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612章 世间永远走不完的路便是刘都督的(2/2)

杨愔一脸呆滞接过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陷入沉默之中,良久无语。

第一个,信里说的土地,“卖”得很便宜,而且都是邺城周边,靠近漳水的地方。是不是良田没人知道,也暂时无法考察。

杨愔长叹道。

几年后才能转化为国力,乃是典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所以说国与国之间的比拼,很多时候不存在所谓“绝好机会”。

世家大户们粮仓里囤积的粮食在没有遇到灾荒的时候,又不能产生价值,粮食自己又不会生钱,何不用在有利可图的地方呢?

而“续期”依然是要缴纳一次性的“手续费”,跟这次的“卖地”是同一个道理。

“确实如此,只是……钱粮稍显不足,高欢此番南下太过仓促了。我还在想办法,十多万的军队在前线,粮草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陈元康正色问道。

杨愔一脸苦恼说道,他真是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运输不是问题,粮草从哪里来才是大问题啊!

“其实是有办法的,三吴那边,粮食就很多。这么多年没打仗了,那边世家大户家的粮仓,可是堆满了的!”

但刘益守这种“租赁”制度,每隔十年就续约一次,开出来的价码很合理。既没有超过南朝世家大户们的心理预期,也没有无聊到根本看都不值得一看。

你说你不想玩?

刘益守的观点是,如果我们无法直接消灭世家大户,那么就把国家变成最大的大户,抑制土地兼并!

“国田”税率一直保持在比世家大户稍稍低一点的程度,此举也是为了维持经济平衡,不让那些大地主们把租子定得太高。你把租子定太高,佃户们就全跑“国田”上耕种了。

然后刘益守命人用这些铜佛熔铸的铜钱再玩“奢侈品工艺品”买卖,着实捞了不少钱。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轮“卖地”,刘益守把急需的军粮拿到手了,也把可能在背后捣乱的世家大户们,捆绑到自己的战车上了。

陈元康起身告辞,桌案上还摆着一大堆菜,他几乎没怎么动过。

“呃,你不吃了么?这个羊肉片在锅里滚一滚很香的。”

杨愔指着桌案上那一叠切好的羊肉说道,手中的筷子还在锅里搅动。

“以后等主公在洛阳营建新都了,我等再胡吃海喝亦是不迟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