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92章 大王出巡(1/2)

林迹出海,这是早就定下的计划。

石喙等人在虎鲸训练准备已经近年,但总有些不足,需要林迹进一步去指导。

石喙等人大约会在初夏出,林迹便只能在冬天的时候前往,争取让他们的准备更加完备一些。

这次出行不像上次的偷跑,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准备。

但是到临行前,事情似乎还是一团糟。

其中的一个问题便是,林迹该带多少人出去。

根据朝林城居民的意见,大王出行,自然是带越多人越好的。

城守警察王宫警卫以及各级官员都带上肯定是最安全的。

王国的高层明智些,计划让林迹带五百人。

王宫警卫没有达到这个数,便用其他精锐部队充数。

林迹自然是不希望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出行的。

那样不但麻烦,而且行动度也将慢得和龟一样。

经过多次沟通,林迹最后确认只带五十个警卫。

这已经算是他能接受的极限了。

考虑到此行向东都是华夏的领地,王国的高层算是勉强同意了。

只是另外通知林迹所路过的每个地方,让再出动五十人进行接送,以确保林迹的安全。

对此,林迹也只能默认。

如此安排下来,林迹的这次出现算是跟五年前大不相同了。

不过还有相似的地方是:虎伊儿在这个时候又怀上了孩子。

这是第三胎。

按日期估算,林迹可能也赶不回在孩子出生前回到朝林城了。

林迹是在华夏八年春节后离开朝林城的。

五十警卫尽数骑行,不过却只有象和马。

鬼鹰带着自己的老婆随队。

小白小黑带着两头象随行。

小白小黑带的两头象是王宫圈养的那两头象。

这两头象接近成年,因为从不缺食物,也没有经历过野外的苦难,因此长得格外健壮。

而且因为从小跟着小白打闹长大,没少被小白跨坐,负重比其他象要厉害些,便是驮着小白跑动也没什么问题。

它们便成了小白小黑的坐骑。

此外,小黑的脖子上还挂着一条围巾。

那是它刚生的一只弱崽。

这小雪怪和小白小时候一般,喜欢抱脖子。

平时也乖巧得不行。

它背上因为有一点黄毛,被称为小黄。

林迹骑着白马而行。

对于这次的出行白马显然是高兴的。

它在朝林城里被关了几年,如今得返自然,兴奋得连打响鼻。

巴不得立刻撒腿就跑。

鬼鹰带着媳妇在天空中飞着。

鬼鹰媳妇并不亲近人,想它落到队伍里是不可能的了。

为了防止这两货被误伤,林迹在它们的肚子下面再次喷上了字。

小白习惯性跟在林迹身边,小黑则因为比较怕人,也只跟在小白身边。

它们身后的两头大象倒是对周围颇为好奇,只是已经足够年长,性子变得沉稳,只是左右看,并没有跑出队伍去。

一行人并非直取虎鲸,而是折往南面,先巡视长江边的村镇。

从草原归来五年,林迹连朝林城都少出,更加没有去巡视过。

难得出来一次,顺道巡视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出了朝林城南沿着运河的冰面行走,周边的景致已经和林迹印象里大不相同了。

早些年在运河开通的时候,这一片地方都是沼泽和森林交汇的地方,野兽出没,人踪不多。

这些年来运河及相关河道几经修缮,变得更加宽敞笔直。

不少村寨为了享受运河的便利,也有步骤把房舍见到了运河岸边。

运河两边更是良田无边,鸡犬相闻,有些地方还有郎朗的读书声,颇有些后世农村的感觉。

除了山丘上的一些盘扎古树之外,似乎都找不到史前的痕迹了。

想到这些都是自己带来的变化,林迹心里也不禁隐隐有些自豪。

得知了林迹出行的消息,不少人涌到运河边争相观看。

一些学校也停了课,组织学生来河边瞻仰大王。

林迹之前都是活在皮影戏或者宣传画册里的,今天终于看到真人了,大家都颇为激动。

林迹一路对着他们挥手微笑。

也一路留意他们的衣着等情况。

他留意到就算是流着鼻涕的孩子,身上也是穿着皮的毛的衣服,没有人光着身子跑出来,连光着脚的或者穿草鞋的都见不到。

一个个穿的圆乎乎的,脸上也都是肉嘟嘟的,脚上穿的鞋有皮毛麻布各色的,都很暖和的样子。

他想到自己来之前熬冬的日子,更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至少,他让大部分人吃饱穿暖了。

行走两日之后,他们踏过了长江冰面,到了长江南岸的一个叫江口镇的地方,林迹一行更是受到了当地的热烈欢迎。

江口镇就在长江边上,挂着龙虎两面旗子。

这个小镇的居民由部分虎蛮人,部分当地部落和疾鹿的奴隶组成。

随着华夏成立日久,他们放弃了第三面自己的图腾旗子,都慢慢把自己当华夏人了。

这里的条件比北岸要差些,不过依旧有学校和医院,孩子们的衣服只是破旧些,也算暖和。

这里居民大多数人没有见过林迹,因此林迹出现,他们显得更加激动。

老人代表拉着林迹的手,絮絮叨叨说着这些年的变化,吃的东西够了,穿的暖了,房子不怕雨水风雪了,出去狩猎都不用拼命了,孩子也没那么容易夭折了,医生又把哪个老家伙救活了等等。

老人其实比年轻人更加现实。

要是他们在平时懂得感恩,并且态度平和,那他一定过得还不错。

要是他们活得斤斤计较并且睚眦必报,那肯定是活得不太如意。

熊爪当年处处针对林迹,那真是因为姬林每一个栗子都是要数着吃的,要不然他就得饿死在冬天里。

老人拉着林迹说个不停,那也确实是因为他们现在过得比往年好了太多了。

要不然林迹出现他们就得拿出弓箭来。

和老人唠叨完,林迹也跟基层官员聊聊,听听他们各种工作的进度,算是做一个基层调研。

王国建立的时候,朝林周边的大部分镇子就建立了学校和医院。

学校只有小学,不过也已经有学生毕业了。

这些学生有的送到了朝林上中学,有的留下成为各地的文书,负责文件阅读和书写等等。

此时条件有限,朝林城连学生教材都不能大规模印刷,学生的素质没有多高,不过好在这些学生都是挑选出来的聪明孩子,对于上学这事也算有神圣感而更加用工,因此小学毕业后基本的读书算数等不成什么问题。

医院的条件还是极为有限,只能用中草药和少量的后世药物,也最多能治疗一些外伤和肚疼脑热什么的,不过已经比往日用草药和图腾之力好多了。

小镇的卫生条件也有所提高。

因此新生儿的存活率增加不少,老年人也能更加长寿。

在农业养殖等方面,江口镇的产出都足够支持赋税和自己使用,而且他们因为靠近江边,还围了湖面进行有投放的渔业,效果也算不错。

林迹当天便吃到了他们刚捞上来的鱼类。

最后问他们还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江口的镇长满口说着没有问题。

只是林迹见到他的眼神在这个时候闪烁了几下。

长江边有不少江口镇这样的镇子。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