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六章 何刘合流(2/2)

何白羞愧的拜道:“小子惭愧,自问还多有不足之处,想请子干先生,康成先生,伯喈先生多多指点才是。”

卢植点点头道:“老夫久病不愈,想来大限将至。

今见北海得治,欲将东莱百姓也一并托负天明。

老夫就留在北海,用最后的时光,以观天明是如何治政的。”

何白大喜,如此一来,这青州就全部落于已手矣。

连忙拜谢道:“多谢子干先生对何白的信任,何白就拜子干先生为军师,指点白的军政事物。”

青州既然全部到手,何白立即开始对青州进行北海的同样之政。

新任东莱相,何白则拜身体相对健康,也深明北海之政的郑玄为相。

郑玄虽然年老,也曾拒绝过三公与大将军何进之召。

如今却是应了何白之请,去东莱实施新政,看看何白之政是如何一步一步的使百姓富强起来的。

至于东莱的兵马大权,何白就调任中牟人张奋前往。

并令张奋速速剿灭昌阳贼王营所部,使东莱归于安定,好容郑玄在东莱大展手脚。

关羽、张飞眼见刘备之师,大名士卢植都对何白佩服万分,天下贤士郑玄、蔡邕也乐为何白所用,不由大感惊异。

同时对何白的态度也和缓下来,开始认真仔细的观察何白与刘备的不同来。

何白重视法令,虽义兄典韦义弟张辽也不得违抗。

但是又公私分明,于公有主公的威严,于私有兄弟之间的温情。

对百姓仁慈和善,却不是与刘备那般,乐善好施,与普通百姓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也不会有所拣择。

而是在政治法令上对百姓倾斜,使百姓不受苛政之待。

何白也对二人说过,乐善好施,只是助人一时之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真正需要施予的,是那些孤寡残病。

也同样可用政令的方式帮助他人,而且还可以帮助更多。

刘备的施政是崇尚黄老的无为而治,只要不对百姓多加迫害,并减轻苛税与役使就成,便使刘备得到了良吏的美称。

而何白的施政是崇尚治大国如烹小鲜,对所有政务都分类对待。

减轻贫民的丁税,加重士豪的农税与商贾商税,有取强扶弱的侠义气。

经常役使百姓,却又给予役钱补偿,使百姓乐而为用。

对百姓、士人、商贾、兵卒、工匠一般的重视,不偏不倚。

虽然令士豪心中不满,但何白处事公平明白,却又让人无法挑惕。

相对来说,何白施政更加的有条不紊,行之有效。

相较刘备无为而治、互不侵犯的良吏美称,何白更如一个有的放矢、真正关怀百姓疾苦的治国贤臣。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