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何兴兵(1/2)
做为主将,麹义首先说道:“我军出兵时,为步卒三万,骑卒两千。
一路立营十二座,每座三百人,至去三千六百人。
而从最初的战情探查,公孙瓒自界桥战败之后,虽折兵大半,然而还有两万左右的军队。
其中骑卒至少七千以上,按一骑抵三卒计算,纵然减去士气因素,战力上并不比我军逊色。
听闻公孙瓒还强行征兵数万,虽无大用,在声势上却胜过我军。”
“然而青州何白一军,有骑卒四千,步卒六千。
虽然只才万人,但士气正旺,战力不下两万大军。
我军遭至公孙瓒、何白两军的前后夹击,虽有绎慕城可守,形势已然大大的逊色敌方。”
“我军兵马虽不少,然精锐只有半数。
敌军骑兵众多,特别公孙瓒又是极擅使用骑兵的,正面对战的风险极大。
依我之见,当依城而守,以逸待劳,并向袁将军请求兵力支援。
既然我军在清河的兵力上有优势,就应该全面发挥出来。
若袁将军不愿增援绎慕,也可对鄃城展开攻势,让何军也首尾不能兼顾!”
逢纪嘿然冷笑:“麹中郎将,你该不是怯战吧?
公孙瓒、何白的骑兵多?
可我军的弓弩也多啊!
上次在界桥,还不就是这么把公孙军击败的?
哦,是了,主公没有将三千大黄弩这等军国重器交予麹中郎将使用,麹中郎将便不会打战了。”
郭图亦在旁阴测测的提示道:“麹中郎将,你不要忘了。
出兵之前,主公与诸君议定,此战宜速不宜缓。
特别是不能让公孙瓒缓过气来,要一气将公孙瓒驱离冀州。
如此,冀州的损耗方不会太多。
不然的话,一个破败的冀州,主公取来何用?
而且麹中郎将不会是忘了主公所下的赏格吧?
万户侯,青州刺史啊……”
崔巨业冷笑道:“麹中郎将,一个公孙瓒让你小心谨慎还好,区区一个何白也能让你警惕不已?
若是麹中郎将怯战,且将两万大军交于我,我可在一日内击败何白一军。
再返回与你共战公孙瓒。”
麹义在袁军之中,是很特殊的一个人物,他祖籍地虽是青州平原,但却迁移凉州达二十年。
后来被征调冀州从军,但始终被人视为西凉胡蛮。
特别是同为西凉人的董卓于京中作乱,更使麹义被冀州人氏所猜忌。
因此,前冀州刺史韩馥虽然召揽了他,但并不重用。
反而事事限制、克扣,惹得麹义大怒,率兵反叛。
后来,虽投靠了袁绍,也为袁绍扫平了不少的障碍;又在南匈奴单于於夫罗反叛之际,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袁绍依然不喜欢这种轻易反复,粗鄙无礼的鲁莽武夫。
最终,麹义虽视自已为平原豪强,邻近冀州的青州人。
但是冀州人从不拿他当自已人,袁绍等豫州人也拿他当外人。
从而,麹义在冀州袁绍军中孤立无援,倍觉凄凉。
偏偏麹义用兵之能高绝,又自持其才。
为人更有武人的通病,高傲自大。
更难被以名士群自居的袁军文武所喜了。
袁军之中,除了一个好学不倦的河间张颌之外,再无友善之人。
这三人的话听在麹义耳中,怎么听怎么觉得阴阳怪气。
何白相对白马将军公孙瓒来说,武名的确不盛。
但其在董卓讨伐战时,表现的可圈可点。
特别是数路大军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独何白一军折损最少,斩首迫降却多。
一战下来,大军不见减少,却日见增多。
而且何白用兵极为稳重,考量细致,很少冒进,属于擅用正兵之人。
不过前几年冀州有流传,何白大雪穿太行,奇袭黑山贼一战;与派遣黄忠乘船夜渡大河,巧取敖仓一战,也不失用奇之道。
如此稳重,又深明奇正相合之道的人,会是如此好易与之辈么?
更别说何白年纪青青,并无大的动荡,就轻取青州六国为业。
期间更自暴其意在天下,有代汉自立的雄心壮志。
将来不管是天下真的三分而治,还是何白独霸天下,光是这份视天下英雄如无物的豪气,就令人心折不已。
不过麹义既然决定了要辅佐袁绍成事,那么迟早是要与志在天下的何白一战。
麹义料知此战的结局不会太好,既然崔巨业想去试试何白的深浅,倒也正合心意。
自已可在一旁看看何白的用兵之道,日后好有专门的针对之法。
思毕,麹义冷然说道:“崔副将既有如此的雄心壮志,倒也不是不可行,我可以让你领兵两万前去对战何白。
但是,此战若败,日后你不得再对我的指挥冷嘲热讽,阴阳怪气。
不然,我定军法从事。”
崔巨业心头一惊,马上却又哑然失笑。
以两万人马对阵何白一万人马,胜易败难。
麹义如此言说,不过是深恐失了界桥之战所得到的名望,所以不愿亲自领兵去战未知的何白军。
若是自已取胜,麹义身为主将,多少能得不少的功劳;自已若是大意战败,不是麹义亲自领军,名望自然无损,更可令自已不再对其日后的指挥多做干挠。
此一举数得,谁说麹义是莽夫了,莽夫也有算计嘛。
不过麹义有算计,自已也不差。
自已若能击败何白,在主公面前证明了自已的统军才能。
再凭自已与主公的亲近友善关系,这将来的大军主将一职,还不定属谁呢。
崔巨业立即拱手应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青州兵通过又一次改制之后,主战兵力为两万余,各统兵大将是: 步军以典韦为破锋校尉,领兵三千,以成齐、张璋二司马为副,赵俨为参谋;以黄忠为建忠校尉,领兵三千,以武安国、刘政二司马为副,杜袭为参谋;以付刑为立义校尉,以车靖、管亥二司马为副,钟演为参谋;淳于琼昭信校尉领兵三千,以陆平、楚护二司马为副,荀衍为参谋。
合计一万二千人。
骑军以张辽为骁骑校尉,领突骑二千五百,重骑五百,以杜雷、宋果二司马为副,满宠为参谋。
以程昱为骑都尉,校尉王方为副,领突骑三千,其中还以吕虔为参谋,以荀祈、庾乘等为教授,相助程昱掌军。
武斗血骑三千,由何白自领,以余化、耶荀二司马为副,是仪为参谋。
加上李乾、李进兄弟的二千李氏义从军,总兵力共二万三千人。
其他将领宗宝升为北海都尉,升周泰为海军都尉,并与管承、蒋钦二都尉同领六千海军。
海军中尚有新近召揽到的,后世江东虎臣董袭与凌统之父凌操,以及管承所荐的乐安人郭祖,为三都尉的副手,暂试军司马,共同护卫青州沿海。
三万青州辅兵,分别由原青州六大校尉管统、刘询、彭安、严敬、汪昭、岑壁六将统领。
除管统、刘询二人还算稍好外,其他四人勉强胜任。
因为此六人的顺服,加上何白早已利用低级军官的调换,副职、参谋的渗透,比如任命关羽、张飞为管统、刘询的副手司马等手段,已将青州兵精锐尽掌手中,因此对此六人的职务暂时没有改动。
最后的五千机动防御步兵则由卢植、张昭、王修、罗培、以及何白的二老婆阿诺娃五人执掌,主要是负责州内的安全事物、对各级主要官员及衙门的保护工作。
等于后世的武装警察部队。
彻底让战兵、辅兵与地方事物分离开来,实施文武分治,让外人对青州兵失去渗透的机会。
此番增援龙凑公孙瓒的一战,何白共调动了程昱、王方所部的三千突骑,余化所部的一千武斗血骑,成齐、陆平所部的两千步卒,管统、刘询、关羽、张飞所直属的四千青州辅兵,共计一万大军。
此外,尚有三千预备役的辎重兵,一千人的工匠与医疗兵,共一万四千人。
刚刚在绎慕城南二十里外下寨,第二日一早,袁绍军就大举出动,出兵两万前来叫战。
何白挠挠头,通过昨夜郑步麾下的一名西凉籍间谍,大胆假冒麹义私兵,深入袁军之中探查消息的报告后,对袁军内部的情况大至已清。
只是袁军如此急匆匆的前来叫战,怎知自已一定会应。
不应的话,难道他还敢强攻营寨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