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就义(2/2)
品青道:“话是如此,可是时机不对,我们胜率不高。
一旦开战,我西戎只怕会陷入万劫不复。”
主战派道:“如今草原人一心放牧,早不再我们边境陈兵。
此时他们正在遥远的北方,要回来起码三个月之后。
华夏十几年没有增兵,函谷关守军也不过三千人,荆州守军只有二千而已。
华夏大王昏聩,人手尽在千里之外的黄河下游。
我们可立刻召集勇士三十万,兵分两路而出,只要一个照面便能拿下他们的城关,三月之间便可拿下朝林城,如何不是好时候?”
西戎全民皆兵,自然是有多少青壮便有多少兵员。
而华夏的职业军队依旧没有增加多少,随着华夏的疆土增加,自然是变得有些兵力单薄了。
同时,华夏现在物资丰富,渔猎活动在大多数地区已经式微,普通民众的武力不可避免下降。
这确实成了西戎人的优势。
“但是华夏军队已经不以人多取胜了啊。”
品青拿出一把步枪,递到了炽中面前,“大王,这是华夏的步枪,它声响大,射程比弓箭远,射出的子弹看不到躲不了,连铁板都打得穿。
还有一种叫火炮的东西,炸在地上山崩地裂,他们开挖黄河,便是用那种东西炸的。”
华夏装备热武器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只是华夏对这东西管理极为严格。
西戎人花了不少心思都没有成功弄到手里。
如今弄到一把,西戎人足足死了八个。
炽中是知道枪械的,他拿过枪,将枪口对到眼前往里看,又下意识去扣动扳机,同时回忆着过去的事情:“那个人在建朝林城的时候身上就有这种东西。
不过他那把枪就只有这么一点,整天挂在腰上从不拿下来给人看。
据说在农林巷事件里,他就用那把枪杀了不少人。
没有想到,现在这么长了。”
林迹得到启示的身份一度让人恐慌,不过随着对他的了解加深,或者说随着一些科学知识的普及,大家知道林迹并不能将人biu一下变没,大家对他的害怕反而减少了。
炽中在说着这些的时候也没有对林迹表示担忧。
事实上,现在林迹也开始衰老了。
这表示他并不是不能打败的。
虬夫在台子上看到炽中扣动扳机,很希望那把枪忽然响起来,将炽中打死。
不过那把枪一点动静都没有就是了。
炽中将枪看过,丢回给品青道:“既然弄来了,就试试看,看看它是不是真如你说的那般厉害。”
品青掏出几颗黄澄澄的子弹,拉开枪膛上弹,就要对着远处的城墙射击。
炽中对主战派使个眼色。
主战派一人站出来道:“这样打看不出究竟,不如我们对战如何?
我用弓马骑射,你便用这什么枪。
看看是你华夏的枪厉害,还是我们西戎的弓箭勇武。”
品青想说自己对这枪械不熟悉,打得不准。
但炽中已经点头同意了:“就这么试。”
不一刻,主战派骑着马,手拿弓箭站在广场上,品青端着枪战在二百米外和他对峙。
炽中一声令下,主战派便策马狂奔向前,品青慌乱里开了一枪,子弹却不知道打哪里去了。
这一枪让马有些受惊,往斜里偏了一些。
不过很快被主战派用马鞭抽回了方向上。
品青知道让对方进入弓箭的射程自己必死,因此上了子弹后对着马开了一枪。
只是他的枪头跳得厉害,子弹又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那马被抽出了狠劲,居然也不再怕枪声,很快冲入了弓箭的射程里面。
主战派一箭准确射进了品青的脖子之中,战斗便结束了。
“华夏的枪不过如此嘛。”
炽中对这个结果十分高兴。
“这子弹都看不到,肯定难以瞄准。
我们在攻城的时候一拥而上,还怕他几把破枪?”
随从应和着,仿佛华夏的城关军士都已经被打败了一般。
这一下就算主和派也再没有声音了。
枪械厉不厉害他们不知道,但他们知道谁要是再敢站出来说话,品青就会是他们的榜样。
此时,西戎终于变得上下一心,进攻华夏变得势在必行。
三日之后,有近五万勇士在虬夫面前集结。
炽中下了准备多年的兵器,将这些人武装一番。
再分下各种牲口,让这些人骑乘。
一日之间,广场上万人涌动,万马齐鸣,显得极为喧闹。
炽中拿着大喇叭宣读了讨华檄文,更引得下面的人一阵阵喊杀回应。
不久之后,虬夫等人推到了台子前面,有刽子手举起刀来。
虬夫睁着昏花的老眼努力看着前面,对身边的老伙计道:“都是不错的奴隶啊。”
身边的老伙计想点头应答一下,刀光闪过,少许鲜血溅出去,老伙计的头直接点到了台子下,显然十分认同虬夫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