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续写汉史(2/2)
何白发愁的挠挠头,后世的音乐又何止千首,就是十万首也有。
可自已又不是人体收录机,谁记得那么多的歌曲来。
能完整的记得一百来首已经算记忆力超好了。
何白于是笑道:“琴曲乃是小道,偶然烦闷时弹之可也,日日弹奏只怕更加无聊。
我那爱姬懂得百来首桃源曲,且与你们年岁相差不大,可让她来教授你们。
蔡小姐之琴技要高出她许多,也可同样教教她好了。
伯喈先生有空时,可在旁指点一番就好。”
蔡邕这才收拾好急迫的心情,怪道:“天明教老夫装病,这困居小院的时日的确难过。
不知天明何时为昭姬去书河东卫氏,但恐河东卫氏迎娶之人已至雒阳矣。”
何白拜道:“单我一人去书,只以孝道相阻,恐怕难改卫氏之意也,因此这几日我特别与大将军、袁本初这等有权势,又有声望之人相交流,有他们相助的话,河东卫氏必然不敢不顾。”
蔡邕点头同意,说道:“的确,有他们相助,无论于情于理于势,卫氏当不敢强行为之。
唉,只事终是老夫有愧于卫氏啊。
希望此事过后,老夫能回到陈留,过上悠然自得的闲居生活了。”
何白一惊,自已拉住蔡邕的目地,可是为日后的群雄割据而做打算的。
一是借其之盛名拉拢士人,二是兴建学院,请他出山教学授课,为自已培养人才,又岂能让他自走隐居。
何白想了想后,这才说道:“伯喈先生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继班孟坚先生之后,续成后史,可为一代大典。
如今装病隐居,正是其时也。”
蔡邕惊喜的问道:“天明是如此作想的?
是矣,为何老夫这十数年来皆碌碌无为,不知续汉史焉?
天明之语真乃金玉良言矣,多谢天明先生之指点,不然老夫浑浑噩噩,虚渡时日,真乃大罪也。”
何白笑道:“伯喈先生欲要续写汉史,必将日夜劳苦。
两位小姐与先生虽属至亲,但毕竟男女有别,有些事物恐将不便。
未知可需我送来一、两名姬妾日日贴身侍奉?”
蔡邕老脸一红,偷看了一眼女儿们,见女儿们没有说话,这才羞涩的说道:“老夫年岁已大,虽晚春时节,但还颇感足寒,若有人能为老夫日夜暖足,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