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人过是非(51)(1/2)

赵恒身形有些颤抖,他知道,朝廷传承所存在的遗案实在太多,百姓可以安定,却绝不会接受一个来路不正的皇帝,他的父皇已遭受了不知多少非议,但这些他能改变吗?

不能!

即便知道真相,他也不敢将真相大白于天下,故而他选择稳中求存,让时间冲淡这一切。

赵恒问道:“整顿四方门能抵抗武属吗?

原本觐见之事已定,武属延后定期,朝廷的体面已然丢尽了。”

郭晓应道:“与江山社稷相比,体面算得甚麽?

武道七宗愿意承认朝廷,只因他们需要一个稳定的汉人天下为他们聚纳财富。

陛下只需安定天下,诸宗亦需要陛下的经济万世之路带动,陛下若能展以贸易相合,有了利益相靠便可相辅相成,甚至能为陛下分忧。”

赵恒道:“朕,已有定处。

朕担忧的是,他们明分暗合,将来再来个内外夹击,你觉得我大宋朝的下一任皇帝能胜任吗?”

郭晓道:“陛下不愿组建内阁便只能为大宋留下一份硕果了!

静看天施国祚吧!”

郭晓言语中带有颤抖,赵恒知晓他失望了,这一刻赵恒对自己自责有加,他知晓这般下去大宋朝是会出问题的,但他时常身体不适,他需要开始考虑太子。

故而不论其做多少的准备,皇帝换代之后一切都将抹平,当年他是如何登基的,那种场面他不想自己的儿子也经历这种阴谋。

皇帝的黯然是承认,郭晓不是来给皇帝难堪的,郭晓出言应道:“帝如尧舜尚有不堪,陛下登基十余载,仁爱勤政天下有目共睹,大宋朝已入盛世。

只是陛下经历的太少了,臣虽失望,只盼陛下福寿安康,早做筹谋,若能今日事今日毕便是万民之福。

书中自有黄金屋,人间犹盛君威临。”

赵恒转过身去,这一刻他突然觉得如此真实,这才是臣子该有的样子。

即忠君亦知君,此等人才他为何此时才发现呢?

赵恒深吸口气再次回头,郭晓已安静的睡去了。

赵恒再次深吸口气平复心绪,此时的他颇觉心累,皇帝这个位子并不像人们想的那麽轻松,一旦抓住便不能放手。

赵恒沉默良久,感叹道:“是该给后人留下硕果了。”

赵恒再次沉默许久,喊来张西郡,说道:“御内班,探事司,四方门诸卿都叫回来吧!朕想念他们了。”

赵恒思虑之际,御内班大帅千军悄然无声进入殿中。

对于这些人赵恒信任却又无奈,他们俱是父皇留下来的心腹,见识卓绝,毫不夸张的说,他们的见识远在他这个皇帝之上。

父皇临终嘱托过,对待这些人需亦师亦友,亦臣亦民。

像这些人远非所谓高官俸禄,名留青史所能成就,这一切只因为汉人天下,这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是因为他大宋天子的身份。

如若有一天当自己不堪天下大任时,他们便是改朝换代的重要之一。

千军参拜过后,赵恒言之平身,千军方才起身来。

作为臣子千军面对帝王始终恭恭敬敬从不逾礼,从不干政,从不随意调换赵恒安插的亲信,只不过在言语上二人亦师亦友,相互尊重。

但更多的时候,赵恒对这些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丝谨慎,赵恒明白,若非自己乃赵姓,换这些人做皇帝绝对要胜过自己,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其实这很危险。

千军说道:“他终究尽了臣子的本分,没有撕心肺腑的大骂!”

赵恒深吸口气,王继显已差太监装殓郭晓遗体。

赵恒沉声应道:“朕知!”

千军应道:“还不够!”

赵恒道:“如何?”

千军淡淡应道:“那些他未说出口的话!”

赵恒道:“这不正是你进殿的原因吗!”

千军道:“这些话我不言无人敢说!”

赵恒道:“比如呢?”

千军道:“时代!”

赵恒问道:“何谓时代?”

千军道:“可以理解为一种认知!

以及,当前所处的世道。

比如昔日武林盟与今日武林盟此为两个同境不同路的时代。”

赵恒道:“此所谓武林秘史的一部分吗?”

千军道:“陛下也许需要重新看待一番武道七宗!

无论是太祖还是太宗,为何与诸宗和平相处?”

赵恒应道:“诸宗大力发扬走私贸易,遍及诸国,即便朝廷将朝内的诸宗清理干净,其根基尚存,依然可东山再起。”

千军问道:“如何再起?”

赵恒道:“诸宗建制紧密,以纵横派言之,上中下三层,最下面的永远无法清理干净!”

千军道:“他们准备的不止一种方法,十载便可东山再起。

当他们掌握了这个天下的法则便注定会成为天下的一份子。

臣今日所言,旨在深知透析!”

赵恒道:“如今的主动并不在朕手中!

在他们眼里,作为汉人天子朕无进取之心,大宋终将罢兵休武,自断江山。”

千军道:“此集中为居安思危,备武进取,陛下显然不足!”

赵恒道:“朕堪为天下文明之主,君子之身,天子之命,少些戾气是吗?”

千军应道:“陛下有陛下的难处。”

赵恒转过身来,凝视千军沉声说道:“你想说的不正是诸宗合力倾覆天下,改朝换代之能!”

千军道:“正是。”

赵恒沉声说道:“朕一直都明白,只是有些不愿承认罢了。”

千军道:“形势不可怕,自欺欺人则是愚蠢。

天下大势尽在皇权,当他们决定鱼死网破亦要付出庞大的代价,且得到的并不牢靠,结果是得不偿失。

故而,天复会,天恨会,乃至日益强大的丐帮间接成为诸宗棋子,他们从不吝惜给朝廷多立一个敌人,多分散朝廷的精力。”

赵恒问道:“六士族之事呢?

你似乎很少与朕听闻。”

千军问道:“陛下心中没有答案吗?”

赵恒道:“朕读过百世经态录,罪恶如斯!”

千军道:“民间俗语有言江湖险恶,陛下若行走江湖便是个腰缠万贯的小乞丐。”

赵恒冷不禁的莞尔一笑,说道:“所以你也认为四方门为仅存的硕果?”

千军道:“陛下别无选择。”

赵恒道:“朕知!”

赵恒此言意味深长,千军有所侧目,这个皇帝好在还算清明,孺子可教也。

南方。

柳燕离开丈夫后不久,符昭率幕司人员跟了上来。

连日来的思绪整理,柳燕已能窥视自己当前所在的位置。

竟已选择入局,纵横派的当下姬奔月已不再管事。

横网送来符昭的讯息,使其前往汉江大营授印,当前之事莫过于灵女意外身亡。

作为纵横派当家副使,这算是她接手的第一件事。

柳燕乔装而行赶到汉江大营,诸宗举行了盛大的迎接阵仗。

大宋国境之内吹角连营,朝廷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柳燕一时感慨万千。

昔年极边之地羌族人凌虐边民,无恶不作,柳燕惜国忧民,敬畏大宋和睦生息。

今大宋境内社团组织流行,如此下去家国何安?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