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47章 史前第一土豪(2/3)

之前出霞为不少部落作保,欠下林迹的债务,也是以粮食偿还的。

今年出霞奔走得力,他们的收成不差,加上债务,这是一笔不小的粮食。

虎蛮下面七镇建了粮仓,用于存放虎蛮各村镇的税粮。

虎蛮七镇的粮食基本都能存放到各镇当中。

但不包括这些周边部落的粮食。

但周边部落要运送这些粮食就有点问题了,这些粮食动辄以万斤计算,现在通往这些部落很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开通。

要将这些粮食运出来非常麻烦。

这一年是弧负责城外的道路开通工作。

他眼见自己不能在秋收之前把这些道路开通,灵机一动,提议把周边寨子即将收到的税收、债务等折算成开路的费用,让这些部落的人出来开路抵付。

这不但解决了粮食回运的问题,开通道路的问题也可以一并解决了。

林迹见到今年收成不差,城中存粮没有问题,便同意了弧的这一提议。

弧派出人手到达各部进行开路指导,把这个事情落实了下去。

结果各部落只要派出人手去开路就行,粮食可以作为口粮留下,就不用往朝林城运送了。

现在这些人前往朝林城,是因为林迹希望将周边各部完全纳入管理,让出霞带领他们进城参观商议的。

至于他们带的货物,那是用来换朝林城里的各种好东西的。

这大半年间,随着出霞的几次奔走,也将朝林城的一些新的商品传到了他们那边。

只是之前他们手里没有朝林城需要的东西,很多东西他们只能看着眼馋,但现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准备,特别是秋收之后每个部落都收获了不少粮食。

他们对那些商品的渴望自然大涨。

他们准备有羽毛,牛角,桐子,野鸭或者野鸡蛋,小野猫,葛麻等等。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每个部落带得最多还是粮食。

粮食虽然不用交税了,但粮食却是朝林城内的硬通货啊。

部落人口的多的,分得象多,背负的东西自然也多,部落人口少的,可能只分了一两头象,便让随从的勇士背着这些货物粮食跟着走。

众人汇集之后,人口上千,各种攀比自然是少不了的了。

一个说我今年积累了三筐羽毛,那边说我这五只小野猫可能就值一张神迹水印人头了。

那边又说我们这边可是有千斤桐子的。

最后相较之下,一个提前把道路开通的部落获胜,他们借了几辆开路的象车、独轮车,拉了上万斤粮食。

这让不少没有把路开通的部落领暗自生气,早知道就早点把路开通了,也运个几万斤粮食出来,好像说得谁部落里没有几万斤粮食似的。

他们在见到朝林城就在眼前的时候,一个个加快了度,唯恐好东西被人换走了。

但到了城门之前,他们还是停下来了。

南门的城楼还在建设当中,五层的水泥的城楼让靠近的人颇有压迫感,两边刀切般整齐的城墙也让人看得有些恍惚。

这让众头领们看得眼晕。

同时,南门之外,有一队有数百辆车的队伍正在进城,也阻塞了他们的去路。

“这是城里的粮车在运粮?

果然够多的。”

有人议论道。

有人认出车队里的人:“好像是游妲的啊。

里面有好像游妲的人,我看到那个绿巧了。

但是他们部落的人怎么……”

游妲推车的人明显可以看出有两种样子。

一种人满脸红光,膘肥体壮,气度雍容。

另外一些人显得面黄肌瘦,满脸菜色,只敢低头干活。

众领们完全想不明白一个部落里,怎么可能出现这么大的差别。

但人显然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运的是粮食。”

“粮食?”

有人觉得不妙。

“他们运这么多粮食进城做什么呢?”

有人还嘀咕着。

以众领最近新学的数字估算,这些粮食怕不下几十万斤,可以抵得上不少部落整个秋收所得了。

游妲运送这么多粮食进城干什么?

这些粮食又是哪里来的?

难道游妲把全部粮食运来了,自己不用吃了么?

带着这些疑问,众头领跟进城去,远远便看到披着大红披风的妲巫等在路旁。

见到车队之后,她便带着车队往粮仓去了。

出霞正想带着这些领四下看看,见到这些领好奇妲巫的做派,便让他们的随从看住了他们的大象和货物,只带着这些领往粮仓方向去。

粮仓门口,妲巫正在交付游妲的税收,足足六十万斤粮食。

数字传出来之后,众领个个吃惊不已,游妲只交税便交这么多,他们到底收了多少粮食?

“我部收了三百万斤粮食。”

妲巫骄傲回头对着众人道。

这是个天文数字,不少领哪怕已经知道了数字的概念,但对这个数量的多少还是没有概念,只能和自己部落的产出做对比。

结果现这个数字远远大于自己部落的产出。

妲巫今天注定要狠狠出一把风头,她在交完税之后,还另外出售了十万斤粮食,换来了五万块的钞票。

众领还想看清楚那五大叠每张都有神迹水印的钞票,妲巫已经收了起来,往市方向走过去了。

众头领来不及多看这四面高墙的粮仓里面到底存放了多少粮食,见到妲巫急匆匆走,也赶忙跟上。

市就在这条南面大道靠近城中广场的地方。

到了这里,众领才现自己之前担心东西被人换光的想法是何等可笑。

这里除了宽大的市之外,两边各种店铺也多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

铜器店,铁器店,食品店,酒水店,麻布店,成衣店,皮具店,木器店,车辆店,陶器店,菜肉铺子,灯具店等等,便是要弄清这些店铺的种类,也可能要半天的时间。

城里人的物资有了剩余之后,养活了一部分没有分配工作的自由职业者。

有这些人的存在,在林迹的加以引导之下,这些店铺便或官方或者半官方半民营得兴起了。

有这些店铺的存在,确实大大丰富了城里人的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展。

妲巫带着人进入各个铺子,各种东西不要钱似得往外搬。

铜器店里出的小巧的铜指环,好看声音又好听的铜铃,妲巫一下就戴了好几个。

新造的铁器比铜器还要锐利?

先来十把弄回去给部落的人试试。

酒水店里新出的白酒比市里的便宜太多了,来十坛子,弄回去给小的们都尝尝。

大米饭这种东西秋收之初早就试过了,但听说这店里的做得比食堂的好,才一块钱一碗?

来十碗。

让几个熟悉的领们也来尝尝。

肉菜一块钱一勺?

也来十勺。

面条也是好东西,就是磨起来太麻烦,也来几十碗尝尝。

象皮做的靴子结实保暖,来五十双,绿巧拿回去分了。

灯具店里的玻璃据说都是启子拿出来的。

林迹专门拿了玻璃刀出来给这几个腿脚不便的匠人做造型各异的灯罩。

这些或木或陶和玻璃结合的马灯除了名字奇怪之外,一个个都是顶好用的。

也就先要二十个吧。

自己这边屋子里放三个就行,原来已经分了两个了的。

上好的鲸油也来两坛子,这油亮,比象油还好。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