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暴击的乱入(六)
乱入第二十一人:姓名:宇文觉(字陀罗尼);武力:68;统率:79;谋略:92;政治:94性:擅谋:谋划布局时,谋略3。
擅政:处理政务时,政治3。
植入身份为北方鲜卑族宇文部落族长。
叮,系统检测到宇文觉携带人物,其兄弟宇文毓、宇文震、宇文邕、宇文宪、宇文直,其妻元胡摩,妻兄元戊,其子宇文康等人出世。
宇文觉(542年―557年),即北周孝闵帝(557年在位),字陀罗尼,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一位君主(当时称天王),但实际上是权臣宇文护拥立的傀儡。
宇文觉七岁(一说九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拓跋廓命宇文觉为安定公世子;
四月,拜为大司马。
十月,宇文泰过世,由宇文觉继承太师、安定公等官爵。
十二月,拓跋廓又下诏以岐阳之地封宇文觉为周公。
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拓跋廓派济北公元迪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送给宇文觉,二月十五日,在其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国号大周,史称北周。
宇文觉称帝后为了亲自执政,与大冢宰宇文护发生冲突。
宇文护于是与尉迟纲合谋废立之事,先设计诛杀乙弗凤,并使宇文觉身边没有侍卫;
接着派贺兰祥逼迫宇文觉逊位,将他贬为略阳公并幽禁。
不久宇文觉被宇文护杀害,年仅十六岁。
天和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派遣蜀国公尉迟迥在南郊上谥宇文觉为孝闵皇帝,称其陵墓为静陵。
《周书》:“孝闵承既安之业,应乐推之运,柴天竺物,正位君临,迩无异言,远无异望。
虽黄初代德,太始受终,不之尚也。
然政由宁氏,主怀芒刺之疑;
祭则寡人,臣无复子之请。
以之速祸,宜哉。
“ 《北史》:1帝性刚果。
2孝闵承既安之业,膺乐推之运;
明皇处代邸之尊,纂大宗之绪。
始则权臣专命,终乃政出私门;
俱怀芒刺之疑,用致幽弑之祸,惜哉。
乱入第二十二人:姓名:高洋(字子进);武力:88;统率:94;谋略:89;政治:95。
特性:兵略:统御士卒征战时,武力1,统率3。
士卒综合战力提升15%。
征战期间损耗减少5%。
擅政:处理政务时,政治3。
政务处理效率额外增加10%。
勇力:与人斗将时,武力2。
武器:天耀枪:武力1。
植入身份为陈留人高柔之兄。
叮系统检测到高洋携带人物,其兄弟高澄、高浚、高淹、高浟、高演,其妻李祖娥,其子高殷、高绍德等人出世。
齐文宣帝高洋(526年-559年11月25日),字子进,鲜卑名侯尼干,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
南北朝时期北齐开国皇帝。
北齐神武帝高欢次子,文襄帝高澄同母弟,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同母兄,母亲为娄昭君。
文宣帝高洋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其才能甚得父兄欣赏。
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年),拜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等职,之后历任左仆射、尚书令等一系列要职,受到其兄高澄的重用。
武定七年(549年),长兄高澄遇刺身亡,高洋遂趁机继续执掌朝政,被魏帝封为丞相、齐王。
武定八年(550年),高洋迫东魏孝静帝禅位,遂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
文宣帝高洋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厉行改革,劝农兴学,编制齐律。
其时,重用杨愔等相才,删削律令,并省州郡县,减少冗官,严禁贪污,注意肃清吏治;
前后筑北齐长城四千里,置边镇二十五所,屡次击败柔然、突厥、契丹,出击萧梁,拓地至淮南。
征伐四克,威振戎夏。
投杯而西人震恐,负甲而北胡惊慌,怀有圣主气范,被称为“英雄天子“,为北齐一代英主。
文宣帝高洋执政后期以功业自矜,纵欲酗酒,残暴滥杀,大兴土木,赏费无度,最终饮酒过度而暴毙,终年三十四岁。
庙号显祖,谥号文宣皇帝。
后主天统初年(565年),改谥景烈皇帝,庙号威宗。
武平初年(570年),改回原谥。
《北齐书》:1“帝少有大度,志识沉敏,外柔内刚,果敢能断。
雅好吏事,测始知终,理剧处繁,终日不倦。
初践大位,留心政术,以法驭下,公道为先。
或有违犯宪章,虽密戚旧勋,必无容舍,内外清靖,莫不祗肃。
至于军国几策,独决怀抱,规模宏远,有人君大略。
又以三方鼎跱,诸夷未宾,修缮甲兵,简练士卒,左右宿卫置百保军士。
每临行阵,亲当矢石,锋刃交接,唯恐前敌之不多,屡犯艰危,常致克捷。
凡诸赏赉,无复节限,府藏之积,遂至空虚。
自皇太后诸王及内外勋旧,愁惧危悚,计无所出。
暨于末年,不能进食,唯数饮酒,曲蘖成灾,因而致毙。
“[1]2“高祖平定四胡,威权延世。
迁邺之后,虽主器有人,号令所加,政皆自出。
显祖因循鸿业,内外协从,自朝及野,群心属望。
东魏之地,举世乐推,曾未期月,玄运集己。
始则存心政事,风化肃然,数年之间,翕斯致治。
其后纵酒肆欲,事极猖狂,昏邪残暴,近世未有。
飨国弗永,实由斯疾,胤嗣殄绝,固亦余殃者也。
“[1]3:“天保定位,受终攸属。
奄宅区夏,爰膺帝箓。
势叶讴歌,情毁龟玉。
始存政术,闻斯德音。
罔遵克念,乃肆其心。
穷理残虐,尽性荒淫。
“ 乱入第二十三人:姓名:陈霸先(字药师);武力:94;统率:89;谋略:92;政治:80。
特性:武勇:与人斗将时,武力4。
擅谋:谋划布局时,谋略3。
统御:统御士卒时,统率3,士卒综合战力提升10%。
士气额外增加5%。
武器:鱼柳枪:武力1。
植入身份为陈群之兄。
叮,系统检测到陈霸先携带人物,其兄陈道谭,其妻章要儿,其子陈克、陈立、陈权、陈昌,其侄陈蒨、陈顼等人出世。
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
陈霸先出身低微,受萧映赏识,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
通过平定“侯景之乱”
,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大陈,改元永定,是为陈武帝。
掌权后平叛之战主要有三:平王僧辩余部之战、平萧勃之战、平王琳之战。
在位三年,于559年驾崩,葬万安陵,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侄子临川王陈蒨入纂。
《陈书》对陈霸先青少年时有这样的评价:倜傥大度,志度弘远,不理家产,“明达果断,为当时所推服,”
又称陈霸先“及长,涉猎史籍,好读兵书,明纬候、孤虚、遁甲之术,多武艺。”
陈霸先生逢乱世,尽管身经百战,收拾的却是百废待兴的江山,在位三年,任贤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势渐趋稳定。
陈霸先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恢复南方经济,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历史的贡献,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而且,就陈霸先治国、治军、从政、为人的自身品格来讲,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
陈霸先不仅是一代开国皇帝,他还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