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做奸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2/2)
直接侍奉在圣天子身侧啊!
而叔父没有把这样的机会留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留给了他,确实是大恩大德。
所以很快,针对官府开始清查度牒的行为,直隶、河东、河北、胶东、江淮五省的寺庙都爆发了反抗甚至武装叛乱。
可是在裴远干出这些事之后,连他的父亲都害怕裴远会牵连裴氏一族,公开表示跟他断绝关系,还跑回了闻喜老家。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寺庙,除了少量僧人以外,根本就没有度牒。
甚至在朝会上,也有武士按剑在侧护卫,不然说不定要挨打,尽显奸臣本色。
“做戏当然要做全套,你自幼练武,比某知道轻重,这一刀下去一定要让外人看来很是严重,至少十几天不能理事,快点动手!”
河西商会的会首,张烈成岳父曹万金甚至公开拔出腰刀表示,只要裴远敢把这奏疏上达天听,他就上门跟裴远鱼死网破。
对于这些人,裴远严格按照律法形势,打板子、罚苦役、流放。
可是在其他方面,面对大量的新旧勋臣不法事,河西商会、钱庄会、佛门等对民间财富的蚕食,张希崇极有可能是刻意的无视了。
他们身手非常好,分工明确,甚至还配备了伏远弩。
要知道自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武宗灭佛之后,朝廷根本就不怎么给僧人发度牒了。
结局当然是十九名名刺客当场被格杀十三人,剩下的也带了伤,想来应该跑不远。
裴远一边打击河西商会与钱庄会中的贪污、渎职,与官府争利等罪行。
这股风气,唐末五代和北宋非常盛行,甚至到了明代都还是比较流行的掩人耳目手段,想想水浒传中,鲁智深和武松的套路,就知道了。
所以熟悉张皇帝性格,对政治敏感一些的,都知道裴远背后站着谁,这也是裴远没受到所有人反对的重要原因。
有些事,连曹延禧都觉得裴远做的有些过分,玩的有些太大了。
说实话吧,我张圣人这样的皇帝,他来自后世政治相对宽松的时代,根本就不是一个严苛的君王。
原因很简单,什么样的人需要主动去当和尚?
只有两种,一种是跟寺庙有关系的,他们主动投献到寺庙,把自己田地诡寄在寺庙中假做寺田,以求少交甚至不交赋税。
裴远听罢,二话不说,立刻抓住曹万金幼子的手脚不干净的污点,将他送入了监牢,曹万金急的到处找人,却救不出来幼子,声望大跌。
人嘛,大多数都是记吃不记打,好不容易安静了几年,这些在新朝定鼎过程中利益受损的家伙们就开始行动了。
人人都在渴望着一个安定的,有规矩的社会。
并且张鉊这里,最顶尖的武人位置,早就排的满满当当的,吸引力比起历史上的后周,也有很大的不足。
还明确要求必须是各地大寺的主持、首座等亲自前来。
六月二十七,肃国公李存惠妾室的父亲在汴水边因为灌溉的问题,强拆了沿河百姓的水车,还指示家仆打死了百姓一人,打伤十余人。
不过二叔以后可不能再这么犯险了,要是您有个什么差池,咱们闻喜裴氏,那就真的要倒大霉了。”
这些年张周的河西商会和钱庄会,几乎就是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
裴远冷哼一声,“欲盖弥彰。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整个直隶的东京、神都、郑州、归德、许昌这两京三府的黑市中,能有伏远弩这种杀头玩意的,五成是锦衣亲卫控制的,还有四成是听命于锦衣亲卫的。
虽然裴远没有进一步宣布要将没有度牒的僧人如何,但是各大寺庙都嗅到了极其不祥的味道。
后面虽然在中原也招募了一些亲军和禁军,但规模完全不能跟历史上的郭荣相比。
不过没有了动乱,又处在这种宽仁的气氛下,作奸犯科,违法乱纪的事情可不少。
然后,裴远又让他们逍遥了一个月,突然就开始了雷霆行动。
不过从此,裴远出门也需要甲士重重护卫了。
裴远细长妖异的眼睛里,难得露出了几分温情,他拍了拍面前少年的肩膀。
于是,不过十余天,裴远就把这些有僧众三百人以上的大庙,信息全部摸透,所有没有度牒的僧人都做了登记。
七月,裴远又指示中书省留守人员与礼部组成内廷监察御史衙门,开始揪住河西商会和钱庄会进行突击审计与调查。
不过裴远这种习惯阴别人的阴贼,自然也是十分小心。
几十个裴家人,唯一跟在他身边的,就只剩这个堂侄子裴济裴仲溥。
结果这些大德高僧一到,裴远立刻派瀚海镇的精骑在各地武侯、巡检的配合下,突击检查各个寺庙中度牒的情况。
赵国公裴远遇刺,受伤严重,到现在都未曾起床,连皇宫中的太医,都赶过去了。
随着这条裴远受伤消息一起传开的,还有本就暗流下的涌动波涛。
皇帝远征漠北情况不明,监国皇后慌了手脚,受命大臣生死不知,这可是最好的时机。
只是,有些人不会想到,裴远掀起万丈波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水搅得更浑,让某些一直藏在水底蛰伏的家伙,主动或被动的露出真面目。
没存稿的作者出差中,只能抽空码字,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