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04章 雁门关(2/2)

《战国策》记载:“张仪说燕王:赵王欲并代,与代王遇于勾注之塞“。

[22]《史记》记载:“赵襄子逾勾注而破并、代“。

《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有代勾注之北“。

[23]自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

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

雁门关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古时塞外北方民族入侵内部的渠道,所以,自古为边防戍守要地。

雁门山是山西吕梁山脉北支云中山向晋东北延伸的部分,东与恒山相接,略呈东西走向横亘于晋北大同盆地与晋中忻代盆地之间,海拔15o0米以上,构成南北之巨防。

而它又是断块山,峭拔险峻,难以攀越,这更增强了山北山南的隔离性,以致山北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为汉族统治势力所不及,而为北方诸民族所占据。

雁门关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通晋中重镇太原,可转达古代政治中心区中原和关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