很好好起来了。
但是人吃五谷杂粮,哪能没有生病的时候呢?”
贺云熙的话让大家都沉默了。
看他们感受的并不是那么直观,贺云熙又例举道:“假如一户人家,家里有十口人,十亩地,而且全是上等地,那他们一年的产量是七千五百斤的麦子,交税三成,最后自己能得五千二百五十斤,磨面粉率算多点,能得面粉四千二百斤,一家人少吃点,一个人一斤半,那他们家的面粉可以让他们吃二百八十天,也就是差不多九个月。
就这产出,还不够他们一家子吃一年。
而一家十个人十亩地,这在现实生活里还是很少的,更不说全是上等地了。”
“没错,村里那些人,最少是一家十几口呢。”
陆云卿点着小脑袋道。
“而且家里也没那么多地。
有些家里还没有地,只能去佃地主家的。”
陆云娇说道。
“云熙姐姐,你这一大堆的数字听得我头都晕了。”
梁锦安说,“这么说起来,百姓的生活真的是苦。”
三个小霸王都沉默了。
以前他们只觉得百姓生活比较清苦,却不知道他们连饭都吃不饱的。
“这还没算穿衣看病的。”
段正玉叹息。
“而且也不能只吃主食,不吃菜。”
梁锦齐跟着说。
“妹子,那这样说起来,百姓的生活岂不是就一直无望了?”
裴晓军问。
“当然是要想办法改变现状了呀!”
“那要怎么改变?”
“第一点,寻找高产量的农作物。
同样一亩地,种小麦产量七百五十斤,种玉米有一千二百斤到一千四百斤,你说种玉米划算还是种小麦划算。”
“当然是种玉米了。”
梁锦安说。
“可是玉米没那么好吃。”
梁锦齐有些嫌弃。
“玉米我知道,可是这亩产也不高啊!”
裴晓军有些疑惑地问。
“那是种植的方法不对!”
陆云娇说,“大嫂去年种的玉米就有那么高的产量。”
“妹子你厉害啊!”
裴晓军朝贺云熙竖起大拇指。
“这个方法我已经告诉皇上了,皇上可能会验证一下,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推广出去。”
贺云熙说。
“这玉米也没有高出太多。”
梁锦齐说。
“所以需要寻找更高产量的农作物。”
贺云熙喃喃道。
“你刚才说这是第一点,还有其他点吗?”
贺景泰问。
“第二点,提高生产力,缩短种植的时间。”
贺云熙说。
“这个我知道!”
梁锦安举手说道,“一个人犁地的话,可能需要用两三天的时间,要是用牛的话,可能一两个时辰就好了。
所以,是不是要多养牛?”
“这确实事一点。
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
“其他方面?”
陆云卿仰头问。
“对啊。
就拿犁地来说,除了人和牛,是不是还有农具?”
贺云熙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磨刀不误砍柴工知道吧?”
“知道知道,先生上次说了这个。”
陆云卿开心地说。
“你看,一个樵夫没有磨刀,一个磨了刀,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如果换做是农民,他们犁地的农具是不是也会影响犁地的效率?”
“你说的没错。”
几个人点头附和。
“再举个例子,一个人种一块地需要五天时间,现在他有好的农具,有了牛,是不是可能一天就种完了。”
“对。”
陆云卿点头。
“那剩下的四天可以做什么呢?”
贺云熙问。
在场的人再度思考起来。
贺云熙继续说:“家里有耕读的,这四天可以学习功课,会木工的可以在家做些木工,会刺绣的可以修一幅刺绣,会手艺的可以编一些东西,这些都可以拿到是城里去卖,得了钱就能贴补家里。
就是不会这些的,也可以去找一份零工来做。”
纵观历史,社会发展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放劳动力。
“你说的没错。
这样百姓就会有了额外的收入,他们的生活就能更好了!”
梁锦安拍手赞叹,“云熙姐姐,你知道怎么改善农具吧?”
贺云熙:“……”
我会上天,你信不?
“这我就不会了,这是工部大人们的事情。”
她说,“我只是提出这么一个设想。”
“那也不错了。”
贺景泰夸道。
他们这边的谈话太妃一直都听着的,她动了动手指,不到一个时辰,这段话就原封不动地出现在皇帝的御书房。
皇帝看了后,叫了几个大人们,最后工部尚书苦着脸出去的。
皇帝让他想几个先进的农具出来,这真是要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