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四章 访县乡以小见大(五)(1/2)

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句话不算贴切,但用在此时也无不妥。

中型马车的车厢内安静下来,只听得车轮辘辘。

楚芒他自己明白,想要避免上梁带歪下梁,最佳方法就是塑造好基础,让下梁不得不正。

其他人明白吗?

楚芒环视一圈,他不确定。

好一会儿,见还没人说话,他终于忍不住:“还记得山长曾经说过的权力来源么?”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这就是了。

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宰相管刺史,刺史管县令,县令管乡坊,乡坊百姓又看着宰相。

不过,很可惜的是,乡坊百姓一般不认为宰相与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只关心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只在乎眼前的吃穿用度。”

张同真听了楚芒的话,忍不住张嘴想要吐槽,但仍然慢了一步。

楚芒说完之后,立刻就长叹一声:“这又有什么办法呢,百姓们都吃不饱穿不暖,你还让他们去考虑国家大事,去体会宰执难处,这不是……这不是……”

他犹豫一下,最终没有说出那个词。

毕竟自己骂自己显然属于“贵脑有恙”

的操作。

只是这么以来,车厢里的气氛愈加沉闷。

过了一阵,靠窗的符青岚掀开窗帘朝外看了一眼。

只这一眼,就叫他忍不住发出惊呼:“嚯!

好大!”

“啥?”

众人好奇,聚拢到窗前。

“嚯这么大!?”

“啧啧啧,这能走得稳吗?”

“什么什么?

让我看看!”

不等挤在后面的人看清,最前面的符青岚突然闭眼捂鼻动作迅速地放下窗帘。

不提车内诸人言谈,他们乘坐的这辆中型马车被车夫赶着挪到路边,只差一点就要跌出路沿。

这不是要坑害他们,同一批出行的载人马车载货马车全都往路边挪,让出一条稍微宽敞的道路来。

在这条被让开的路上,一个与众不同的车队缓缓向前。

车队中的每一辆车,都比大型马车还要大,上面堆着的木制品,更是有一丈多高,哪怕被绳子重重缠绕,在路面颠簸之下也是颤颤悠悠,让人揪心不已,担心这座木山什么时候会倒塌。

在这条路上跑时间长了,避让大车已经成了车夫们的本能。

每一名车夫都死死盯着路过的大车,哪怕飘扬的灰尘进了眼睛也丝毫不在乎。

只要他们发现路过自己车旁的大车有倾覆的迹象,立刻就会赶车跑出路沿远离此处,不再考虑乘客体验,更不考虑货物颠簸会不会受损。

一点点小损伤,总比货没了甚至命没了好。

楚芒陈衡等人最终还是冒着扬尘下了马车?

捂着鼻子站在马路外看着这一列巨大的车队缓缓通过。

“二十二辆。”

数了一下,陈衡不由发出疑问:“这不会都是一家的吧?

他们从哪找这么多骡子?”

二十二辆车?

每一辆六只骡子,总共一百多只?

除非开一个骡子养殖场?

不然没办法解释。

而且,看拉车的骡子们那十分勉强才能颤颤巍巍迈向前的腿脚,陈衡毫不怀疑,如果不是空间不足,用来拉车的骡子绝对不止六只!

他们租的那辆马车的车夫听到这话?

不由开口道:“官人可想差了!

这些车全都是一家的。

最前头那赶车的某家认得,是兴业号的老牛皮?

这些骡子?

全都是兴业号买的。”

陈衡等人面面相觑?

然后陈衡继续开口:“像兴业号这样的商号多么?”

“也不多,遂昌也就五家。”

“都是卖木器的?”

“官人这话说的?

遂昌不卖木器还能卖啥?”

陈衡等人闻言愈发好奇。

知道遂昌这几年木器行业兴旺发达?

但说遂昌除了木器就不能卖其它东西,未免太过匪夷所思。

“老哥仔细讲讲?”

车夫睨了眼说话的楚芒,呵呵一笑?

摇头不语。

张同真立马反应过来?

摸出两枚铜钱递到车夫跟前:“给老哥买碗茶润润嗓子?

左右无事,多讲两句。”

车夫手速飞快地收起铜钱,诚恳笑道:“瞧官人说的,能帮到官人,也是咱的福气。

几位官人能想到去遂昌订做木器,肯定知道遂昌的木器又好又便宜。

这遂昌木器,便宜就便宜在遂昌买不到其它东西。”

“这怎么说?

我看过去的商队也不少啊?”

“都是卖给商号的。”

“那普通百姓……”

“都在做工,吃喝有商号。”

“省一大笔钱啊!”

“嗨!

省啥啊!

没工钱!

要不你以为木器能那么便宜?”

“?”

…… 遂昌木器,物美价廉,在两浙江南一带颇有名气。

因着木器生意,遂昌聚集了不少人口,粮价也比周边要高。

不过,不是因为人多导致粮价高,而是做木器生意的几家商号以高价购粮的方式给粮商让利。

别看一斗米不值多少钱,但遂昌这么多人,一天天下来,总价也不低。

最重要的是安全,真要出事,粮商只是按照市场价卖粮而已,不会被卖木器的商号牵连进去。

张泽琼坐在马车上,仔细回想州内情况,确认没什么疏漏才松了口气。

靠着车厢小憩一阵,恍惚间不知过了多久,张泽琼突然听到有人说话。

睁眼一看,幕僚正掀着车帘朝车厢内看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