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4章 开诚布公(1/2)
索科夫的部队要整体西移,乌曼城交给谁,这倒成为了一个问题。
交给第二方面军的友军吧,莫斯卡连科的第38集团军就在城外;移交给有莫斯卡连科的部队吧,科涅夫那里又不太好交代。
什捷缅科看出了索科夫的为难,便直截了当地问:“索科夫同志,你是不是在为把城市移交给谁,而犯难呢?”
“没错,副总参谋长同志。”
索科夫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莫斯卡连科,继续说道:“按理说,我们要移交防务的话,应该移交给同一方面军的友军。
但如今友军距离我们太远,就算以最快的速度赶路,恐怕也要等明天才能到。
但假如要移交给莫斯卡连科将军的部队,则需要向科涅夫元帅请示,同时知会朱可夫元帅一声。”
“这件事就交给我吧。”
什捷缅科主动把索科夫为难的事情包揽下来:“我这就给朱可夫和科涅夫两位元帅打电话,把这里的情况向他们做一个通报。”
给两位元帅打电话的事情,不管是索科夫还是莫斯卡连科,都不是合适的人选。
但什捷缅科作为副总参谋长,出面联系两个方面军司令员,是再合适不过了。
虽说刚刚和莫斯卡连科闹了一点小小的不愉快,但索科夫还是趁着什捷缅科给两位元帅打电话的工夫,主动和对方搭讪:“莫斯卡连科将军,你们集团军这次进攻时,使用了装甲部队吗?”
“没有。”
莫斯卡连科回答得很干错,“这该死的路面,到处都是泥泞不堪。
按照计划,应该在坦克部队的配合下,向德军阵地发起猛攻。
可我们的坦克开出没多远,就纷纷陷入泥潭难以动弹,没办法,我们只能临时改变战术,用单纯的步兵对敌人的阵地实施进攻。”
“我的情况也差不多。”
索科夫叹着气说:“不瞒你说,这次进攻乌曼,由于道路泥泞,无法使用坦克部队,我们也只使用了步兵。
由于没有坦克的配合,我们在突破德军防线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索科夫的话让莫斯卡连科有了共鸣:“是啊,面对德军坚固的工事,如果在进攻时,没有坦克在前方做引导,只单纯地依靠步兵,肯定会多付出不小的代价。
索科夫将军,不怕你笑话,为了突破德军的四道防线,我有两个师因为部队伤亡过大,而不得不退出了战斗,撤往后方进行整补去了。”
“我的情况也差不多。”
索科夫接着说道:“我最精锐的近卫第18军,经过这一轮的战斗之后,减员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半。
我命令他们向西面推进,去夺取海辛和捷普利克两座城市时,我还担心他们恐怕会因为兵力不足,而无法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所以才会命令第49和第57军跟进,就是准备在他们丧失进攻能力之后,由这两支部队来接替他们。”
“哦,原来是这样啊。”
莫斯卡连科听后点了点头,把话题转移到了其它的方向:“索科夫将军,我听说你们集团军里有一种特殊的运输工具,在沼泽和水面上,也能快速地行驶。
不知这个传闻是真的还是假的?”
面对莫斯卡连科提出的问题,索科夫迟疑起来,他不知道是否应该把气垫船一事告诉对方。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决定还是告诉对方,毕竟看过气垫船的人不在少数。
如果自己告诉他没有,而他又通过其它途径,知道自己这里有,恐怕就会对自己心生怨恨。
索科夫可不想随便树敌,因此便决定将实情告诉他。
“您的消息很准确,莫斯卡连科将军。”
索科夫微笑着回答说:“的确有这样一种运输工具,可以在满载货物的情况下,在沼泽、湖泊和森林里行驶。
我还在担任第27集团军司令员时,在解放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的战役中,都曾经用这种气垫船搭乘指战员,对德军的河防阵地实施过突袭,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对德军的河防阵地实施突袭?”
莫斯卡连科小心翼翼地问:“索科夫将军,我不太明白,您能解释得更清楚一些吗?”
索科夫并没有立即回答莫斯卡连科的问题,而是整理一下思路,问道:“莫斯卡连科将军,比如说您的部队要强渡一条宽达五百米的河流,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莫斯卡连科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谨慎地回答说:“我想,最快都需要十分钟,而且还必须是渡河器材没有被德军火力击沉的情况下。”
索科夫点了点头,说道:“气垫船在水上行驶的速度,恐怕是超过了您的想象。
五百米宽的河流,搭载部队的气垫船最多两分钟,就能把部队送上对岸。
如此短的时间内,德国人根本还来不及做出反应,我们的指战员就冲到了他们的面前。
您说说,德军的河防阵地还能守住吗?”
“守不住。”
莫斯卡连科摇着头说:“假如我是守军,你是进攻方。
按照我固定的思维,你们至少要十来分钟才能完成渡河行动,而我部署在岸边的各种火力,就足以摧毁你们大多数的渡河器材,使你们组织的强渡行动以失败而告终。
可要是渡河时间缩短到两分钟,我的部队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莫斯卡连科的心中却充满了疑惑,真的有这样的运输工具,可以在水面上快速行驶吗?
他迟疑片刻,试探地问:“索科夫将军,您说得都是真的吗?”
“当然,当然是真的!”
索科夫点着头用肯定的语气回答说:“不过气垫船如今帮我们拉装备去了,恐怕要过几天才能返回,也不知道您有没有机会看到。”
莫斯卡连科的心中对气垫船充满了好奇,正想问问索科夫在什么地方能见到实物,听他这么一说,心中不免泄气。
别看今天两支部队会师时,但下次的并肩作战,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也就是说,自己能看到气垫船的几率是无限趋于零的。
正当莫斯卡连科心中充满遗憾时,什捷缅科给两位元帅打完了电话,走过来对两人说:“两位将军同志,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向你们宣布。”
听说什捷缅科有重要的事情宣布,两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静静地等待他接下来要说的话。
“我和两位元帅同志经过磋商,从现在开始,乌曼正式移交给莫斯卡连科将军的第38集团军。”
莫斯卡连科听说乌曼将要移交给自己的部队,兴奋地挥舞了一下拳头。
“等一等,莫斯卡连科将军,我的话还没有说完。”
什捷缅科望着莫斯卡连科继续说道:“鉴于第53集团军如今的攻坚力量不足,朱可夫元帅打算将你麾下的步兵第237师,暂时划归索科夫指挥。
你没意思吧?”
莫斯卡连科脸上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部队获准接收乌曼,但一转眼,就要将其中的一个步兵师划给第53集团军指挥,他的心情顿时低落到了极点。
“莫斯卡连科将军,”
见莫斯卡连科不说话,什捷缅科继续往下说:“这是朱可夫元帅亲自做出的决定,你不会有意见吧?”
“没有没有。”
听说是朱可夫元帅亲自做出的决定,莫斯卡连科就算心中再不满,也只能硬着头皮、陪着笑脸说:“我坚决服从元帅同志的命令。”
说完这话,他转向索科夫皮笑肉不笑地问,“索科夫将军,不知您打算什么时候接收我的部队呢?”
“不知第237师如今在什么位置?”
“在这里。”
莫斯卡连科指着乌曼北面的一个小镇,回答说:“步兵第237师如今就驻扎在那里。”
索科夫用手指着乌曼的西面,对莫斯卡连科说:“莫斯卡连科将军,我的司令部很快就友好转移,你让第237师的师长带着部队赶到这里来与我汇合。”
“好的。”
莫斯卡连科苦笑着说:“我会尽快命令部队赶往你的指定地点。”
“司令员同志,您的电话。”
斯米尔诺夫等莫斯卡连科的话说完之后,在一旁叫索科夫,并摇了摇手里的电话:“是波涅杰林中校打来的,和乌曼露天矿坑有关。”
得知和露天矿坑有关,索科夫不禁两眼放光,连忙快步走到了斯米尔诺夫的面前,接过了他手里的话筒,贴在耳边说:“我是索科夫。”
“司令员同志。”
电话另外一头的波涅杰林,情绪有些激动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露天矿坑里关押的战俘。”
得知找到了战俘,索科夫的心跳骤然加速,但他还是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竭力用平稳的语气问:“看守矿坑的敌人呢?”
“都被我们消灭了。”
波涅杰林说道:“一共158人,一个都没跑掉。”
“有多少战俘,他们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索科夫这么问,是想搞清楚,到底有多少战俘能在短时间内编入自己的部队。
“根据缴获的花名册,一共有48219人。”
“什么,有48219人?”
索科夫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他做了一个深呼吸之后,谨慎地问:“波涅杰林中校,这个数字可靠吗?”
“我想可能不太准确。”
波涅杰林如实地回答说:“根据俘虏交代,由于矿坑深达一百多米,他们只要守住矿坑顶部,就没人能逃出去,所以把被俘的我军指战员管进去之后,他们基本就是不闻不问。
也就是说,如果有战俘死去,他们也不会及时地进行清理,并将该人的名字从花名册上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