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宝藏疑踪(2/2)

这就很不正常了。

因为书法艺术最终是有钱有闲阶层才玩得起的,各种名家碑贴拓片大多保存在皇室、贵族和豪门世家手中,流落在世间的名碑名贴都是价格不菲。

以贵谦自述的家境,习练书法也是以临池名人书贴为主,怎会玩得起碑贴拓片。

其三:一休和尚曾说过贵谦贪财。

几年间通过做假帐,贪污百余贯钱。

以南少林的经营规模,他经手的帐目何止万贯,百余贯钱什么概念,换算成现代也不过是四、五万元。

相对南少林这一经济实体来说不过是小钱。

可见他胆子不大,只会占些小便宜。

而且被发现后,全都退赔了。

贪污的钱分文未动。

这从侧面证明,贵谦的出身不会太高,顶多是个中等人家。

也证明如果他真得痴爱书法的话,这笔钱可用来购买碑贴拓片。

基于这三点,吕不鸣推断贵谦要不然对身世撒谎了;要不然被人易容改扮了。

被人易容改扮的可能性极高。

一休和尚当时就不淡定了。

他说:“兄弟,这些只是你个人推理,没有证据也是枉然啊。”

“谁说没有。

去寻前些年贵谦书写的帐册和佛经与他现在抄写的佛经相对照,笔迹是否不同一目了然。”

一休坐不住了,立即安排僧人按照吕不鸣的要求寻来帐册和佛经。

寻来寺内精通笔墨的僧人多方比较。

几位僧人果然得出了前后二者笔迹相似度不高的结论。

这一下就座实了贵谦身份有假。

一休不敢怠慢,立即向贯口方丈和贯通监寺两位大师汇报。

两位大师惊怒异常。

南少林竟然被贼人渗透进来多年。

寺中竟无人看破。

贼人胆子之大,筹谋之深,令人细思极恐。

众人回想,也是如此。

那贵谦因犯寺规,被罚为杂役,打发到松涛院,远离本寺,独自一人,很少与人接触,贼人易容假冒他,真是太方便了。

想来真贵谦怕是早就被杀了。

众僧再一深思,如果一辉与假贵谦是一伙儿,那一辉杀死贯实大师后,那松涛院,便是最安全的藏身之所。

松涛院离菩提院不过里许,谁能想到一辉杀人竟然没有跑远,就在附近隐藏,典型灯下黑啊。

再加上假贵谦的掩护。

众僧就是把南少林翻了个也找不着一辉的踪迹。

怪不得假贵谦案发后,仍然坚持回到松涛院独自居住。

此时吕不鸣再次提到了一个细节。

落实了假贵谦与一辉是同伙,或是早知道贯实大师已经被杀。

他提醒一休和尚,当时三人遇到假贵谦时,他是如何讲述发现菩提洞贯实大师被杀的场景。

一休仔细回忆,才想起当时假贵谦说的是:洞内都是血,贯实大师身上老大一个伤口。

吕不鸣再问,后来一休第一个赶到现场看到的场景是如何?

一休说:洞内明显有交手搏斗的痕迹,贯实师伯倒卧在地,地面有拖曳的血迹。

众僧明白了过来。

假贵谦所说不尽不实。

贯实大师当时倒卧在地,不翻检尸身怎会发现身上的伤口。

而且当时假贵谦明显身上手上并无血迹,看来并没有抵近尸身观察。

如果只是站在洞口看,是不会知道贯实大师身上的伤口与真实死因。

这一下,众僧明白了。

假贵谦与一辉绝对是一伙的,既使他没有参与谋死贯实大师,也对此案知之甚深。

众僧确定,一辉此时就藏身于松涛院。

所以,经过商议,定下了立即行动的方案。

悄无声息抽调寺内各处精英弟子,三更天时秘密包围了松涛院。

并借一德等人盘查之际,吕不鸣与俩位大师悄然潜入院内,仔细观察假贵谦的举动。

果然发现了佛堂的蹊跷之处。

眼见天色欲晓,立即发难,制住假贵谦,吕不鸣用行动和言语诈激假贵谦,确认一辉的藏身之处。

最终将二人捉拿了个正着。

此事过程说来繁杂,却是细节之处见真功。

若不是吕不鸣与那假贵谦闲聊几句,无意中发现不对,怕是寺内各高僧没人能想到有人竟然假扮杂役僧潜伏寺中多年。

经过此事,想来寺内怕是多事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