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水落石出(一)(2/3)
贯实便找到我,要我与他联手做一票大买卖。
我当时断然拒绝,毕竟线娘身子已经好了,我多年行盗,虽说价值巨大的物件都交于贯实保管,积蓄的钱财虽是不多,也尽够他们娘儿俩安乐生活。
并想说服贯实就此收手。
可是贯实已经入了魔道。
说什么也听不进去。
不久,他便借口闭关参悟罗汉伏魔神功,悄然下山了。”
“一个月后,我假作送饭食到他闭关处,发现了贯实留下的暗记。
夜晚便摸到了后山,发现贯实身负重伤。
我大惊,细问方知。
他竟然单枪匹马盗了宁王府的贡物。
被六扇门高手一路追杀,好不容易才逃脱了。
那次他受伤很重,在后山养好伤口,便将他带回假作闭关处,将将休养了近半年。
对外,宣称是习练罗汉伏魔神功不慎,走火入魔所致。”
“直到十个月后,我才寻机再次下山。
来到县城,发现他娘儿俩家中久无人迹,线娘与孩子都不见了。
我多方打听方才得知,宁王府进贡的队伍就在县城附近被盗。
官府大肆搜捕,县城便是搜捕的重点。
终被有心人查出线娘表面靠为人缝补衣物谋生,却养着一个孩子与一对老仆,且家中用度不差,这些年来还一直食用名贵药材。
官差正无处追查,知此消息如获至宝,将线娘娘儿俩收监拷问。
可怜线娘本就体弱,怎耐得住刑讯逼问,入监不到一月,便旧患复发,撒手而去。
尸身被丢于乱葬岗上。
我那孩儿本不知情,也是被拷打得半死,最后官差看出实在是问不出什么,便被放了出来,不几天便不知所踪。
一夜之间,家破人亡,妻亡子散。”
“我多方寻找百草孩儿不得,连线娘的尸体都没有找到,只在不远的山坡上,建了一个衣冠冢。
回山之后大病一场,自此大彻大悟。
终明了‘业报好还,因果自受’的道理,倾心于佛法,再不问俗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贯口大师长叹道。
“当年师尊还盛赞师弟大病一场,反而开悟了,佛性深通,佛法精进。
却是这般缘故。
阿弥陀佛!”
吕不鸣心中也是感触良多。
如此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
命运弄人啊!
那贯实的表现活脱是个偷盗成癖的心理变态。
“那在松涛院里查出的两大包金珠宝贝,便是那些年来贯实和大师的盗窃成果吧?”
“不错。
我从此收手后,深研佛法。
没有我为其遮掩,贯实依然死性不改,只是不如先前那般顺畅,十余年间不过又出手了几次。
我不时用佛法劝说与他,直到十年前,才得以收到成效,贯实真正收敛。
不过那些赃物全部被他收集起来,当作战利品一般不时得意把玩。”
“八年前。
我因事下山,路过苏州,当夜竟发现有夜行人在苏州大绸布商人胡老爷家中行盗。
我按捺不住,便出手阻止,想借机劝他弃恶从善。
谁想与之交手,越发惋惜其人武功和能力。
他打我不过,便逃;他逃我便追;追不过便再打;他休息,我也休息;他喝水进餐,我也喝水进餐。
就这样一追一逃,三天三夜。
其间他诡计百出,使尽手段,就是逃不脱。”
“直到再也逃不动了,他便停了下来。
问道‘大和尚,你为什么一直这样追我。
’ 我说‘我要劝施主莫要再行盗窃之事。
’ 他说‘大和尚,有一件事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我想问一问你,如果你能为我解答,我便从此退出江湖,再不行盗。
’ 我说‘好啊!
’ 他便说道‘有一个家母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祸从天降,因着一个大恶人行恶,官府在追查中误认为这对母子与大恶人有关联,被抓拿拷问。
母亲因此去世,孩子倍受艰辛。
我想问大和尚,这对无辜母子为何有如此遭遇?
这老天和满天神佛为何对我不起?
’”
“我当时颤抖着说‘这老天和满天神佛都不怨,只是孩子的父亲对他母子不起。
’ 他没有料到我会这样回答,当时就愣住。
我又问‘你母亲叫做线娘,你叫草娃儿。
是也不是。
’ 他很是惊奇的问道‘你怎知?
’ 我又说‘你身上有一块铜锁,正面是并蒂莲花图案,背面有麒麟图案和你的生辰八字。
当年你出生时,我本想给你打块纯金的长命锁,你母亲说,还是打块铜的吧。
不求他大福大贵,只愿我们的孩子平安一生。
所以你的母亲给起的小名,叫草娃。
’ 他不说话了,就是一直呆呆的看着我。
我又说‘你的右肘处有一块红色的胎迹,八岁那年因顽皮从桌上摔下来,左额头有一块伤疤。
’ 他解开了头巾,卷起右臂的衣袖,从怀里掏出一块铜锁。”
“师兄,吕大侠,可知那人是谁了吧。
他正是我苦寻多年的孩子。
当时,师兄可知我得心情。
天呢!
佛祖开恩,竟然能让我再遇到我苦命的孩子。”
“当时我父子抱头大哭。
后来我才知,当年他从监牢中被放出来,饥寒交加,险些死了过去,幸被江西奇斗门的弟子拯救。
后来他拜师奇斗门的掌门为师。
这些年来他一直念念不忘报仇之事。
他只知他母子是被江南大盗玄鹤所牵连,被官府欺压。
早年的惨遇,让他性格十分偏执。
为了复仇,他自知凭着一己之力难成。
他便化身为盗,联合江湖上的几个独行大盗,闯出好大名声,与玄鹤并称‘江南五凶’。
一是为了激出玄鹤真身,好向他寻仇;二是报复官府。”
“其中真相如何,只有我一人所知。
可是我如何向他说明呢?
在他母亲衣冠冢前,他又一次跪地发誓要为她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